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河南周口探索文物勘探管
河南文物资源保护和利用
河南墓葬壁画保护状况调
河南博物院的古乐陈列
周口店 是资源,不是负
 新中国河南考古第一人
五十年开拓进取   新世
河南荥阳胡村发现晚商贵
彩图说明──图19 河南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最新热门    
 
河南周口迄今发现的裴李岗、仰韶文化初探

时间:2009-7-24 13:55:54  来源:不详
状,足根有一道刻画印的附加堆纹,有些足根要有两个指窝。Ⅱ式呈宽扁形,正面中部有凹槽。彩陶发现有红彩,图案不清。这些器物同下层所出土的器物有所区别,应为晚于裴李岗文化而早于下面所谈的仰韶文化早期遗物。
 
    这里发现的石磨盘同郑州南阳寨的石磨盘一致。小口双耳壶同新郑裴李岗Ⅰ式壶相同。大口深腹罐同裴李岗Ⅱ式接近。罐形鼎同裴李岗Ⅰ式鼎比较相似,应属于裴李岗文化。后高老家遗址裴李岗文化压在仰韶文化之下,证明裴李岗文化早于仰韶文化,也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
 
    最近几年新发现的其他遗址有:西华泥土店遗址,早期地层中出土有夹砂陶片,红陶三足鼎,三足钵等。商水扶苏遗址附近窑场起土过程中,出土有夹砂褐陶片、夹蚌灰陶片、石盘磨、石磨棒、鞋底形石铲等器物。商周高速公路周口段商水张庄乡河湾村附近,通过文物勘探发现有一裴李岗文化遗址,距现地表面2米以下,文化层厚度4—2.5米不等,上层为商周文化,中层为仰韶文化,下层为裴李岗文化,下层出土夹砂、夹蚌褐陶片、红陶鼎足等,陶片块小,火候极低,具有典型的裴李岗文化特征,其他像郸城、淮阳、太康等地也偶尔发现有裴李岗文化特征的陶片等,由于没有进行详细的调查,具体范围厚度不清。

三、仰韶文化
    目前,全市共发现仰韶文化遗址21处。除周口市烟草公司仓库进行简单的试掘外,其他都进行了考古调查。笔者同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赵芝荃先生把这些遗址划分为早晚两期的意见。属于早期的遗址9处,有西华商高宗陵、小白庄、泥土店、商水马村、良台寺、河湾、扶沟支亭、太康方城、周口市烟草公司仓库。属于晚期的遗址9处,有西华商高宗陵、南柳城、小白庄、瓦屋赵、榆树王、商水范台庙、胡庄、淮阳王禅冢和郸城段寨。西华的小白庄、瓦屋赵遗址和太康方城同上述晚期遗址有所不同,含较多的其他文化因素。
 
    早期遗址:这里仰韶文化早期的遗址均靠近河流,附近地势较高,为岗丘形状的遗址,有的除了包括有仰韶文化的遗存以外,还有其他时代的文化遗存。这种岗丘形状的遗址是当时人们为了防御洪水的侵泛所选择的高岗住址,经过长期居住而形成的。一般略高于地面,文化层1—2米,有些遗址人为破坏严重,仅剩一小部分或仅能在地面采集一些遗物。方城和马村遗址发现有房基、圆形和不规则形灰坑、大量的烧土块。发现的动物骨骼种类有:马、猪、狗、鸡、鹿角,鹿角数量众多,且每个遗址都有发现。生产工具以石斧常见,石铲较少。石斧形制相同,大小不一,刃部较宽且磨光。
 
    早期的陶器,正如《河南周口地区考古调查简报》一文中所描述的“陶质分夹蚌屑褐陶、夹砂褐陶、泥质橙黄陶、磨光红陶、泥质红黄褐陶、泥质红黄陶和泥质夹砂陶等种,夹蚌屑或褐陶为土褐色,包含蚌屑或砂粒较多,用于炊器类,泥质橙黄陶数量较多,制陶火候较低,陶片易粉碎,磨光红陶用于壶、盉器类”。这些器物以素面和磨光为多,纹饰有弦纹、麻点纹和附加堆纹。彩陶少见,一般多棕红彩和白衣褐彩。纹饰有网纹、圆点纹和弧线三角纹,常施于壶、盆等泥质陶的外壁上部,有的钵口沿施一周红彩。常见的器物有鼎、罐、钵、盆、壶、盘、盉、杯等。
 
    鼎分罐形和釜形,鼎足有锥状和圆柱状。锥状足剖面为椭圆形,正面有凹槽,圆柱状足顶端有一周辐射状长指甲纹,或施一条附加堆纹;深腹罐有敞口直壁或敛口圆腹,有的小口圆肩;盆皆大口,分两式,I式宽平沿,浅腹,I式窄沿,深腹直壁,钵分直口和敛口,大小不一;盘大浅腹,高柄杯鼓腹,肩有篦点纹。
 
    仰韶早期的罐形鼎与淅川下王岗早二期鼎相同。釜形鼎与庙底沟仰韶文化陶鼎、郑州大河村二期I式鼎相似。常见的圆锥状外刻凹槽、断面为椭圆形的鼎足与大河村一期、荥阳点军台遗址的鼎足完全相同。敛口钵接近下王岗早一期的陶钵。主要绘于盆、壶上部的白衣黑色或棕色的弧线、圆点纹彩陶花纹,同大河村一、二期情况相同,钵口沿施一周红彩也是大河村一、二期常见的现象。因此,这里的仰韶早期遗址相当于大河村一、二期或下王岗早一、早二期,应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晚期遗址中发现有房基、灰坑等,生产工具发现不多,大体与早期相同,唯陶纺轮数量增加。采集的陶器与早期相比,夹砂和夹蚌屑红陶减少,泥质和夹砂灰陶数量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