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百年西方军事战略思想回
汉代执法思想中的理性因
布罗代尔史学思想新论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
卢梭思想与孙中山领导的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
义理、考据与辞章之辨—
列文森的中国近代思想史
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
孔孟时代及对孔孟思想的
最新热门    
 
朱熹思想与佛教关系

时间:2009-7-24 13:43:51  来源:不详
。而作为禅宗来说禅宗讲求“无心”、“无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禅宗的体系中,是不许分析这个“时节因缘”,否则即非以无所得心来悟道,而落于“执相”、“妄想”的层次。若采分解式的阐述,则成“心外求法”,是外道而非佛法。因此,禅宗若想勉强地用言语来回答“因缘时节”,往往“忽悟”这类字眼,轻轻带过。此乃朱熹认为其修养方法与禅之不同所在,也是他由佛人儒的原因之一。
  
  五、小结
  
  总的说来朱熹在继承儒家道统的基础之上,汲取佛家理论优势,发展了宋明理学。对于朱熹的排佛、批佛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二点,一者儒家对佛教一以贯之的心态所致,自佛教东渐传人中土,儒家学者便认为佛家为外来文化,非是正统,与佛教划清界线。朱熹作为儒家继承人,对佛家予以批判、排斥自是理所当然。二者,社会历史的因素与佛家自身原因之综合,自宋以降,特别是朱熹所处时代,社会政治格局就非常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佛教自身没有作出相适应的变化,难堪救世之任。虽然宋代时期佛家禅宗兴盛,在修行方法上有许多革新,但不乏有许多末流出现,同期也产生了许多流弊。太虚大师就曾评价当时禅宗“说大乘教,修小乘行”,僧人谈的是大乘法,而所行乃是小乘,只顾自度,不顾天下,许多僧人遁世离群或是自诩已悟落于狂禅,难怪会受到儒家学者的批评。这些因素也成就了朱熹理学开创了儒家思想的新时代。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