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皮锡瑞《经学家法讲义》稿本的内容及其价值

时间:2009-7-24 13:44:16  来源:不详
大传》、《驳五经异义》、《发墨守起废疾针膏肓》、《六艺论》、《鲁礼禘袷志》、《郑志》、《郑记》、《答临孝存周礼难》各种《疏证》,“以存郑氏一家之学”。但他同时又表示“服膺郑学,亦不荀同”,对郑氏经说不盲目信从。他举出两例:一是郑注《尚书大传》虽多所发明,“而以古文易《大传》之文,全失伏生之意”,因此他在《尚书大传疏证》中“每辨郑之失以申伏”;二是郑注《尚书》中所用古文,“皆不及今文说之确”,并举《虞书》三事为证,说明郑注好用《周礼》之说解虞之制,“强古人以就我,不顾其不合”。
  其七,第18篇,责斥刘歆、王肃。皮锡瑞说:“两汉经学极盛,而前汉之末出一刘歆,后汉之末出一王肃,大为经学之蠹。”他既斥刘、王为不忠不孝之人,又责其惑乱学术之罪,以为“刘歆之书出,创立古文,而汉博士所传之今文遂乱。王肃之书出,伪造古书,而郑氏所传之学亦乱”。对于王肃的作伪欺人,皮锡瑞尤其痛恨,写道:“郑杂糅今、古文,后人以为坏乱家法。肃善贾、马之学,其父朗师杨赐,杨氏世传欧阳《尚书》,是肃亦兼通今、古文者。既欲攻郑,正可分别家法,辨郑杂糅今、古之非,乃不能分别,而反效尤,伪造《家语》、《孔丛》,取两汉今、古文家所纷争不决者,尽托于孔子之言以为定论。不知汉时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石渠、虎观,两汉天子称制临决,若孔子之言如此彰灼,群言淆乱折诸圣,尚安用此纷纷为哉!甚矣王肃之愚也,可谓心劳日拙矣。”
  
  三 《经学家法讲义》的重要论述
  
  从上面介绍的《经学家法讲义》的内容,可知全稿是以“经学家法”为主题,对先秦至魏晋时期的经学作了一番简要评述。皮锡瑞在这部经学遗稿中,还就某些具体问题作了论述,有的新颖别致,持论与前人迥然相异,有的深具卓识,对后人不乏启迪作用。下面试举数例。
  其一,对孟子、荀子的论析。关于孟子和荀子的学术异同与历史地位,前人往往厚此薄彼,或尊孟抑荀,或尊荀诋孟。皮锡瑞认为孟、荀均是学术醇正、有功圣门的贤哲,提出了一番别有见地的主张:
  荀子开汉学宗派,其学笃信谨守,重在传经。孟子开学宗派,其学广大精微,重在传道。汉儒多传荀学,故孟子之学当时尚未显明,为之注者,仅一赵岐而已。唐韩愈始推尊孟子,皮日休尊孟并尊韩,开宋学之先声。北宋李觏、司马光犹疑《孟子》,南宋朱子始以《孟子》配《论语》、《学》、《庸》,后为《四书》,而孟子益尊。宋尊孟,故驳荀。苏辙作《荀卿论》,似为王安石而发。荀言性恶,意在劝学,欲人学以化其性,与孟子言性善虽异,亦即宋儒变化气质之说。孔子但言性相近,未尝明言善恶,孟、荀亦各明一义耳。以李斯罪荀卿,则曾子之门有吴起,子夏之学流为庄周,又何以解?近之言汉学者,多推荀卿;专主孟子者,复诋荀卿为孔门孽派,尤不可为训者也。(《经学家法讲义》稿本第2篇)
  可见,皮锡瑞通过对经学史的简要回顾,从孟、荀学术的差异中,揭示出各自与汉学、宋学的关系,并特别肯定孟、荀均属孔门嫡派,学术纯正,有功圣学,由此提出孟、荀并尊的主张,对清代中叶以来的汉、宋门户之争作了有力的批评。
  其二,对三王、五帝的推考。《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篇中有云:“圣王生则称天子,崩迁则存为三王,绌灭则为五帝,下至附庸,绌为九皇,下极其为民。”董子此处所说,可能是古代一项重要的礼仪、政制,但一直未引起后人的注意。皮锡瑞即以“近人尚未有推论之者,今以董子之说推之”,写道:
  古王者之兴,当封前二代子孙以大国,为二王之后,并当代之王合为三王;又推二代以前之五代为五帝,五帝以前九代为九皇,皆封其后以小国。今人皆以夏、殷、周为三王,黄帝至尧、舜为五帝,此据周而言之。若据周后一代言之,当如《春秋》之义,以此一代合殷、周为三王,推颛顼、帝喾、尧、舜、禹为五帝,黄帝以前九代为九皇,其前为民。九皇以前,皆封其后,有国,再推而上之,则无国,故云民。九皇以前,代愈远,则名愈尊而国愈小,故云绌灭也。《汉旧仪》:“祭三皇、五帝、九皇、六十四民,皆古帝王,凡八十一姓。”是董子之说,汉时列为祀典,九皇、六十四民,其朝代、姓氏在汉必犹可考,故先后二郑皆引以说《周礼》。《周礼·小宗伯注》郑司农云:“四类,三皇、五帝、九皇、六十四民皆祀之。”此注“三皇”及《汉旧仪》“三皇”,皆当作“三王”,今作“皇”字皆误。又《都宗人注》郑康成云:“都或有山川,及因国无主九皇、六十四民之祀。”贾疏曰:“按,《史记》伏羲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