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
对欧洲扩张历史的再思考
最新热门    
 
阅读历史: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

时间:2009-7-24 13:50:26  来源:不详
化大革命”帮助我从迷雾中清醒过来,强烈地意识列中国如若不能走出千年历史的阴影,跳出一治一乱的“周期率”,真的已经很难自立于世界之林。从那时起,我的史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而言之:一是意识到史学必须有批判的意识,二是追溯历史是为了现在和未来。我的研究,不管是大题目还是小问题,想要回答的是千年的辉煌,何以会变成百年的沉沦?或者说是:“中国如何才能走出中世纪?”
    头10年,我近乎疯狂地读西方的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心理学,乃至科学哲学,什么老三论、新三沦。不懂外文,看中译本,翻译得差极的,像马克斯·韦伯的《世界经济通史》,近乎看天书。总之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硬着头皮读。头脑里,尽是韦伯、弗洛伊德、海德格尔、萨谬尔森、诺斯……福柯还敢看,就是尼采不敢问津,怕自己入迷了,得神经病。没有什么人在逼着我,甚至我的老师还批评我离经叛道,有压力。为什么?事实胜于雄辩,曾经比我们落后的西欧、历史短得可怜的美国,在近几百年里确实获得了很大的成功。160年前的林则徐都看到了这一点,20世纪差距拉得就更大了。单纯从中国看中国,就像身处庐山之中,必须与西方历史相比较,才有可能看出中国缺什么,中国弱在什么地方,别人成功的经验有哪些。当然,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例如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启示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对社会、对历史更是如此。史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也必须不断质疑,不断吐故纳新。
    中同的文化有许多精彩的地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见长的国家,文化也具有农业社会特有的平和、含蓄、持重和沉稳的风情。我们对四季变化的感觉非常敏锐,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四季、十二个节、十二个气,每一种微小的气象、物候的变化,预示着什么;日月风云的变幻,会对农作物产生何种影响,农谚很多,微观方面“变”的学问深奥。但是放在宏观方面,却总相信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循环论占了上风——所有的变化都是在一个圆的平面上展开,阴变阳,阳变阴,冬去春来,否极则泰来,这就是《周易》里的那个八卦。以这样的世界观看社会、看历史,我们的心态是乎和的,顺的时候,想到可能会衰;衰的时候,相信离开转盛不远了。“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在“文革”灾难时期,有一些人就是靠这样的文化信念坚强地活了下来。中国人的忍耐性、生命的韧性,非常像植物——鲁迅写《野草》,实际上是写中国人的精神。
    以开放的态度看世界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千秋、互有短长。有长必有短,有利必有弊。我们的循环观否认突变,强调经验和秩序,“天不变,道亦不变”。中国历史上盛衰治乱,反复变荡,不比西方少,但解释这种动乱的原因,传统史家不从制度上检讨,也不检讨我们的意识形态,多强调道德人心的绝对性——人心不古、道德沦丧,官不像官,民不像民,就判断危机已近,知识分子开始声嘶力竭地呼喊;呼喊、改革都不济事,每况而愈下,民众就造反,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周而复始.所以中国传统史学的核心是道德史观,君子、清官、好皇帝——小人、贪官、暴君对立的两面,构成了史书叙述的主体。教育我们的,就是要维护现有的道德秩序,把希望寄托在出现好皇帝、清官上头,仰望星空,耐心等待天才降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这样的史观在今天的一些历史影视和历史小说里仍在延续,津津乐道,把陈腐当作新奇,我只能说一声:遗憾。
    西方的史观也有过这样的阶段,但进到向现代社会转型时,他们把研究的重心从“英雄”转移到经济发展、社会规则的考察上来(经济学、社会学兴起);把“人”的研究从精英转移到大众对精英的制约上来(政治学兴起)一发展的理沦、制度分析的理论帮助史学家完成了从旧史学向新史学的变革。因此,中国的新史学必须从西方的社会理论中汲取资源,借鉴别人的经验。
    近几年来,西潮又一次东来,在思想文化领域,新概念、新话语层出不穷,转换之快,目不暇接。现代性还在无休止地争论,后现代已经登场。我觉得,我们应该以健康的心态对待这种变化。
    一种新的概念,新的话语,往往代表着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新的观察视角。例如,现代社会理论中的结构主义,就是对那种以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