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目标
宋代东南与西北市场差异
金代食盐业的经营体制
清代中期(公元1726—1
再论金代的忠孝军
关于金代东北与中亚关系
浅谈辽宋金代的天地山川
隋代东北亚形势和炀帝耀
金代花帽军初探
金代修史制度与史官特点
最新热门    
 
金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地区开发

时间:2009-7-24 13:52:08  来源:不详
bsp;林右旗宝日勿苏镇老房身村发现金代大犁铧、小犁铧、犁镜、锄型器、锄钩、锄板、镰 ,从这些农具的形制看,与黑龙江肇东县八里城、辽宁绥中县城后村、新民县前当地铺、吉 林集安县钟家村等金代遗址发现的农具基本一致[32],都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辽西之外北京路其他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强度都不如前朝。如大定府一带原奚人居住区, 本是辽代塞外经济发展程度最好的地方,金代国家政治中心由西拉木伦河流域转向阿什河流 域 后,傍海道成为南北来往的主要通道,原来联系塞北与中原地区交通的大定府一线失去原有 的区位优势,经济地位亦随之下降。金前期虽曾将奚人六猛安“徙居咸平、临潢、泰州”等 地,而将女真人迁至奚地,但这样的迁移主要是出自于政治上的考虑,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并 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与辽代相比,北京路临潢府一带的农业生产最显低落。金初省去辽12行政州、16头下州、3 1县的建置,曾一度设置临潢府路(后并入北京路),临潢府路辖境与辽上京道的核心区域基 本相似,路下只置3州府,即临潢府、庆州、泰州,下辖7县。金对临潢府一带州县的省并是 经过一番考虑的,被省并的或与辽祖先传说有关,或是祖先的重要活动地点,或是祖陵所在 地。这些地方并不是发展农业生产最有利的地方,如永州、龙化州均在沙碛之中。通过这样 一番省并,使农业开垦区更向临潢府附近集中。州县数额削减,人口与劳动力也相应减少。 辽代以临潢府为核心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农垦区,仅农业人口就有50万左右,而金代包括非农 业人口在内的全部人口也不过42万。人口锐减必然影响土地开垦量,并造成农业生产衰落。 而农业生产衰落使人们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差,因此在金代文献中屡屡见到赈济临潢饥民 的记载。大定三年(1163年)金遭遇饥荒,世宗诏令“临潢汉民逐食于会宁府、济、信等州” [ 11]。临潢府一带的汉民是从事农耕生产的主要农业人口,饥荒发生后,附近地区的收成都 同样不景气,才被迫令这里的农民到数百里之外的会宁府去觅食,可见这里的农业生产水平 是较差的。大定九年又逢饥荒,朝廷再次诏令,赈临潢等地猛安、谋克户。[11]即使是在正 常年份,临潢府的居民也常自给不足,所欠粮食需“藉北京等路商贩给之”,倘因粮价昂贵 等原因未能按正常期限运来粮食,则一些“饥饿之徒”往往会聚众滋事,甚至做出“杀太尉 马,毁太府瓜果,出忿怨言起而为乱”的激烈举动。[33](《董师中传》)
  劳动力减少本来已经滞缓了农业发展进程,大量非农业性的劳役又进一步干扰了正常的农 业生产。明昌四年(1193年),大理卿董师中曾上疏道:临潢一带“民有养马签军挑壕之役, 财力大困,流移未复,米价甚贵”。[33](《董师中传》)由此可知,临潢诸路的百姓主要困 于三样重役,这就是养马、签军和挑壕,在这些重役的压力下,不但当地财力大困,而且也 不断造成人口流移。
  所谓养马是朝廷将国家官马的牧养地设在这里,辽代上京道即设有牧场,金袭辽制,初有 五群牧所,世宗时改置为七,除合鲁碗、耶鲁碗两群牧所在临潢、泰州以及大定府武平县境 外 [34](《岳志》),大多群牧所的设置地点已不可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临潢一带应占很 大的比重。女真语称群牧所为“乌古鲁”,提控诸乌古鲁是主管群牧的主要官员。明昌四年 (1193年)以庆州刺史石扶员兼任此职,庆州位在临潢府附近,以庆州刺史兼此职,可以说明 群牧所在临潢路内最为集中,否则就不会形成如此兼职之例了。大片官牧场的出现,不但占 用土地,而且需要调用劳动力,这一切必然要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签军则是金代的临时征兵制度,每遇军事征伐或边事,便下令签发青壮男子当兵。签发对 象不仅限于女真人,也包括其他民族,如《金史·兵志》中载“凡汉军,有事则签取于民, 事已则或亦放免”[34](《岳志》)。由于签军的对象都是壮年成丁男子,故往往由于大量劳 动力的签发,而影响农事。
  挑壕则是更甚于养马、签军的一项重役。金中期为了防御来自蒙古草原游牧民族的侵扰, 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一线修筑了长达万里的边壕。边壕是一项浩大、宏伟的工程,当时所 耗费的人力、物力是十分巨大的。临潢诸路邻近边壕,无论人,还是物的征发,都是最繁重 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
  本来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