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
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大
官僚、幕友、胥吏:清代
最新热门    
 
官僚、幕友、胥吏:清代地方政府的三维体系(上)

时间:2009-7-24 13:47:00  来源:不详
,本身虽系万金之家,既不坐差,反免一丁,更无分毫力役,故家有银十五两者,为保产免役之计,何不上纳为吏。”[13](卷四一六,《摘陈边计民艰疏》)
    这大概是“挂名卯薄”的初衷。到了清代,投身胥吏的好处恐怕远不限于此。本来按照明初徭役之法,是可以“银、力差从所便”的,但由于力差只能支应地方,而不可能直接转化为中央财政。因此,明中叶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一条鞭法”的实施,力差逐渐为银差所取代。清代因之,并且在清初,作为地方存留银的部分被中央大量裁减,这也许不失为清初弥补因战争而造成的国库空虚的有效措施,但却给地方财政造成了莫大的困难。于是,地方官要么采取虚报少报田亩、人丁户数等手段,要么通过苛征和额外加派的办法把自己的困难转嫁给农户。以廉洁著名的康熙灵寿知县陆陇其曾描述当时的状况说:“……以上悉依万历年间刊定条鞭之赋役书,盖因本朝赋役皆照万历年间赋役书……自存留钱粮尽裁充饷以后,州县有司省无可省,积无可积,非百事俱废,势必问之鸠形鹄面之民……不得不私派之民。”[14](卷四,《田赋上》) 当然,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手段都必须通过赋税的具体执行者胥吏来实现。于是,诸如“胥吏作弊,撒造花名斗升合勺零碎量收,加多取耗,从中染措,多收票钱,不饱不休,又有托名垫完加倍折收,每石需钱三千文,每斗三百五六十文”[15](卷五,《食货》) 之论,于当时方志官皆有所见。胥吏也因之常被世人唾骂为“肆其蚕食,民何由安”的虎狼。甚至充吏者自己也有感慨“后悔不已”之人[16]。但无论如何,我们看到,是明末清初地方财力拮据的现实和赋役制度的变革给胥吏提供了机会,使投充胥吏者给自己及其家族带来了莫大的经济利益。据说不少胥吏“一岁所省,不减百金”[13](卷四一六, 《摘陈边计民艰疏》),以至竟有积资数十万两,成为一方地主者, 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均堪称炙手可热[17]。

       二、关于幕友

    如前所述,关于幕友,郑天挺、缪全吉及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均已有过较深论述。因此,本文也不再涉及幕友的人事或馆务方面的具体内容,而仅就其形成、社会地位变化及其在地方政务中的作用做进一步探讨。
      1.幕友制度的形成
    清代幕友所掌,大抵可以和前代佐杂相类比,但地位完全不同。前者“均不足以语国章朝政”,而后者竟享有“隆其礼貌,优其饩廪,尊之为宾师”[18](p.233) 之誉。一般说来,这些人是有师承关系的,师徒相授称为幕学,主要讲授“刑名”“钱谷”两方面的业务知识。幕友从幕,主要也是在这两方面协助地方官处理事务。但是,雍正朝以后,幕友人数增加,相当广泛地存在于各层衙门之中,工作自不限于“刑名”、“钱谷”。得倚重者上达官僚,下通胥吏,成为地方政府中不可须臾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所及史料之中,尚未发现对从幕者的具体要求和采用标准,似乎只是凭长官的“深信不疑”[19](元年三月乙酉)。再考察幕友的出身,也只能约略知道“惟幕友中多科名途中之人”[20](p.58)。虽然《清会典》中有一些关于幕友的回避、举荐、报部等规定与限制,但终难明其来龙去脉。我对这一既存事实有如下考虑。
    第一,随着教育的发展及普及,自明代开始,科举与、元相比已有变化,生员经过初级考试进入官学后,即取得生员资格,并在原则上终身保有其身份,而宋元时会试落第后又必须从州试开始。到了清代,进一步修正学校制度,即生员资格取得后,不仅终其一生,而且享有“准官僚”的法律上与经济上的以下特权。(1)具有参加乡试的资格;(2)可作为贡生,进学国子监;(3)可着用相当于九品官的服装。具有准官僚的人格,不能轻易逮捕监禁;(4)免除本人的所课徭役[21]。据说明初生员人数不过三万人,占当时人口总数的0.045%,而清初竟达到五十余万,占当时人口总数的0.3%,增加了7倍左右。与此相反,清初的官僚额数不仅没有增加,却做了适当的裁减[22](卷一,《生员论》)[23]。因此,这样一个人数较多,且在政治、文化、经济上都享有特权的阶层,势必要另辟入世之途。事实上多数幕友都有“屡试不第”的经历,以至出现诸如“绝意科举”而希望“从名公卿,执笔充书记,以文章见用于时”者[24]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