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时间:2009-7-24 13:43:42  来源:不详
翟方进传》记载,清河宿儒胡常的私学定期举行“大都授”,翟方进“候伺常大都授 时,遣门下诸生至常所,问大义疑难,因记其说,如是者久之。”大都授面向全体学生讲课 ,不是自己的弟子也可以前往听课,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教学形式。太学里的会讲有制讲和常讲。制讲在皇帝和皇太子视学、释奠时举行,常由祭酒亲自执讲,随从百官和太学诸生集体 听讲,以示对经典、往圣和当朝大德的崇敬。常讲为日常会讲,或称讲会,由太学里的教师 定期向各堂诸生讲课。会讲也是书院的重要教学形式。书院会讲不仅有本院教师主讲,也常 聘请社会名流和其他书院的学者到本院主讲。如张木复讲 复讲是由学生重复讲解老师讲过的内容。明清的太学里,复讲是一 种制度化的教学形 式。以清代为例,监生应对会讲的内容熟读成诵,理解其含义。三天后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复 讲的内容和学生,中签者面对全体学生复讲抽到的题目,有触发贯串的加以奖励,未能通彻 的曲为训解。复讲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也是一种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问难 即儒、释、道三家于太学讲坛上相互问难。这是唐代太学独特的教 学组织形式。三家 问难始于唐高祖,《大唐新语》卷二四记载:“唐陆德明武德中为太学博士。高祖幸国子学 ,时徐文远讲《孝经》,沙门惠乘讲《般若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诏德明难此三人 。德明雅有词致,论难峰起,三人皆为之屈。”各家学说流派在同一讲台上争论,充分体现 了唐代教育的开放性。 
  唐代的问难制是一伟大的创举,可惜唐以后不再作制度化的规定,但学者相问难的事仍常见 于典籍。问难是一种探讨学术问题的方法,以提问的方式指出对方思想观点中存在的问题, 以求获得正解,用于平常的学术探讨中,也用于教学中。清阎若璩《古文尚书疏正》卷五中记载有一个生动的例子:“萧山毛大可述高忠宪讲学时,有执《木瓜》诗问难者:‘“投我 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中,并无男女字面,何以知为淫奔?’坐皆默然。惟吾邑来风季曰: ‘即有男女字,亦何必淫奔?张平子《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明明有美人字,然不为淫奔,未为不可也。’言未既即有口然而兴者曰:‘美人固通称,“若 彼狡童兮”,得不目为淫奔否?’曰:‘亦何必淫奔?子不读箕子《麦秀歌》乎?“麦秀渐 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夫箕子所指者,受辛也。受辛,君也,而狡童 。谁谓狡童淫者也?’高忠宪遽起长揖曰:‘先生言是也。’又曰:‘不虞今日得闻通儒之言,窃以此论与《诗小序》相合,而与上胡月明及予又 相乖。’” 
  中国古代的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既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今天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比较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要好,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 
   
  [参考文献] 
  [1]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136. 
  [2]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四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程树德.论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0.1212.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