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元代社会文化暨元世祖
忽必烈──东方帝国的创
最新热门    
 
忽必烈汗远征日本史事补正

时间:2009-7-24 13:48:34  来源:不详
士团の活跃と庄园》:据《竹崎季长绘词》,发生在“鹰岛の西端雷崎の对岸の御厨子崎の海上”和“星鹿(今松浦市星鹿)から鹰岛に渡り”等地。[32]
几乎不为学者们所知:当南路亦“江南军”的海船抵达“平户岛”亦“平壶岛”、“平湖岛”、即今长崎县属平户岛前,曾经在“耽罗岛”、即今韩国济州道所在济州岛作过短暂的逗留。吴澄《吴文正集》卷33《邢聚墓碑》:“至元中,君(邢聚)随日本行中书省官至耽罗山。寻抵倭国界,领军船守平户岛”。[33]方回《桐江集》卷续32《孔端卿东征集序》:“辛巳(至元十八年)六月,君(孔端卿)从军发四明(庆元路),自神前山放洋,三日而至耽罗,又三日至日本海口”。[34] 不过,必须说明:舣舟“耽罗岛”并非计划中的举措,而是属于“意外”事故的发生。所谓“意外”,盖“前锋先遭飓风”、至使后发的大军“失导”而误至该处。宋旡《啽呓集》《宋旡自铭》:“宋旡考国珍,至元辛巳,领征东万户府案牍,适病瘘。旡丐以自代,省府然之,俾典书檄。五月,官兵集四明入海,舟偕东北向,而省左右幕属各异舟,号令不相闻。后发者追程冒进,得耽罗国。盖前锋先遭飓风,失导而至是[国]”。[35] “前锋先遭飓风”,也有确切的文字可稽。陆文圭《墙东稿》卷12《吴祐墓志》:“至元十八年,泛海征日本,授[吴安民]宣武将军、寿春副万户、先锋。抵[平户]岛上,飓风骤起,众散而归”。[36]
在北路亦“东路军”中,仿也有部份士卒取道“耽罗岛”抵达“志贺岛”、即今福冈县属志贺(シカノ)岛的。《秋涧集》卷40《泛海小录》:“至元十七年己卯冬十一月,我师东伐。明年夏四月,次合浦县西岸,入海东行约二百里,过拒济岛。又千三百里至吐剌忽苫;倭俗呼岛为苫。又二千七里抵对马岛,又六百里逾一峙岛,又四百里入容甫口。又二百七十里至三神山;其山峻削,群峰环绕,海心望之,郁然为碧芙蓉也,上无杂木,惟梅竹灵药松桧桫罗等树,其俗多徐姓者,自称皆君房之后。又东行二百里,舣志贺岛下,与日本兵遇,逆战数十合者,凡两{月}[日]。我师既捷,转战而前,所杀获十馀万人,擒太宰藤原少卿弟宗资”。[37] “拘济岛”亦“巨济岛”,今韩国庆尚南道属巨济岛。《元史》卷11《世祖纪》:“至元十八年六月,日本行省臣遣使来言:大军驻巨济岛,至对马岛获岛人,言太宰府西六十里就有戍军已调出战,宜乘虚捣之。诏曰:军事,卿等当自权衡之”。[38] “对马岛”、“一峙岛”亦“壹歧岛”,今长崎县属对马(ツシマ)岛、壹歧(イキ)岛。而置于“拒济岛”、“对马岛”之间的“吐剌忽苫”,无论从名称或方位考察,都只能是“耽罗岛”。“吐剌忽苫”,或“トラゥシマ”。

合罕“征东”将士罹难的地方,或作“鹰岛”,或作“竹岛”。《大日本史》卷63《后宇多天皇》:“弘安二年闰七月十四日,太宰府驿奏:本月朔,大风。元军船悉殁于肥前鹰岛”[39]。《元史》卷162《李庭传》:“至元十七年,拜[李庭]骠骑卫上将军、中书左丞,东征日本。十八年,军次竹岛,遇风,船尽坏”。[40] 刘敏中《中庵集》卷4《裴国佐神道碑》:“至元十七年,加[裴国佐]中议大夫、参议行中书省事,声望赫赫益隆。明年六月,奉旨问罪,至日本竹岛,夷人震恐。会遇暴风舟坏,公则不返矣,实八月一日也”。[41] “鹰(タカ)岛”,亦“打可岛”、“达可岛”,今长崎县属鹰岛。《满洲金石志》卷4张克敬《张成墓碑》:“至元十八年四月,君(张成)至合浦登海舟,六月六日至倭之志贺岛,夜半贼兵□□来袭,与所部据舰战至晓。还至一歧岛;七月二十七日,移军至打可岛,贼舟复集,君整舰与所部日以继夜,鏖战至明,贼舟始退。八月朔,海风作,船坏军还”。[42] 《元寇の新研究》第10章《元の第二次日本征伐--弘安の役》:“日本语で竹と鹰とは音が通ずる。竹岛の称は其の关系から来てゐるらしく、日本语の知识を有する高丽人或は元人が用ひ始めたのではあるまたいか”。[43]
《元文类》卷41《经世大典序录政典征伐》:“未几,败卒于阊归言:官军六月入海,七月至平壶岛,移五龙山。八月一日,风破舟。五日,范文虎等诸将各自择坚海船坐去,弃士卒十馀万于山下,无食无主者三日。众议推张百户某为主帅,号之曰张总管,听其约束。方伐木作舟欲还,七日,日本人来战,尽死,馀二三万虏去。九日,至八角岛,尽杀蒙古、高丽、汉人,不杀新附军而奴之;阊辈是也”。[44] “五龙山”,松下见林《异称日本传》卷上:“鹰岛也,在筑前国。盖五广、龙鹰、山岛之误也”。[45] 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