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始皇帝之死与三头政治—
最新热门    
 
晋恭帝之死和刘裕的顾命大臣

时间:2009-7-24 13:55:33  来源:不详
务,一断之义康”[98]。这里浸透了高门甲族的悲哀,也反映了他们的没落无能,历史规律就是这样无情地开辟自己的道路的。
  现在让我们附带看一下檀道济的下场。
  《宋书·谢晦传》:“及太祖将行诛,王华之徒咸云道济不可信”,然文帝却“诏道济入朝,授之以众,委之西讨”。王华之徒不知檀道济早已暗中归顺,特别是他有卓越军事才能,非他不能敌谢晦(很可能是文帝、王弘先争取了檀道济,方敢杀徐、傅,讨谢晦的),杀了他怎么能行呢?果然,在西讨中,宋文帝的心腹大将到彦之稍战即败,檀道济继至,由于威望素著,谢晦军队一听说他到来,“人情凶惧,遂不战自溃”[99]。这件事本身就表明宋文帝、王弘高出王华之徒一筹。如果杀了檀道济,元嘉历史也许要向另一方向发展了。
  平谢晦之后的十年里,在南北对峙中檀道济又屡败北魏军队,为刘宋王朝效尽犬马之劳。
  但刘宋王朝进一步得到巩固之后,檀道济的历史作用也完成了,元嘉十三年(436),连同诸子及心腹一并被处死。其原因除了彭城王义康和刘湛的构陷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文帝这时连年寝疾,害怕死后无人控制,檀道济会行篡夺。至于当年参与废杀少帝、义真一事,文帝在诛檀道济诏中虽未明确列入,但却提到“檀道济阶缘时幸,荷恩在昔,……曾不感佩殊遇,思答万分,乃空怀疑贰,履霜日久。元嘉以来,猜阻滋结……”[100]。所谓“空怀疑贰”、“猜阻滋结”,恐怕不完全是捕风捉影之词。刘裕的顾命大臣共四人,三个已处决,檀道济事先又参与了各项谋划及行动,尽管后来立功,但无论如何很难不忐忑不安的;即便本人不以为意,妻子、左右腹心也不能不忧虑,而形成一股“疑贰”之势力,使宋文帝、刘氏皇族“疑畏之”[101],最后导致下决心除掉他。
  檀道济的下场,可以说是徐羡之等三人被杀的余波。只不过这次杀害,主要已不是出于高级士族的挑拨、陷害,而是进一步巩固了统治的刘氏皇族自己的意思,是属于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性质。从此再没有一个异姓大臣、高级士族的权力、威望能威胁刘宋王朝,于是以宋文帝与彭城王义康的矛盾为起点,统治集团间的斗争主要转到君主与皇族、皇族与皇族之间进行了。

  最后,还要明确一个问题,尽管经过东晋末年以来的动荡,低级士族与高级士族的多次较量,低级士族出身的刘氏代替了司马氏为帝,巩固了统治,但刘宋王朝的阶级本质和东晋王朝比起来,仍基本相同,即都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专政;并且同样由士族地主特别是高级士族垄断统治大权,着重保护高级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只不过士族地主特别高级士族的构成上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即一些原来的寒门变成士族,一些原来的低级士族升为皇族和高级士族[102]。这些新成员的加入,多多少少延缓了封建士族地主的腐朽过程,给王朝的政策注入了一些活力,这些都有利于南朝社会生产的发展。


[1] 主要为刘裕推翻桓玄楚朝,刘裕消灭刘毅及司马休之,刘裕代晋杀晋恭帝,徐羡之等人废杀宋少帝,宋文帝杀徐羡之等三人,以后又杀檀道济。
[2] 刘裕出身参看拙作《刘裕门第考》,载《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3]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三。
[4]王夫之:《谈通鉴论》卷十五宋武帝之二。
[5]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五四“宋武帝胜魏晋”条。
[6]王夫之:《谈通鉴论》卷十五宋武帝之二。
[7]唐长孺:《门阀的形成及其衰落》,载《武汉大学学报》1959年第8期。
[8]《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注引《魏氏春秋》。
[9]见《三国志·魏书》卷十《贾诩传》,以及卷十三之《华歆传》、《王朗传》。
[10]《三国志·魏书》卷十《贾诩传》。
[11]《世说新语》卷上德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条。
[12]如《三国志·魏书》卷十《荀彧传》,抛弃名门袁绍,投奔曹操;卷十一《张范传》,祖、父两代均汉三公,范与弟承均拒袁术而归曹操。又弘农杨彪虽拒仕魏朝,但其子杨修很早已成为曹植羽翼,见卷十九《陈思王植传》。
[13]《三国志·魏书》卷十三《钟繇传》。
[14]《世说新语》卷中方正“魏文帝受禅”条。
[15]参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281页。又《三国志·魏书》卷一《武帝纪》建安二十四年注引《魏略》,陈群早已劝曹操受禅,亦其一证。
[16]以上参《三国志·魏书》卷九之《曹仁传》、《曹真传》、《夏侯惇附子楙传》、《夏侯尚传》,以及卷十八《许褚传》。
[17]《三国志·魏书

 << 上一页  [11] [12] [13] [1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