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教案资料 >> 正文
教材解析:必修3第三单
教材解析:必修3第8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10课
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第
教材解析:必修3第二单
教材解析:必修3第5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6课 
教材解析:必修3第7课 
中国通史教材建设的积极
解析近代史中众多的微妙
最新热门    
 
教材解析:必修3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时间:2009-9-17 11:12:30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一、学法指导

 

1.学习本课,要正确认识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一定时期的文化成就就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因此,分析某一时期文化繁荣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第二、政治因素: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者相对安定。②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③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④分析个民族间和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

 

2.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重大成就。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介绍了我国不同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和成就。学习本课,可将本课内容概括为“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列表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文学体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等。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分析

 

1唐诗

 

1)背景

 

政治: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经济: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文化: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2)发展阶段及主要代表人物

 

唐诗的发展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

 

①初唐诗歌。初唐诗歌仍处于陈隋时期余光返照中。直到初唐四杰,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所开拓。

 

初唐诗人及代表作: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盛唐诗歌。玄宗开元、天宝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在盛唐诗中比重很大。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

 

盛唐诗人及代表作:

 

边塞诗:高 适 《别董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山水诗:孟浩然《宿建德江》、王维《山居秋暝 》

 

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人:《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诗圣杜甫──现实主义诗人:三吏三别

 

③中唐诗歌。中唐之初,国家衰落,诗坛也不景气。白居易等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大量广泛反映现实、批评时政的政治讽喻诗。 

 

中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白居易: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

 

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

 

④晚唐诗歌。杰出诗人李商隐、杜牧在诗歌艺术上有独特的贡献。 

 

晚唐著名诗人及代表作: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

 

2明清小说

 

1)小说的兴起与发展:①中国的小说,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②唐代以情节曲折

离奇的短篇小说为主,称为传奇;③宋代话本,为后来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明清时期

小说空前繁荣。

 

2)繁荣表现:①数量繁多;②体裁多样;③表现手法丰富;④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

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3)成就:明清著名小说一览

 

书 名

作 者

成书时间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

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起义

中国第一部农民起义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

中国古代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借妖狐鬼怪故事,批判黑暗腐朽社会

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儒林外史》

吴敬梓

 

揭露科举制的腐败与封建纲常的沦丧

中国古代一部优秀讽刺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

 

 

描写封建家族的兴衰和青年爱情悲剧

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3.宋词繁荣的原因

 

1)两宋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2)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更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3)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文学家用词和曲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4.古代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文学是特定时代──政治、经济及文化本身──的特色产物:

 

1唐朝诗歌的繁荣,是建立在唐朝开放的社会与繁荣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也促进了诗歌繁荣;

 

2)词的出现,是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文化的繁荣,市民数量扩大而出现;

 

3)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另一方面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5.先秦至清代的主要文学成就及其演变趋势

 

主要成就

代表人物或代表作品

演变趋势

《诗经》

 

逐渐成熟、完善;逐渐通俗化、大众化。

楚辞

屈原《离骚》

汉赋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

唐诗

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唐:白居易

宋词

婉约派:柳永《雨霖铃》、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曲

关汉卿、马致远

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例一: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A.官僚      B.市民       C.皇族       D.农民

 

答案:B

 

辨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艺术特点的理解能力,宋元时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适应市井生活需要的话本、杂剧流行起来。故答案为B 

 

例二:下列关于楚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句式灵活自由         B.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       

 

C.采用楚国方言         D.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答案:D

 

辨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据所学可知,ABC三项均正确,故排除,再者,楚辞是一种诗歌体裁,不是诗。故答案为D

 

例三:唐诗兴盛的原因有(   

 

①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鼎盛

 

②科举制的推行 

 

 ③唐朝诗人想象力丰富 

 

 ④技巧高超、风格多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

 

答案:A

 

辨析:③叙述错误,④是表现而非原因。故答案为A

 

例四:西汉武帝时代的赋以气势恢宏、篇幅较长、辞藻华丽为特征,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动乱和经济凋敝      B.国家国力强盛     

 

C.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       D.宏阔硕大的人文气度

 

答案:B

 

辨析:CD两项归根结底取决于B项,A项叙述错误。故答案为B

 

例五:某书友到旧书市场“淘宝”,见到一本明代线装本章回体小说,封面已经佚去,内容也已残缺不全。随手翻阅,见其第四十五回是《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便以高价买回。这本小说应是(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金瓶梅》

 

答案:C

 

辨析:阅读材料,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曹操、蒋干、章回体小说,此书应该是《三国演义》。故答案为C

 

五、体验高考

 

例一:2007年高考广东卷)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

 

答案:A

 

辨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问题的掌握。汉赋多为歌功颂德的“宫廷文学”,隋唐科举制的实行使下层知识分子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而宋词、明清小说的繁荣是市民阶层兴起的一大表现。故答案为A

