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文明的世界意义(四)

时间:2009-7-24 13:41:46  来源:不详
哲学的核心是不可知主义(人最接近上帝,但对上帝-天道绝对不可知),既然不知天又何以顺应自然呢?我们知道在埃及的黑夜女神(奈斯女神)的神庙里有一则著名的铭文:“我便是现在、过去和未来:从古至今没有人揭开过我的面纱”。这则铭文中的“我”可读作宇宙历史蕴涵的“天道”的自称,埃及人认识到天道的不可知固然是了不起的智慧,但还不如古希腊人的领悟更深刻,体现在希腊人的神殿里镌刻的那句铭文中:“人类啊,认识你自己吧”,希腊人领悟到人最无知的领域莫过于人自身了,可是他们可能没有领悟到(或没有深入地领悟到)宇宙历史蕴涵的天道就浓缩在人类自己之中,人类认识自我也就是认识天道,而且即使希腊人意识到人与天的一定意义的对应关系,他们缘起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忽视了——人类并非全息性地浓缩了宇宙历史,所以希腊人对“自我”的领悟尽管超越于埃及人不可知的领悟之上,但较中国哲人老子的领悟还是有所差距。老子的“铭文”没有刻在神庙的石头上,而是刻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这句话就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翻译成白话就是“人类自我作为地球上生长起来的生命体蕴涵着地球生命体的理法,地球生命体作为宇宙生命体的产物蕴涵着宇宙生命体的理法,而天道大我乃自然而然地运转自我——即天道自己作为自己的因(自我作为自我的理法)”,这里的超越希腊人领悟的意义是,作为人类个体的“我”固然蕴涵着天道,但“我”对“我”的理解作为“我”对宇宙的理解还必须使“我”的心灵虚静下来通过理解宇宙来理解“我”,在“天”与“我”之间不断地相互感应中理解天道的自由和自我的自由的“一”性,而且不能把自己的心灵扭曲——过分执著于认识自我与天道——是不合乎自然的,天道的合乎自然就如有道之人做事的自然天成一样——看似人为的却似乎是天成的,天道不能化解为物理学定律的所谓自然规律,因为它是诸规律和非规律(混沌与自由)的统领——天道作为“大我”是以自己心灵逻辑运转宇宙历史的,“道法自然”的“自然”意指超乎自然界之上的又蕴涵于自然界之中的、天道运转他自我合乎自洽性意义的自然——自我成就自我。中国人的智慧并不一定能表达为具体的知识文本,一个潜在地怀有自然主义的心灵的人对于自然世界的领悟有如爬壁植物,它(植物)并非靠视觉看了石壁的走向,乃是它时时性地探索,这样,它虽看不见石壁却比看得见还真切。在这个比喻中,石壁和爬壁植物就分别意指“天道”和“自我”,“我”的心灵和上帝的心灵(天道)也就有一种超越知识论的人生实践意义的时时沟通,这是人类能从宇宙历史的走向中领悟天道-上帝存在的原因。当我们深入中国诗歌的内在精神便自然地又上升到中国有机自然主义的哲学观,中国的哲学、道德学、政治学、历史学、诗学并非如西方学科划分那样系统鲜明,但正因此中国古典时代的各种学说是天然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之间可以互相通达,此又暗合了中国人的有机自然主义哲学。 
  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后的欧洲都产生了自己伟大的诗篇,尤其到了晚近,莎士比亚语言意象的繁复和绚丽多彩以及但丁的冰冷中的准确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然而就诗歌的普遍性而论,过于华丽的文采和苦心孤诣的准确都是对普世意义的诗歌的偏离,而普世性的伟大诗篇是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对最高主宰人格神上天-上帝的赞美,如李白的诗歌: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们不能看见上帝,因上帝不在时间与空间中,但上帝创造的宇宙万物在时空中,这样“敬亭山”作为具象的存在物就有超越其形体的意义:仿佛我们能与上帝互相观照对方,——没有上帝则我们不会成为我们、没有我们(人类)则上帝不会被称作上帝,在这种自然主义的欢娱中,地球上的自然界就比任何想象中神异的天堂更丰富和真实,基督教理论中认为人类背负的原罪说也就显得如空穴来风,地球是人类的伊甸园也是人类的天堂,天堂的恩惠是我们生存于地球上的百年,所有物质的财富的价值都不能与我们看见世界相比,我们拥有觉悟自身与上帝的灵魂是我们获得的最大面额的“彩票”,——中国人的自然主义之诗的普世性就是揭示出了这个真理。
  五、从人类文明的三次大规模交流展望中国文明的文化复兴运动
    以上我们从哲学、道德、政治、文字与文学(诗歌)几个方面讨论了中国文明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就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