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苏关系与中国的援越抗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与中
中苏条约谈判中的利益冲
赫鲁晓夫、毛泽东与中苏
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
1953年朝鲜停战:中苏领
中苏领导人对朝鲜停战的
20世纪三个中苏条约形成
lunwen 三个中苏条约形
长江下游非条约口岸城市
最新热门    
 
中苏条约与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

时间:2009-7-24 13:45:33  来源:不详
中,至少其结果是如此。

  苏联做出对远东新决策的动机主要是出于对中苏关系发展结果的忧虑,而不是出于对苏美关系的考虑,也不是出于对中美关系的考虑。苏联对美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在苏联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只是以冷战的形式进行对抗,但决不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因此,斯大林需要毛泽东为未来的战争承担起责任。不过,使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彻底决裂并不是斯大林做出关于朝鲜战争决策的动机,而是战争实际发展的结果,因为斯大林最初倾向于认为美国不会干预朝鲜半岛的争端,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不需要中国参与这场战争。

  最后应当指出,这里对斯大林改变远东政策的动机的判断,主要是在分析历史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推论而得出的,目前还没有发现能够证明这一判断的直接的文献证据。不过,还应当指出的是,在历史研究中,对于像苏联这种政治体制下国家领导人做出重大决策的动机,往往无法找到充分的文献证据。即使有了确凿的文献,也很难说那白纸黑字就体现了决策者的真实意图。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学界同行对本文提出质疑和指正。
 


    注 释
    ①1950年5月14日菲利波夫致毛泽东电,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全宗45,目录1,案宗331,第554页。菲利波夫是斯大林的化名。凡本文直接引用的俄国档案文件均出自我在 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保存在那里的俄文档案复印件,有的原件无档案号。这里,感谢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研究中心及陈兼、凯瑟琳·威瑟斯比、奥德·韦斯塔为我提 供的帮助。
    ② 以上观点是在1995年7月华盛顿关于朝鲜战争学术会议的讨论中出现的,威瑟斯比向 我提供了由她本人撰写的"会议报告"。
    ③ 见谢尔盖·冈察洛夫、约翰·刘易斯、薛礼泰:《不确定的伙伴: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Uncertain Partner: Stalin, Mao, and the Korean War),斯坦福1993年 ,第151—152页。
    ④ 约翰·加佛:《争论、范例、责任与50年代美中冲突的起源》(Polemics, Paradig ms, Responsbilit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U.S.-PRC Confrontation in the 1950s), 《美国与东亚关系季刊》1994年第3卷第1期,第27—28页。
    ⑤ 阿·符·托尔库诺夫和叶·普·乌菲姆采夫:《关于朝鲜问题的新看法》(Коре йская проблема: новый взгляд),莫斯科1995年,第32页。 乌菲姆采夫是瓦列里·杰尼索夫的笔名。
    ⑥ 对上述观点的详细论述见沈志华、张盛发:《从大国合作到集团对抗——斯大林战后对外政策的转变》,载《东欧中亚研究》1996年第6期。
    ⑦ 利用最新材料对柏林危机研究的学术成果,可见米哈伊尔·纳林斯基:《1948—1949年的柏林危机:俄国档案的新资料》(Берлиннский кризис 1948-1949 гг: новые документы из российских архивов
),《近现代史》1995年第3期。
    ⑧ 详细材料见1949年4月20日华西列夫斯基和什捷缅科给斯大林的报告,俄总统档案馆,全宗3,目录65,案宗839,第13-14页;1949年5月2日什特科夫致莫斯科电;1949年6月18日什特科夫致维辛斯基电;1949年7月13日什特科夫致维辛斯基电等。有关1949年春夏沿三八线发生小规模冲突的详细情况,可见约翰·梅里尔:《朝鲜半岛战争的起源》(Korea: The Peninsular Origins of the War),纽瓦克1989年,第130-151页。
    ⑨ 1949年4月17日А.У.致什特科夫电;1949年6月18日什特科夫致维辛斯基电。据查,化名А.У.者即苏联外交部第一副部长葛罗米柯。
    10 1949年5月1日什特科夫致斯大林;1949年6月4日梅尼希科夫和什捷缅科致什特科夫。俄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