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历史课本剧《谭嗣同夜访
谭嗣同的献身的教学思考
最新热门    
 
谭嗣同《狱中题壁》诗之“两昆仑”新解

时间:2009-7-24 13:44:04  来源:不详
人物。谭嗣同烈士在致康的绝笔书中说:‘受衣带诏者六人,我四人必受戮;彼首鼠两端者不足与语,千钧一发,惟先生一人而已。天若未绝中国,先生必不死。’对康有为是多么崇敬,期望多么殷切!所以梁任公一再说‘两昆仑’者,‘盖念南海也’,是有充分根据的……两昆仑另一指意,是梁启超。谭先烈被捕前,曾去日使馆见梁任公,劝其东游,并携所著书及诗文词稿本数册一笈相交,并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启。今南海之生死未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遂相抱痛哭而别。《赠梁莲涧先生序》中还说:‘启超尤有隆隆声于支那’,足见他们生离死别之情和对梁推崇之至了。”故谓“两昆仑系指康有为、梁任公二人。”[9]
  7、康有为与谭嗣同。季镇淮《历代诗歌选》称:“一说以为‘两昆仑’中的—‘去’者指康有为,‘留’者自指。变法失败,康潜逃出京,作者留下准备牺性,并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两说皆通。这句是说,不管去还是留,他们的人品都象昆仑山—样高大。”[10]北大中文系编《近代诗选》亦云:“两昆仑,似指康有为与作者自己,即所谓一‘去’一‘留’。政变前夕,康有为潜逃出京,政变时,作者拒绝出奔,准备牺牲,并曾在劝梁启超出走时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昆仑,喻两人的巍峨高大。这句说:去者留者都是顶天立地,光磊落的。”[11]
  8、谭嗣同自喻。此一解释近年多见诸报端,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如吴义雄《系狱缘何说“昆仑”——谭嗣同绝笔诗新解》称:“整首诗,写的只是他自己,并不涉及康有为,不涉及唐才常,不涉及大刀王五,也不涉及其他任何亲朋故友。这首绝笔之诗,是烈士在临刑之前,抒发情怀的绝唱。”[12]樊修章《谭嗣同〈狱中题壁〉新解》一文将“去留”句释为:“我生为变法而生,死为变法而死,一生一死在这两方面都是一副忠肝义胆,像昆仑山那样高耸。”[13]宋国屏《“两昆仑”解释值得商榷》亦认为:“‘两昆仑’绝不是泛泛的指‘两个人’。不是指康有为和大刀王五,亦非指康有为和谭嗣同本人,更不是指‘两奴仆’,而是指‘生为民生,死为民死’的谭嗣同宛如横空出世的昆仑般的浩然正气、冲天豪情和不朽的斗争精神。”[14]王卫平《不忧不惑不惧 亦血亦泪亦歌——也说谭嗣同〈狱中题壁〉的诗眼》一文亦认为:“把‘两昆仑’理解为‘生也如昆仑,死也如昆仑’更符合谭嗣同‘行谊磊落,轰天撼地’的人品和风范。”[15]
  上述诸说,或释一文一武,或释一去一留,或释一生一死,表面来看,似乎都“可解”、“可通”,都能自圆其说,但真正考量起来,实际上又未必如此。
  
  二
  
  对诗歌内容无论作何种解读,都离不开文本本身。此诗为分总结构,前两句用典,分述古代两种去留的情形;第三句为过渡句,意在揭示当今环境的险恶,抒发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第四句总括全文,卒章显志。进一步表明,“我”等维新党人面对顽固势力的疯狂反扑,无论是选择像张俭那样“望门投止”,还是选择像杜根那样“忍死须臾”,都是为着未竟的维新大业,这种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犹如巍巍昆仑般光明磊落,高耸入云。故要准确理解“两昆仑”的含义,关键在于弄清楚第一、二句用典的命意所在。张俭、杜根二人都是东汉时人,都身处党祸横行的乱世,都是地位相当的朝廷命官,又都因为敢于为民请命、仗义执言而受到邪恶势力的迫害,他们的正义之举都赢得了世人的爱戴和尊敬。诗人在此以“两昆仑”喻之,实乃借古喻今。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当今堪称“昆仑”式的人物,至少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其一,这二人要有去有留,一去一留;其二,这去留二人必须都是地位相当的朝廷命官,同样身陷险境,且属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亲密战友;其三,这二人的去留都是为着未竟的变法大业,是舍小我而取大义的人物,具有如巍巍昆仑般的伟大人格。参照这三条标准,再重新审视上述几种解释,便可发现,无论哪种解释,都与诗中的“两昆仑”不相符合。
  释“康有为”与“大刀王五”,不符合上述第一个条件。谭诗作于戊戌八月初七日与梁言及“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一抱而别”之后,其时康有为尚未脱险。梁撰《谭嗣同传》记八月初六日谭对梁说:“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16]故谭诗“去留肝胆两昆仑”,在谭氏心目中,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