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
患难相恤:论中国民间的
逃往香港的国民党要员
科举制度与中国政治及国
近五十年来的中国民族史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与国
国民政府从盛世才手中谋
“国家主义”与重农抑商
古代中国“国家统一”的
最新热门    
 
“国民性批判”:论争与重思

时间:2009-7-24 13:45:08  来源:不详
、“愚昧”、“麻木”、“懦弱”等,与西方的“中国国民性”话语又不乏相似之处,似乎中国的“国民性批判”是对西方种族主义、殖民主义话语的复述。但如果深入分析则不难发现,中国“国民性批判”话语的表层批判对象是“国民性”,其深层批判对象却是中国的专制制度。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先锋们从未把国民性的痼疾看成是中国人先天具有的、“与历史分离的抽象的本质”,而是把它看作在历史中形成的,看作中国几千年来专制制度的产物。梁启超就曾说:“中国人之聪明本不让欧西”,甚至认为“吾之所蕴积,亦实有优异之点,为他族所莫能逮者,吾又安可以自蔑?”还说:“我觉得中国人的性质,无论从哪方面看去,总看不出比外国人弱的地方。”只可惜,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优良品质被几千年的专制制度所遏止,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孙中山也曾指出,中国人并不内在地缺乏参与民主政治的能力,只是由于专制制度“堵塞人民的耳目,锢蔽人民之聪明”,才使得中国的国民性出现了缺陷。而且,他还敏锐地发现,国民性的缺陷抑或“程度不足”极容易成为袁世凯之流维持或复辟专制的绝好借口,因而坚决反对贬抑中国人先天素质的错误观点,认为经过制度改革和民权教育,中国人是完全有能力实行民主政治的。而鲁迅在尖锐的“国民性批判”的同时,也不忘强调中国不乏“舍身求法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两方面始终同时并存于鲁迅的思想中。而其作品从《狂人日记》到《阿Q正传》,其中的“国民性批判”所彰显的,恰恰是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戕害。这说明,中国的“国民性批判”话语从来都不是“本质主义”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和辩证的。

  再次,中国“国民性批判”话语的最终指向是通过改造社会来改造国民性,以摆脱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压迫,实现救亡图存。如果中国的“国民性批判”话语仅仅停留在指出中国人精神上的几条甚至几十条毛病,那么“国民(劣根)性”的发现除了用来互嘲和自嘲以外,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最后很可能不免汇入殖民主义者歧视中国人的大合唱中。而这些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先锋所做的“国民性批判”之所以没有沦入这般田地,关键在于他们所关注的是如何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如前所述,无论是梁启超,还是孙中山抑或鲁迅,他们都没有止步于对“国民劣根性”的指责,而是更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这种劣根性形成的原因,并将之锁定为两千年来的专制制度。既然专制制度是国民性痼疾的根源,那么,扫除专制制度当然就是改造国民性的根本。梁启超认为,中国国民的奴性源于专制政治:“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因此,欲启民智,必先开民权。孙中山也曾指出,国民性的缺陷源于民权的缺乏,因而特别反对“先教育民众再实行民主政治”的谬论,强调只有实行民主制度、让民众参与政治,才是开启民智、教育民众的最佳途径。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都认为,中国国民性的痼疾皆专制制度之余毒,因而要改造国民性,破除专制是第一要义。而鲁迅也曾直接号召青年人起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求得人性的真正解放。如果说,西方的“中国国民性”话语通过将“国民性”本质主义化来贬低中国人以推行其殖民主义政策;那么,中国的“国民性批判”话语则恰恰通过将“国民性”历史具体化,力求通过消除国民性痼疾产生的根源,以寻求反对殖民主义、实现救亡图存的策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反对将中国的“国民性批判”与西方殖民主义话语进行简单的比附,并不是反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事实上,在20世纪中国的“国民性批判”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简单重复西方话语的问题。如80年代初盛行一时、至今尚余音未绝的“酱缸文化论”,从现象罗列到原因分析乃至解决办法,都不出西方的“中国国民性”话语圈套,甚至还不如西方话语全面系统。而这种论调能够产生广泛影响甚至轰动效应,说明西方的殖民主义话语确实对中国的“国民性批判”一直产生着负面的影响,这也是需要警惕的。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