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
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
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试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
试论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
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最新热门    
 
试论贾谊关于礼与经济关系的思想

时间:2009-7-24 13:43:50  来源:不详
生活作风上的奢侈腐化、社会风俗上的堕落败坏,它已经深入到政治领域。在古代中国,官商有着特殊的依存关系,正如《汉书·食货志》所说:富商们“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贾谊忧愤地指出:“家富而出官耳。骄耻偏而为祭尊,黥劓者攘臂而为政。”意思是说,时下的社会,家里富裕的,可以出钱买官;傲慢无廉耻的却能获得祭酒之类的尊位;那些被处肉刑的人捋起衣袖露出手臂而执掌权柄。官商相互勾结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欲交,吾择贵宠者而交之;欲势,择吏权者而使之。取妇嫁子,非有权势,吾不与婚姻;非贵有戚,不与兄弟;非富大家,不与出入。”财富与权势成了人们追逐的目标,完全没有了礼制社会的“尊尊亲亲”之义。
  对于富商大贾的出伦逾等行为及其带来的种种危害,贾谊希望通过制定具体的礼制制度对他们有所约束:“今去淫侈之俗,行节俭之术,使车舆有度,衣服器械各有制数。制度已定,故君臣绝尤。而上下分明矣。擅退则让,上僭则诛做淫侈不得生,知巧诈谋无为起,奸邪盗贼自为止,则民离罪远矣”㈣;同样,贾谊认为社会风俗的转变也有赖于君主的有所作为,他说:“夫移风易俗,使天下移心而向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礼,六亲有纪,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贾谊在慨叹“灭四维而不张”的同时,忧心现实社会“四维犹未备”,吁请“定经制,令主主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各得其宜,奸人无所冀幸,群众信上而不疑惑哉!”
  
  三、以农为本,以民为本,体恤民众
  
  文帝时期,封建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了商人兼并农人,农人背本趋末的严重社会后果,对封建的小农经济基础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贾谊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出发不失时机地向文帝提出了重本抑末、以农致富的策略。而他这一良苦用心其实也正是从重建礼制制度的需要出发的,因为我们知道所谓儒家的重农思想其实是建立在“民本”思想之上的,是“仁政”思想的具体表现。对此,《吕氏·上农》有完整的叙述:“古者先王之所以理其民者,先务于农。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立,力专一。”贾谊说:“故礼者,自行之义,养民之道也。”目也就是说:礼是君主自我遵守的规章,蓄养百姓的措施。
  拿什么来蓄养百姓呢?贾谊深谙管子“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的道理,他说:“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做到经济上要利民、富民。而具体的措施,他认为莫过于重本抑末。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驱民归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他还强调加强积贮:“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指出只有拥有足够的粮食积贮。老百姓才会“安性劝业,而无悬愆之心,无荀得之志,行恭俭蓄积,而人乐其所矣。”反之,人民无积贮,一旦遇到“兵旱相乘”的紧急情况,则会铤而走险,也就是他所说的:“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他还把“富”民、“乐”民作为考察人臣的标准:“故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贾谊认为民众是物质生产的主体:“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目没有民众的辛勤劳动,生存危机就随之而来。而以民为本,又应当落实到使民众得到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的有效政策上:“墙薄咫亟坏,缯薄咫亟裂,器薄咫亟毁,酒薄咫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蓄民施政教者,臣窃以为厚之而可耳。”
  贾谊的民本思想究其实质是与其礼治等级思想相一致的,也就是要求统治者在维持其宗法等级制时,要注意人民的利益,不要把民逼到自己的对立面。贾谊说:“故礼者,所以恤下也。”也就是说:礼,就是君主要体恤老百姓。他劝戒统治者轻徭薄赋,爱惜民力。所谓“输将者不苦其劳,徭使者不伤其费。故远方人安其居,士民皆有欢,乐其上。此天下之所以长久也”是也。他还说:“故礼,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也就是说:国境中有饥饿的人,君主就不吃晚饭,国境内有挨冻之人,君主就不穿皮裘,这就是礼。
  
  四、结语
  
  贾谊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刻地分析了汉初的社会形势,他清醒地认识到汉承秦制,风俗大坏、宗法失序,而黄老无为的统治政策又加剧了这一社会危机,汉初社会生活完全被物质利欲所驱使,物质利欲几乎代替了一切秩序和规范,俨然充当了一般的公正原则。因此他积极主张以礼治国,建立一套严格的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