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论
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论
彩色插图说明──图25 
三八线与十七度线——朝
最新热门    
 
《十七条协议》与西藏社会的历史变迁

时间:2009-7-24 13:48:09  来源:不详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陆续出发,分别从西康、青海、云南、新疆向西藏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驱逐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实现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从此,西藏在祖国大家庭里,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成为共和国巩固的安全屏障。
 
  二、《十七条协议》规定了西藏社会改革的方向和途径,西藏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通过和平协商,改革封建农奴制度,使西藏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结束西藏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历史,这是西藏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在西藏进行社会改革,这是西藏民主革命的题中之义,也是《十七条协议》中所明文规定的内容。《十七条协议》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力。”“有关西藏的各项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时,得争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的方法解决之”。旧西藏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反动的封建农奴社会是西藏人民的人间地狱。在以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农奴对封建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下,三大领主及其代理人占有西藏的全部土地、草场和绝大部分牲畜,他们不仅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且还占有农奴人身,对农奴具有生杀予夺、随意买卖或当作礼品相互赠送的权力。三大领主一面通过繁重的乌拉差役、苛捐杂税和高利贷,对农奴进行残酷的剥削压榨;一面通过手中掌握的政权和“法典”,对农奴进行野蛮的统治和压迫,同时利用宗教来欺骗和麻醉人民群众。占西藏人口95%的农奴阶级,祖祖辈辈依附在农奴主的庄园土地上,被迫进行繁重的劳动,负担着沉重的差役租税,终年挣扎在饥饿、贫困、死亡线上,没有丝毫人权。封建农奴制度严重地束缚了西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西藏的社会进步。变革西藏反动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是西藏人民走向幸福的基本前提,也是西藏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党中央考虑到西藏的实际情况,对于西藏的社会改革实行“慎重稳进”的方针,不急躁、不勉强,要用一切努力和适当的办法,争取达赖及其上层集团的大多数,孤立少数分子,达到不流血地在多年内逐步改革西藏经济政治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决定六年不改,创造条件,等待西藏上层和下层都同意的时候再进行社会改革。1959年3月,西藏上层少数反动分子顽固不化,悍然发动了反革命叛乱。根据西藏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当机立断,决定在平息叛乱的同时,进行民主改革,制定了边平叛边改革的方针。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在西藏万里高原蓬勃开展。在民主改革中,党中央根据西藏农区、牧区、寺庙、城镇和边境地区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要求,确定不同的方法步骤,对参加叛乱和没有参加叛乱的三大领主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政策。对参加叛乱的三大领主的生产资料采取没收,对未参加叛乱的三大领主的生产资料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从而实现了我党对西藏实行和平改革的一贯主张。西藏民主改革的完成,使西藏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彻底摧毁了农奴主阶级反动派的基础——封建农奴制度。政治上,彻底推翻了农奴主阶级专政的政权,1956年4月成立的西藏自治区筹委会于1959年10月开始代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成为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政 权。百万农奴翻身解放,陆续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在斗争中,大批民族干部成长起来,通过普选,县、乡两级人民政权日益健全,为西藏自治区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标志着西藏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西藏社会制度的变革,是西藏社会发展的深刻的历史变革,它跨越了几个世纪,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西藏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

 三、《十七条协议》提出了西藏发展经济,发展教育文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
  《十七条协议》中明文规定: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的农牧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发展西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旧西藏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封闭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没有现代工业,没有现代交通,没有现代教育,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为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中国共产党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立场,从西藏和平解放后,始终不渝地帮助西藏发展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西藏的社会进步,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经济建设上出现许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