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
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
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试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
试论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
最新热门    
 
试论明清东南沿海海洋经济模式的演迁

时间:2009-7-24 13:51:29  来源:不详
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来适应。明清时期的海洋环境让东南沿海渔民改变了其固有的一些东西,也让他们在这种环境面前为自我生存、自我满足而创造了多种的选择。适应的过程中有妥协,又有反抗,这其中包含着艰辛,也包含着创造。

  如果说,渔民在当时的海洋环境中产生了多元化的转变,那么私人海上贸易则是反抗政府政策的直接行动。

  与郑和下西洋同时,原本具有合法性的私人海上贸易被朝廷视为非法。但沿海人民并没有因政府禁令而驻足,他们逐渐地适应了这种环境,或者利用上层官僚对"海禁"和"通商"的不同选择带来的时禁时通的机会,或者利用政府在实际操作中带来的漏洞继续赚取自己的利益,甚或公然采取反对政府的暴力行动。即使适应得艰辛,却有不少人加入,政府的禁令在沿海人们的反抗中终于没有达到本来的目的。

  明中叶以后,各阶层投身于违法的海上贸易已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的一种风气。在上海,"凡远近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城东门外舢舻相接,帆樯比栉"。"第今东南隐患,又不但此,顷抚臣奏言;闽地斥卤荛确,田不供食,以海为生,以津为家者十九也。"[8]明人郑晓说:明中叶东南地区的"相率入海"者的身份,有凶徒、逃犯、被罢免的官吏、僧侣、失业者、不得志的书生等,因意愿不能得逞者"皆为之奸细,为之乡道(向导)"[9]。这些人中,不仅有一般贫民百姓、流氓棍徒等失意之八,更有许多富家地主、巨姓大族,他们禁不起海上贸易中高额利润的诱惑,纷纷投资于这一新兴行业。顾炎武曾说:"滨海之民,惟利是视,走死地如鹜,往往至岛外瓯脱之地。"[10]"明正德年间豪民私造巨舶扬帆外国,交易射利。"[11]可见,东南沿海私人海上贸易已充分渗透到各个阶层。在这些阶层中,官僚阶层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政策经常在他们那里被执行得百种千样。士绅阶层不仅作为私人海上贸易的参加者,更作为其庇护者,私人海上贸易由此取得了一条便利发展的渠道。

  在陆上,乡族作为一个集体起着对同乡人的保护作用。在海上,散商们也会根据实力大小、资金多少形成一个集体来共同对付遇到的难题。明中叶,闽南改变以往被动、消极地从事经济活动的受朝贡贸易支配的态度,以自由商人的姿态积极进行贸易,并组成集体谋求生存。抑或由有钱人出资,雇佣贫民进行海外贸易。一只商船,依附的商贩数以百计,"皆为四方萍聚雾散之徒"。这些商贩或小民一方面要受船主压迫,一方面又要依赖于船主。船主以其豪富势家的特殊地位可以给予散商、小民从事贸易活动以帮助和庇护,而船主也可以依靠散商、小民的海贸活动而免去海上风险,又可获利。船上雇佣技术分工尤为详细:"每条海船除船主之外,手下有财副一人,作为船主的副手,又有总管一人,统理船中的事务,代船主传呼,负责战斗用器的称直库,上樯桅了望观察的叫阿班"……[12]船上安排详尽,且有武器,也有负责了望的,可见众商已安排了怎样对付官兵追击或海上被抢的方法,以求自保。除自身采取武装自卫外,船主还尽量依仗豪富大族的庇护来开展海上贸易活动。明代《筹海图编》中就说:漳泉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大多依仗着著姓宦族在背后的支持。当外国商船停泊在近郊时,就张挂着这些人的旗号与之交易,任何人都无奈其何。若将这些异物奇货运往其他地区,甚至有借用其关文,役使官吏差夫护送出境直达京城的情况"[13]。可见散商们组成集体,一方面倘若船主已役使了官吏,形成集体也可对付除官吏外的压力,而他们与船主之间的微妙关系则在他们共同对付外力时体现出来。为了共同的利益,险恶的海上环境、恶劣的社会环境使不同阶层的人们形成合力,共同应付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迁。

  除去险恶的海洋自然环境不说,如果单说当时的社会环境,要使自己便利地获取利润,一条有效的途径是贿赂。在权力与金钱交易中,沿海商民纷纷冲破政府禁令,利用自己买来的机会进行着求利行为。商民能获此机会,与政府下属官员对金钱的贪欲有关。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也提到官商之间受贿与纳贿的心态:"自纪夷肆掠,洋船不通,海禁日严,民生憔悴。一伙豪右奸民倚借势官,结纳游总官兵,或假给东粤高州、阎省福州及苏杭买卖文引,载货物出外海……禁愈急而豪右出没愈神,法愈严而衙役卖放更饱,且恐此辈营生无路,东奔西窜如李旦、黄明佐之俦?仍走夷乡,代为画策,更可虑也。"[14]纳贿者为谋求高额利润而纳贿,受贿者也觉得可息事宁人,为自己受贿寻到了借口。但无论如何,纳贿和受贿都得承担巨大的风险,因而并非每个商民都乐于纳贿。一些商民为了把这笔钱省下,宁可冒险采取其他方式。再者,要想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自身形成一股海上势力可以成为长远的保护自我之策,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