 

例二:(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答案:B

 

辨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自然经济的缓慢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后;西汉时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的限定上。因此ACD均不正确。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而市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取决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故答案为B

 

例三:(2007年高考上海B19) 当代历史学家开始关注“忧愤”这一情感因素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如果你要选择“忧愤之死”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合适的人物是(  
  
A.邓世昌           B.林肯        C.拿破仑           D.屈原

 

答案:D

 

辨析:“忧愤之死”,从题中所列历史人物的生平来看,屈原最切合题意。故答案为D

例四:(09安徽文综卷,14)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园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学科网(Zxxk.Com)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答案:B

 

辨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个高峰期是在公元700年前后,当时正是盛唐时期,故B项符合。故答案为B

 

例五:(2009广东历史卷,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答案:D

 

辨析:《老子》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言论的著作;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这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这些文献都不可能较多反映平民生活。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故答案为A

 

六、演练广场

 

一、选择题

 

1.郭沫若称赞唐代一文学家“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人是(   

 

A.韩愈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唐诗的繁荣对我们今天的文化事业的启示有(   

 

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注意兼收并蓄

 

 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④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 ①②   D.①③④

 

3.贵州黄平卷烟厂设计了集诗歌书画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A.诗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    

 

B.诗仙猛烈地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其诗歌热烈的追求光明和理想     

 

C.杜甫赞扬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D.郭沫若赞扬诗仙“世上疮痍,诗中圣者;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4.下列关于唐朝诗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岑参的诗体现了宁静平和的自然之趣        

 

B.李白的诗体现了盛唐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C.安史之乱打破了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白居易的诗关心民间疾苦

 

5.下列关于散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宋代兴起于宫廷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②宋代兴起于民间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③便于抒情和叙事 

 

④庄谐杂出,可雅可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郭沫若先生为山东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历史名人是   

 

A.苏东坡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7.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你觉得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8.在表现手法和风格上与李白的诗相近的明清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红楼梦》         D.《水浒传》

 

9.下列宋朝著名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是(   

 

①李清照

②苏轼

③柳永

④辛弃疾

 

10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三打祝家庄

图二:黛玉葬花

图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图四:大闹天宫

 

请回答问题:

 

1)指出插图这种艺术形式出现的时间及原因。

 

2)上述四幅图片出自四大古典名著,试判断它们分别出自哪部小说。

 

3)明清小说蓬勃发展,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C.题干限定的时间为唐代,体裁限定为诗,由此排除A,韩愈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散文。郭沫若总结该诗人的诗歌特点为现实主义诗人——“疮痍”、“疾苦”,由此排除B,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该诗人的地位是“诗中圣哲”,“诗圣”为杜甫。故答案为C

 

2B.本题考查古为今用的文化观,四个题肢项都符合今天对待传统文化的观念,同时要注意是否符合唐诗的特点。唐诗有多种流派,有山水诗人、边塞诗人,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等。各流派并存,兼容并蓄,同时,唐诗在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才有空前发展的局面。四个题肢项都正确。故答案为B

 

3D.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诗仙”是指李白,而D项是郭沫若赞扬杜甫的诗句。故答案为D

 

4A.本题考查对唐代诗人创作特点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岑参属于边塞诗人,其作品主要描写军旅生活的英武豪迈和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洋溢着豪迈的气概。故答案为A

 

5B.散曲是兴起于宋代民间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而非宫廷,故排除带①的选项。故答案为B

 

6C.题干限定为山东名人,材料反映的南宋豪放词人(“继东坡”),该词人豪放激愤,始终怀有恢复中原的宏愿。由这些信息判断出这一名人为辛弃疾。故答案为C

 

7A.材料提供的信息为唐代诗人,诗风有“大胆夸张与奇特想象”。由此判断是有“诗仙”之称的李白。故答案为A

 

8B.本题考查对文学风格的理解。解题关键是对李白的诗歌以及明清时期小说的创作手法风格的了解,李白的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西游记》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描述了孙悟空的形象,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和风格上相近。故答案为B

 

9D.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故答案为D

 

10.解析:第(1)问较简单,由于图片出自四大名著中,而四大名著又成书于明清时期,因而插图出现的时间也就明显了;配有插图是为了图文并茂,据此分析原因。第(2)难度较小;第(3)问要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等状况分析原因。

 

答案:1)时间:明清时期。

 

原因:适应小说、剧本发展的需要;绘画艺术的发展。

 

2)图一、二、三、四分别出自《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作者简介:刘秀珍,1994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山东省茌平县实验高中历史教师,是历史学科组长、聊城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多年连续担任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近几年主要任教实验班,担负学校教学改革尝试的任务。2005年参加高一、高二新教材培训,并获得省级培训证书;2008年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远程教育培训,作业得到省级和国家级专家的认可和推荐,获省级优秀学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