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冷战史研究:一个新的学
道家思想和冷战后的中国
美国冷战史学的变迁与杜
美国右翼借“安全”为冷
近二十年来关于抗战期间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三八线与十七度线——朝
二战期间的美国志愿飞行
关于 冷战 起源的观点择
最新热门    
 
论冷战期间美国的“隐蔽行动”战略

时间:2009-7-24 13:47:21  来源:不详
也被怀疑是帝国主义间谍,酿成了以斯兰斯基为首的13名捷党政军高级领导人被处死的惨剧。80年代,里根政府和罗马教皇相勾结,秘密支持大力扶植波兰反政府的团结工会,使其最终坐大,于1989年7月夺取了政权,在东欧建立了第一个非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在波兰的影响下,其他东欧国家的共产党政权相继垮台,苏联东欧集团土崩瓦解。美国长期对苏联持不同政见者、民族分裂主义者提供公开的和秘密的支持。80年代中后期,美国将一些苏联移民作为间谍派回苏联,使这些人“以激进改革派自居,以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和‘公开性’为借口,四处煽风点火,混淆是听,大肆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宣传活动,为搞乱苏联、搞垮苏共推波助澜”(注:李兴耕等编:《前车之鉴——俄罗斯关于苏联剧变问题的各种观点综述》,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页。)。这些都在苏联剧变和解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其经济战加剧了苏联的困难,加速了苏联的崩溃。苏联的经济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政府不能与时俱进,稳步地从根本上改革其僵化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速度逐年下降,科学技术更趋落后。据此,里根政府认为,苏联的经济“已毫无希望”(注:《里根自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496页。),决心利用苏联的弱点,“对苏联的基本经济与政治弱点进行攻击”(注:彼得·施魏策尔:《胜利:里根政府加速苏联崩溃的秘密战略》,第xv页。)。在经济战方面,除了不断寻找借口予以经济制裁、通过“星球大战”计划加剧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的经济等公开手段外,也通过“沙特行动”等计划对苏联实施了隐蔽的经济战。“沙特行动”使苏联外汇收入锐减,给苏联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最终加速了苏联的崩溃。
    再次,其通过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和美国之音等广播及其他方式所进行的秘密宣传战和心理战,毒化了苏联集团人民的思想信念,煽动了人们对现政权和社会制度的不满,激发了人们对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向往,传播了各地反抗的信息,对80年代末的苏东剧变起了十分重要的煽风点火的作用。1981年9月21日, 美国之音的副台长尼古拉德斯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讲话,他说:“我们应当破坏苏联及其卫星国的稳定,促进它们的人民和政府之间产生摩擦……我们要尽量在共产主义集团各国领导人之间打进楔子,使他们相互不满和互相猜疑。我们应当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鼓励铁幕后面宗教感情的复萌。”(注:刘洪潮主编:《西方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策略、手法》,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2页。)这段话赤裸裸地道出了美国政府公开支持的美国之音以及暗地操纵的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的图谋。冷战期间,专门针对东欧国家的自由欧洲电台每天以保加利亚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等6种语言,几乎昼夜不停地进行广播; 专门针对苏联的自由电台,每天以俄语和其他11种苏联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广播,所发挥的功效是难以计量的。波兰政府曾相信,“如果美国关闭自由欧洲电台,地下组织就会完全停止存在”。曾担任卡特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也认为,苏联集团“丧失对信息传播的垄断是共产党集权统治垮台的关键”。因此有学者说,西方之所以赢得冷战,“不是通过使用武器”,而是通过“比剑更有力的无线电广播”,“不战而屈人之兵”(注:米歇尔·纳尔逊:《黑色天国的战争——冷战期间西方的广播战》,第xiii页。)。这些评论不无道理。
    最后,其准军事行动虽然屡遭失败,但也时有成功。特别是80年代在亚非拉的全面出击,给苏联造成巨大压力,迫使苏联进行全面收缩,最终结束冷战。如里根政府给阿富汗游击队秘密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等军事援助,极大地加强了阿富汗游击队的实力,给入侵苏军沉重打击,使阿富汗战争变成了“苏联的越南战争”。1992年解密的苏联档案表明,“美国在1986年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毒刺’导弹是促使戈尔巴乔夫”下决心从阿富汗撤军的“决定性因素”(注:理查德·克罗卡特:《50年战争》,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521页。)。
    总之,隐蔽行动战略如同其他从属于遏制大战略的子战略一样,是美国对苏联集团冷战战略库中的一件重要武器,是遏制大战略体系中的一根重要支柱,它对促使苏东裂变、美国赢得冷战起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对此我们绝不能低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