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最新热门    
 
关于历史认识论的几点思考

时间:2009-7-24 13:46:14  来源:不详
来说,他们必须在肯定历史认识的主体性、肯定历史认识主要是一种价值认识的基础上,来讨论历史认识的真实性问题。但是,在这两个问题上,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历史认识论与客观主义历史认识论又殊途同归了。

(一)与客观主义历史认识论一样,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历史认识论也把历史认识的主体性看作是一种完全消极的因素。

所谓主体性,就是指主体通过自己的认知图式去反映对象而使认识对象、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渗透、凝结着主体属性的一种特征。只要是人的认识,一定具有主体性。因为认识总是在先已形成的认知图式的统摄下进行的,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透过自身去观察、理解和把握对象,不带主体性的认识是没有的【参见周文彰:《认识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刊于《求索》1989年第2期,】。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历史认识论是看到这一点的。但是,主体性的存在是否必然就消失掉历史认识的肯定性呢?对此,客观主义历史认识论和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历史认识论都作出了同样的回答。前者希望通过消灭“自我”,净化历史认识过程,来保全“历史的贞洁”【罗兰·巴尔特:《历史的话语》,载于《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第S?页。】;后者看到主体的“加工”是必不可少的,主体性是无法清除的?而一经主体“加工”,历史认识就不可能包含与人无关的因素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也就不存在了。【参见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第14页。】

其实,主体性的存在并不必然就消失掉认识的真实性,主体通过自己的认知图式去加工处理历史信息,形成一定的历史认识过程,就是历史客体在吏家主体的头脑中取得观念性形式、史家主体的观念从历史客体获得客观性内容的过程,即历史客体的主体化过程【庞卓恒先生称“一—切历史著述都是主体化的历史”-“所谓主体化的历史,就是历史认识的主体根据自己对客体历史的认识而描述和归纳出来的历史”.见杜经国、宠卓恒、陈高华著《历史学概论》第一篇第二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客体的主体化不等于客体的主观化,认识的主体性不等于认识的主观性。主体的认知图式是先存的,但不是先验的。更主要的是,历史认识主体的认知图式并不是随意的主观的建构,“主体绝对不能随意地好像玩一个游戏或画一幅画那样来自由地安排结构”【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3页。】。从根本上说,主体的认知图式是客观历史图式的内化和积淀。客观历史就其本质而言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并有自身的联系和秩序,这种规律、联系和秩序的最普遍的关系在一定的意义上形成为图式。在史学实践中,多种多样的历史图式转化为语言、概念等,最后又内化和沉淀为主体的认知图式。在历史认识活动中,主体一方面用先存的认知图式去加工处理历史的信息,描述客观历史的图式;另一方面又以客观历史的图式为蓝本不断地修正完善自己的认知图式。随着历史认识活动的不断发展,主体的图式就越来越逼近客观历史的图式,主体也就能越来越真实地反映历史。《庄子·养生主》记载了一则“庖丁解牛”的寓言,说:“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畸,砉然响然,奏刀辖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令。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这里所说的从“所见无非牛者”到“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的过程.正是主体图式不断逼近客体的图式,主体越来越真实地反映客体的过程。解牛如此,历史认识也如此。所以?经由主体“加工”而形成的历史认识是可以包含一些与人无关的客观性内容的,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是可以达到的。

(二)与客观主义历史认识论一样,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历史认识论也认为在历史的价值认识的范围里,认识是没有普遍性、持久性的。应该肯定,历史认识不仅仅是一种事实性认识,它还是一种价值性认识。历史对历史本身来说,是一系列已经发生或存在过的事和人;而对于回忆它、研究它的人来说,它是一系列发生和存在过的有意义的事和人。相比之下,在历史认识的本质特点、历史认识与现实的关系等方面,当代的历史认识论要比客观主义历史认识论具有更深刻的理解。 

如果我们把历史认识分成事实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两个层次并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事实性认识与价值性认识具有不同的特点。事实认识的真实性是与它的普遍性、持久性相一致的,一个事实认识只要是真实的,它总是能为大家接受和分享;而价值认识的真实性与它的普遍性、持久性并不一致,一个具有真实性的价值认识并不一定能为他人接受和分享。同一个历史事实,与不同的主体会构成不同的价值关系,不同的主体又会依据不同的价值尺度去评价它的意义。各个时代、各个社会都是按照他自己的需要去理解历史的意义,形成他自己的历史判断。新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