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论
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论
第九章 统一战线的发展
第九章 渐进的制度创新
最新热门    
 
华好九章论史学:评《史学九章》

时间:2009-7-24 13:46:14  来源:不详
棵大树上的一些叶子,作为大树主干的“科学的历史编纂”,还是岿然屹立的。如果说历史学的叶子无法离开美、也不应该拒斥美的话,那么,本书中,我们看到, 汪先生在批判后现代主义的同时,不但没有排斥它的合理主张,而且还积极地主张着史学的著述之美。他说:“惟史蕴诗心,始称佳史”(第200页)。对18世纪英国史家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 汪先生既醉心于其“笔走龙蛇的雄浑气势”,更反复称赞它文笔恣肆,善于叙事。这些,不是与后现代主义可相视一笑吗? 

本书导言及论述钱锺书的部分大量涉及到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既维护了史学的本体地位,又没有深闭固拒,流于极端,不禁让人去与村学腐儒的冥顽固陋相对照。 

汪先生是从“真与美结合”的角度使用“史蕴诗心”命题的。这一命题的虚无主义指向,即历史著作无法摆脱艺术性的叙述方式,因而必然无法完全再现历史真实的意涵, 汪先生不予认同。史蕴诗心,诗含史笔,二者有交叉。但是,诗所含之史笔,主要不在事实(fact),而在真实(reality)层面。反之,史所蕴之诗心,却往往在事实层面,不在真实层面。对此, 汪先生认为,只要遵守钱锺书所说的“史必征实”原则,即使史家尽情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拟作“历史现场”,也决非杜撰,“虽具文学兴味而不失实”(第213页)。我以为, 汪先生这一观点,足以破解所谓“史学无法离开文学,因而不真实”的指责。 

说到后现代史学,不能不提到海登·怀特的名著“Metahistory”。这个词的流行译法是“史学”或“元史”。 汪先生则译作“后设历史学”(第205页)。我认为 汪先生的译法更贴切。因为, “元”是开始、居首的意思,而怀特的立意,乃是“设”于“文本背后”的史学。这种史学,怀特归纳为几个诗学模式。其中一个,叫做contextualism,一般译作情境论或语境论,而 汪先生译作“上下文的”(第207页),让人有脱掉西服、换上便装的亲切感。

早在1976年, 汪先生就发表文章专门介绍法国年鉴派史学,由此而成为第一位用中文介绍这一世界著名史学流派的作者。但是,他始终不赞成将此派称作“年鉴学派”,坚持音译为“安娜学派”。因为,“年鉴”只是该派学报的简称,而“年鉴”式的史学撰述,正是此派“不屑一顾”的。惟有“安娜学派”之“雅名”,才能“充实其实质内涵”(第66页)。此外,颇为时髦的Hermeneutic, 汪先生主张采用钱锺书所使用的“阐释”,不用“诠释”(第186页)。这些,都值得学界重视。

不过,笔者以为,安娜学派的贡献,主要在研究对象的改变与范围的拓展上。具体说,就是改“由上向下看的史学”而为“从下向上看的史学”,将史学对象从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下移到经济、社会文化;将对角色的关注,转移到舞台及背景。但在方法论与认识论上,建树不多。该派史家的特长,也多以功力见长,而短于思想。所以,有人指责他们构建的是“没有人的历史”,是专注于“结构的强制性”的“决定论”(第72页)。反之,西方固守实证主义原则的史学家,往往利用安娜学派来对抗后现代主义。 汪先生指出了该派史家忽视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不足,似还可作进一步的剖析。  

 

中国学人评议 

 

对汤因比和钱穆,作者评价不高。特别是对钱穆,多有批评。众所周知,有两部名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著作,一部出自梁启超,一部出自钱穆。直到今天,我国学者论清初以来的学术流变,尚难脱离二书的架构。不过,在 汪先生看来,钱书的优点,亦不过与梁启超大同小异,而缺点,则远在梁氏之上。这里,我们隐然可以感受到 汪先生与钱穆弟子余英时在学术向路上的对峙。 

对清代史学思想家章学诚, 汪先生也大唱反调,认为章氏是一位忠实的儒者,并未摆脱传统儒家史观的藩篱。章氏著名的“六经皆史”命题,也绝无抑经、代经、抗经之意。许多现代学者一味推重章学诚的创辟与进步,甚至超越时代,却忽略了章氏诚强烈的卫道色彩。其实,章学诚的经世思想,在当时并不特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