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皮锡瑞《经学家法讲义》稿本的内容及其价值

时间:2009-7-24 13:44:16  来源:不详
前九皇、六十四民,并是上古无名号之君,绝世无后,今宜主祭之也。”据贾疏,则九皇、六十四民,当时已不知所出。以董子书考之,乃知古之皇、帝、王号初无一定,一代推尊一代,即推远一代,古义如是。(《经学家法讲义》稿本第5篇)
  皮锡瑞对董子之说加以推考,指出古之皇、帝、王并非定指某人,而是后代推尊前代时次第变更的名称,故三王、五帝、九皇等称呼,原来并未确指上古某一位君主,例如黄帝在周代为五帝之一,至秦朝则应降为九皇之一。后人一直以为“三皇五帝”确指古代某些帝王,但究竟谁为三皇、谁为五帝,却是异说纷纭,迄今仍无定论。今据皮锡瑞所说,不仅“三皇”本应作“三王”(后来顾颉刚等人有同样的结论),“五帝”也并非五位固定的古代君主。这对后人探讨“三皇五帝”问题,无疑会有所启发。
  其三,对秦始皇的评价。秦始皇因为曾经下令焚书坑儒,历遭儒士经生的痛诋,皮锡瑞虽认同“始皇之罪无可辞”,却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秦自商鞅变法,已有焚《诗》、《书》之文,特尚未见施行。既任法不任人,即不必用儒生。荀子见应侯,已云秦无儒,非自始皇。始皇之初,非全不用儒生,李斯以荀子之徒,由布衣为丞相;设博士七十人,开汉五经博士之先,则其初政颇有可观,亦由儒生协赞之力。末年晚谬,又为方士所诳、谤言所激,益致决裂。始皇三十四年焚书,三十五年坑儒,明年始皇崩而秦遂以亡。焚坑之令未久而亡其国,故不能尽绝圣门之经也。(《经学家法讲义》稿本第4篇)皮锡瑞其实指出了三点:第一,焚书坑儒自有其历史渊源,始皇并非始作俑者;第二,始皇对儒生的态度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设置博士更是值得肯定;第三,推证焚书坑儒的实际危害并不甚大,“不能尽绝圣门之经”一说,与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秦焚书五经未尝亡缺”之论前后相映。可以说,皮锡瑞完全是从历史事实出发,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其四,对西汉先有今文经学原因的探究。征诸史籍,确如皮锡瑞所说“汉时今文先出,古文后出”。至于何以西汉先有今文经学?无人做过具有说明力的解释。皮锡瑞通过辨别今文、古文之异,对此问题作了探析:
  今文者,今所谓隶书,在汉时以为今文,世所传《熹平石经》及孔庙等处汉碑是也。古文者,今所谓古籀书,汉时已为古文,世所传石鼓及《说文》所载古文是也。隶书汉时通行,故谓之今文,犹今人之于楷书,人人尽识。古籀汉时已不通行,故谓之古文,犹今人之视篆、隶,不能人人尽识。凡文字必人人尽识,方可以教初学。……孔子写定六经,皆用古文,见许氏《说文·自叙》。伏生为秦时博士,所藏壁经必与孔壁所藏同是古文。至汉发藏以传授生徒,必易为通行之隶书,始便诵习。(《经学家法讲义》稿本第6篇)
  皮锡瑞根据经学与教育的关系,指出汉初诸儒将古文经书改为汉时通行的隶书文本,取其通俗易解,用以教授生徒,确是抓住了要害,道出了真相。
  其五,对“科斗文”的怀疑。皮锡瑞在讨论今文、古文的文字差异时,提及“科斗文”,写道:
  说者以古文为科斗文,似虾蟆子头粗尾细。今《说文》载古文字及石鼓、钟鼎,并非头粗尾细之形,则科斗之说似亦未然。如鸟篆似鸟,虫书似虫(按,后一“鸟”字、“虫”字的书写形状不同于前面之字),当时或有此一种文,未必古文皆如是也。(《经学家法讲义》稿本第19篇)
  王国维在《科斗文字说》中,指出西汉并无科斗文字之名,“科斗书之名,起于后汉,而大行于魏晋以后。且不独古文谓之科斗书,且篆书亦蒙此名”,认为科斗文实是魏晋人对其前代文字的泛称,并不作科斗之形,提出“魏晋之间所谓科斗文,犹汉人所谓古文,若泥其名以求之,斯失之矣”。在此之前,以“古文”为科斗文的说法一直盛行,王国维的驳论因此传颂一时。而皮锡瑞早在1903年即提出古文字“并非头粗尾细之形”,对“科斗”之说表示异议,堪称一大卓见。
  
  四 结语
  
  《经学家法讲义》作为皮锡瑞晚年的一部经学手稿,能够遗留人世并保存至今,实在令人庆幸。整个文稿虽然篇幅不是很大,却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它对先秦至魏晋的经学变迁作了一番简明扼要的疏理,论及这一时期经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凸显出子夏、孟子、荀卿、贾谊、董仲舒、刘歆、郑玄、王肃等人对经学发展的积极作用或负面影响,而且特别关注西汉今文经学的兴衰,初步描绘出魏晋以前经学历史的基本轮廓,无疑值得今人编撰中国经学史时作为参考。文稿中的一些新论卓识,同样也值得今人重视。笔者还发现,皮锡瑞稍后几年编撰的《经学历史》和《经学通论》中,竟有不少文句、段落或思想主张与《经学家法讲义》十分相似,有些甚至完全相同,所以这部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