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近代史的再认识

时间:2009-7-24 13:48:15  来源:不详
胜利,还是得益于抗日战争。正如毛泽东所说:“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14] 
  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应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1937年秋,当吕正操将军指挥原东北军第 691团,脱离了丢下部队不管的军部、师部而向冀中敌后进发时,仅一个团部,加两个营的兵力,还不到两千人。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短短几年间就发展成一个强大的根据地,组建了14个主力团,两个游击支队,5个游击总队。1942年华北日军对冀中根据地发动“五一”大扫荡,军区主力胜利突围,仅留下一个主力团即第24团(还是一个小团)坚持斗争。但在1945年大反攻的形势下,重建的冀中军区又在杨成武将军指挥下迅速从一个小团发展为26个团的抗日武装。[15] 
  抗日战争焕发了中华民族这一伟大的古老民族的青春。但这场战争对中国沿海近代工业的破坏又是空前的(一是由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畸形分布,二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近代工业的摧残和掠夺)。毛泽东在1947年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一文中,曾代表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的人民:家家纺纱,村村织布。这是传统的自然经济的强化而不是近代工业的发展。而中共政权后来的走向与其在七大政治报告中所设想的联合政府也有了很大的差异。 
  收入《毛泽东选集》的论著中,有四篇改动最大,《论联合政府》就是其中之一(其他三篇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实践论》、《矛盾论》)。认真比较一下《论联合政府》在1945年最初发表时的原文及其在《毛泽东选集》中所作的改动,应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因为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胜利在即之时所设计的中国前景蓝图的原貌及其以后种种变动的痕迹。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枢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捩点。但这场战争及其深远的历史影响(包括正面的乃至负面的),我们研究得还很不够,还要下更大的功夫,花更大的气力。[16] 
六、近代史研究方法论:处处有路透长安 
  西人熟谚曰:“条条道路通罗马。”但那条条道路都是通向罗马——一个伸入地中海的半岛上的帝国首都的。其实在古老的东方,也有着同样的熟谚,甚至其内涵还要更丰富一些,那就是:但得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透长安。 
  西人有言: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是迄今仍为西方人们所乐道的与方法论有关的熟谚。英语的说法是:“All roads lead to Rome.”但那条条道路,都是通向罗马——一个伸入地中海的半岛上的帝国首都的。即使马克思主义亦难跳出西方视野的“三界”之外,因为任何体系总有其出发的坐标原点。 
  其实在古老的东方,也有着同样的熟谚,那就是:处处有路透长安。不仅意思和“条条道路通罗马”差不多(通即是透),连语句结构也几乎一样(但仔细咀嚼一下,还是有些微妙差别。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中国古谚的内涵似更丰富些)。我们的前人有许多好的东西需要继承发扬,尤其是作为我们研究中国史的学者。但有一条,不能食古不化,不能钻进去出不来。那是很危险的。最好是在熟悉掌握现代西方的方法论的前提下,再认真地向古人学习。因为毕竟时代不同了。我们是中国人,不错;但我们更是属于这个时代,即地球越益变小的时代。 
  我本人了解熟悉这条古谚的过程本身也很有意思。 
  这条古谚见《增广贤文》,原文是两句:“但得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透长安。”再追究一下,可以知道是出自《五灯会》,起源是很早了[17]。《增广》本是民间的通俗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类似。但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对它已不可能很了解了。相反地,出于我们的知识结构和经历,对前一条西方谚语倒是早就耳熟能详(大概至迟是初中阶段学英语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罗马之成为地跨欧洲大陆的罗马共和国乃至罗马帝国的首都,大概只维持了数百年的时间。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是会修筑许多道路的。古罗马是这样。古代中国更是这样。长安之成为中国这样一个统一大帝国的首都,时间远较罗马长得多(历时超过一千年)。长安周围,因是大陆腹地,修路的条件也远较地处亚平宁半岛的罗马优越,而且也确曾修筑了不少宽敞的驿道。西方关于罗马还有其他许多熟谚(如“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古代中国之于长安,同样也有相当多的熟谚(如“西望长安不见家[佳]”之类)。很显然,不会没有这样一条关于通向长安的道路的古谚,只是由于时光的流迁,现代的人们对其已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