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元代社会文化暨元世祖
忽必烈──东方帝国的创
最新热门    
 
忽必烈汗远征日本史事补正

时间:2009-7-24 13:48:34  来源:不详
山群岛到九州岛只七个昼夜。郑麟趾《龙飞御天歌》第12章:“我国东莱郡水路南行一日至对马岛,又东南行一日至一歧岛,又南行半日至下松浦”。[58]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17《江浙省地分》:“江浙行省建治所于杭州路,东至大海四百九里,顺风海洋七日七夜可到日本国”。[59] 遵循陆岸,遇到顺风,从韩半岛南部到浙西,也只七天的时间。虞集《道园稿》卷49《赵时妙墓志》:“征倭之助,先将军(杨某)以其军陆还,夫人(赵时妙)以舟别行,飓风骇浪未知东西。有青鸟导其舟前,舟人随之,七日出澉浦,三於东吴,亦已神矣”。[60] 然而,利弊相间往往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得以假借便风的季节,也是盛吹摧楫破帆飓风—“神风”的季节。“征东”的士卒,假借便风来到异国征战,又在飓风-“神风”的袭击下彻底失败。《心史》卷上《元贼谋取日本》:“涉险应难得命还,倭中风土素蛮顽。纵饶航海数百万,不直龙王一怒间”。[61]
关于飓风到来之前合罕“征东”军队的札营地,学者们大都乐意相信麇集于“鹰岛”一地的说法。所据资料,则《高丽史》卷29《忠烈王世家》:“忠烈王八年六月,蛮军总把沈聪一等六人自日本逃来,言:值恶风船败,众军十三四万同栖一山。{十}[八]月初八日,日本军至,我军饥不能战,皆降日本”。[62] 不过,如前所示:与“鹰岛”有海湾之隔的“平户岛”也有蒙古军的守卒。由此,不妨假设今福冈县属糸岛半岛岸也曾有“异敌”的抛锚地,那就是按照“志贺东岸前去太宰府三百里”比例在“志贺西岸百里”的“髑髅岛”亦“铁灵山”的所在。也只有这样,才符合记载中提到的范文虎、忻都等人曾有“就近”进攻“太宰府”、今福冈市东南太宰城的计划。[63] 所称的“三神山”,则今脊振(セツリ)山及其延伸到同一半岛的支脉。至于“征东”军队的失败,除了扫荡船只的“飓风”-“神风”外,尚有一向无人注意的“疾疫”。《高丽墓志铭集成》201李瑱《金方庆墓志》、199《金周鼎墓志》:“辛巳(至元十八年)夏,又入日本,南宋军后期三月,因以淹留,腐船而疫兴;上用群帅每诱以还军”。“辛巳,征倭,军中多疾□,不能相恤。公(金周鼎,万户)力□卒□保护,多获全□”。[64]
对于“征东”,元廷方面始终有人反对。饶有意味的是:那些反对的人同样是儒家思想倾向十分明显的人。“攘夷”的行为固然重要;但是,由战争引起百姓负担的加重同样是儒家所非议的。《危太朴集》卷2《耶律希亮神道碑》:“至元十二年,既平宋,上令公问诸将日本可伐否。是时,夏贵、吕文焕、范文虎、陈奕等皆言可伐。公奏曰:宋与辽、金攻战且三百年,干戈甫定,人得息肩;俟数年后兴师未晚。上以为是”。[65] 其次,典型论证“胜则不武,不胜则损威”的分析,也是反对者的重要理由。《元朝名臣事略》卷12《内翰王文忠公》:“至元十{九}[八]年,王师将大举伐日本。公(王磐,翰林承旨)入谏曰:日本岛夷小国,海道险远,胜则不武,不胜则损威,不伐为便。时军行有日矣;上以为非所宜言,天威震怒。公对曰:臣赤心为国,故敢有言”。[66] 正是这些人的持续“进谏”,才有效阻碍了再度“征东”计划的实施。虞集《道园录》卷20《董文用行状》:“至元二十三年,将用兵海东,徵敛益急,有司为奸日益甚。公(董文用,江淮参政)乃请入奏事,大略言:疲国家可{保}[宝]之民力,取僻陋无用之小邦;其条目甚悉。言上,事亦罢”。[67] 当然,缘“劳民”发生的许多问题,也是这种结果产生的主要动因。[68]






[1]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7年,页4625、4626、4627、4628。
[2] 《四库全书》本,页31下、32上、下。
[3] 北京,中华书局姚景安点校本,1996年,页226、227、229。
[4] 东京,东洋文库《东洋文库论丛》本,昭和六年,页103。
[5]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影印国史刊行会刊本,1971年,页395上。
[6] 《高丽史》卷102《李藏用传》,页202上、下:“元宗八年,蒙古遣兵部侍郎黑的等令招谕日本。[李]藏用以书遗黑的。盖[李]藏用度日本竟不至,将累我国,故密谕黑的欲令转闻寝其事。王(王禃)疑有二心,即配馆伴。黑的诘问知之,乃还书,且曰:我若奏此书,幸而听乎,天下之福也。如不之听,于汝国亦有何罪!固止之,由是获免”。
[7] 《四库全书》本,页17上。
[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