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历史课本剧《谭嗣同夜访
谭嗣同的献身的教学思考
最新热门    
 
谭嗣同《狱中题壁》诗之“两昆仑”新解

时间:2009-7-24 13:44:04  来源:不详
笑,视死如归,凛然慨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25]一个将变法事业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人,是绝不会心中只装有自己的。
  综上所述,《狱中题壁》诗是作者对维新志士的临别赠言和对变法事业的经验总结。作者以高大巍峨的昆仑山脉赞许两个维新志士群体,即以康、梁为代表,潜逃海外、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的逃亡志士群,和以谭嗣同等六君子为代表,坚持战斗,不惜以身许国的留守志士群。作者一方面对于他们为变法事业忍辱负重,或破家逃亡,或忍死以待的壮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又对他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无论去留,都要肩负起维新变法、富国强民的重任,像东汉的张俭、杜根那样坚持斗争,以期取得最后的胜利。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慷慨赴难、视死如归、为变法而献身的决心。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4~15页。
  [2][16][19][20][23][25]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3、546、532、373、546、287页。
  [3]蔡寄鸥:《鄂州血史》,龙门联合书局1952年版,第2页。
  [4][9]政协长沙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谭嗣同研究资料汇编》,第34、344页。
  [5]何泽翰:《谭嗣同〈狱中题壁〉诗新解》,《浏阳文史资料》第一辑,第25页。
  [6]陶菊隐:《袁世凯演义》,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3页。
  [7]倪怀三:《谭嗣同的游踪及其狱中题壁诗》,台湾《中央日报》1981年第165期《文史》专栏。
  [8][17]邓潭州:《谭嗣同传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1、81页。
  [10]季镇淮:《历代诗歌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第1320页。
  [11]北大中文系近代诗选小组选注:《近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53页。
  [12]吴义雄:《系狱缘何说“昆仑”——谭嗣同绝笔诗新解》,《中山大学史学集刊(第一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09~210页。
  [13]樊修章:《谭嗣同〈狱中题壁〉新解》,《文史知识》1994年第5期。
  [14]宋国屏:《“两昆仑”解释值得商榷》,见田伏隆、朱汉民主编《谭嗣同与戊戌维新》,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570页。
  [15]王卫平:《不忧不惑不惧 亦血亦泪亦歌——也说谭嗣同〈狱中题壁〉的诗眼》,《名作欣赏》2007年第9期。
  [18](唐)王度等著,石海阳等编:《唐宋传奇》,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182页。
  [21]李敖:《两昆仑考》,《历史与人像》,台北文星书店印本,第78页。
  [22][23]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翦伯赞主编:《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2、286页。
  [24]黄浚:《花随人圣庵摭忆》,见杨廷福《谭嗣同年谱》,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