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秦子姬簋盖初探

时间:2009-7-24 13:47:20  来源:不详

  珍斋收藏的一件秦子姬簋盖,盖内有三十八字铸铭。这是最近数年所见最长的春秋早期秦铭文。下面介绍这件器物,试作考释,并略谈该器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意义。

    此簋盖残,仅余圆形捉手及周围部分盖顶。铭文38字(计两重文共40字)在盖内。捉手底饰团形吐舌龙纹。捉手内壁仍残有少许红、褐两色漆皮痕迹。残簋盖面装饰瓦纹。盖面上另有一个“”形的刻划符号。

    簋盖捉手内部吐舌龙纹的线条方折,作风类似甘肃礼县圆顶山墓区所出铜器纹饰。圆顶山已发掘的几座秦墓,一般认为属于春秋前期偏晚。装饰瓦纹的春秋秦簋,见陕西户县村三号墓(注:陕西省文管会秦墓发掘组:《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演示文稿》,《文物》1975年第10期页63,图一六。),一般认为,该墓年代也是春秋早期晚段(注:参看李学勤:《秦国文物的新认识》,《文物》1980年第9期页25—31;陈平:《试论关中秦墓青铜容器的分期问题(上)》,《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3期页60—61。)。由这两点形制判断,这件秦子姬簋盖的年代应属春秋前期。

    从残簋盖的弧度以及铭文行款来看,簋盖的残损幸未伤及铭文。盖铭8行,每行5字,最后一行3字。按照原铭文行款,可以释写铭文如下(无识别的字用“□”表示):
    畤又夒孔嘉
    保其宫外
    共□秉□受
    命□鲁义其
    士女秦子之
    光邵于□
    方子=孙=秦子
    姬□享。
    铭文很不晰。承萧春源先生厚意,我得以长时间观摩原器。观察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导致铭文不清晰:1、先天铸造方面的:范铸不精, 铸造时曾形成许多砂眼;有些笔划在铭文范上就已经断缺,因此今天从原器上也观察不到,例如“义”、“女秦”、“光邵”、“方”等字的部分笔划;又有些笔划在铭文范上加以笔势延长,例如“夔”字上部横画的笔势延长,制范没有修整;2、 后天锈蚀方面的:簋盖锈蚀得比较利害,锈蚀与砂眼结合,形成许多犹如蜂窝的小孔洞,孔洞的直径、深度均与铭文笔划粗细相仿,有时不易区分。根据对原器观察和认识,我做了一个铭文摹本。摹本力图忠实表现能够肯定的那些笔划。上面的说,是希望大家知道铭文不清晰的原因之后,对这个摹本的可信程度能有所了解。

        一

    原器铭应自器铭读起,然后连接盖铭。这与甘肃秦州出土秦公簋(《殷周金文集成》04315)器铭与盖铭连读的情况相类似。

    根据我的理解,铭文可断句并释读如下:
    ……□。又(有)夒(柔)孔嘉,保其宫外。(温)共(龚—恭)□秉,□受命□鲁,义(宜)其士女。秦子之光,邵(昭)于□(夏?)(四)方,子=(子子)孙=(孙孙),秦子姬□享。
    不难看出,“畤”字属上句。其余都是四或五字的短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