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
苏联解体的民心因素分析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与苏联
抗战时期苏联对华的三次
中苏关系与中国的援越抗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与中
部落联盟模式与希腊罗马
前苏联的“民主化”改革
从苏联到俄罗斯:崩溃的
苏德战争初期和苏联经济
最新热门    
 
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

时间:2009-7-24 13:56:04  来源:不详
国仁川登陆以前,苏联对朝鲜战争采取的是非常积极的方针,这一点是十分明确的。同样十分明确的是,斯大林支持北朝鲜取得战争胜利的限度是莫斯科不能公开和直接卷入这场冲突。
     
    朝鲜战争的爆发并没有引起中国政府的特别重视,全国范围内的工作重心也没有因此而转移。6月30日,即美国决定全面介入朝鲜战争的当天,中国颁布了土地改革,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同一天,中央复员委员会按照预定计划,下达了由毛泽东和周恩来共同签署的《军委、政务院关于1950年复员工作的决定》,正式开始了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复员工作。 甚至解放台湾的军事计划也没有因为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而立即放弃。 显然,在战争爆发之初,中国领导人的注意力尚未转移到朝鲜问题上来。美国全面卷入朝鲜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重视朝鲜战局问题,并进行了军事方面的部署。7月7日和10日中央军委会议作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拟抽调4个军、3个炮兵师和3个空军团共25万5千人组成东北边防军,限8月5日前在东北集结。 
     
    随着朝鲜局势的变化,中国领导人的忧虑也在加深。8月4日,即朝鲜人民军进攻受阻,美韩釜山防御战线已经稳定下来的时候,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不能不帮,必须帮,用志愿军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周恩来也说:“如果美帝将北朝鲜压下去,则对和平不利,其气焰就会高涨起来。要争取胜利,一定要加上中国的因素,中国的因素加上去后,可能引起国际上的变化。我们不能不有此远大设想。” 8月5日毛泽东即给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发电,指示:“边防军各部现已集中,8月内可能没有作战任务,但应准备于9月上旬能作战”。“各部于本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命出动作战”。8月18日又电告高岗:“边防军完成训练及其他准备工作的时间可延长至9月底,请你加紧督促,务在9月30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鉴于形势日趋复杂,从8月底到9月初,中国又大规模调整军事战略部署。毛泽东考虑要在东北已集中4个军的基础上,再增加8个军。 8月25日周恩来在第47次政务会议上谈到朝鲜战争拖长的可能性增加了。8月26日周恩来在第二次国防会议上又提出要把对朝鲜的援助“看作是重要的国际斗争问题”,要设想战争的长期化,要考虑到出国作战的问题,“如果出国作战的话,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 
     
    根据俄国的档案材料,中国出兵朝鲜的问题在7月初就已经提出来了。巴加诺夫引证7月2日苏联驻华大使罗申给莫斯科的电报说,周恩来在与苏联大使罗申的谈话中抱怨北朝鲜人对美国进行军事干涉的可能性估计不足,忽视了毛泽东早在1949年和1950年5月就提出的警告。周恩来还传达了毛泽东对北朝鲜人的建议:鉴于美国军队可能在仁川登陆,要在仁川后方建立一条坚强的防线。会谈中,周恩来答应如果美国人越过三八线,中国军队将装扮成朝鲜人进行抵抗,还说中国的3个军总计12万人已经集中在沈阳地区。 这些情况表明中国领导人已经非常关注朝鲜的战局,并有了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的准备。但如果由此得出中国在战争初期就决定派军队参加朝鲜战争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对比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很可能是斯大林对中国没有对朝鲜战争作出积极反应表示出了不满,因而要罗申探询中国的态度。 而周恩来关于中国已经在东北集中了3个军的说法显然是在应付斯大林,因为当时中国政府关于这方面的部署还未付诸实施。此外,周恩来还提出了中国出兵的先决条件——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而7月初的状况是北朝鲜军队正在大举进攻,根本就谈不上美国人越过三八线的问题。随着朝鲜局势的发展,中国领导人的确越来越关注战争形势的变化,并且表现出日益积极的态度。但这一时期中国的主要战略部署还是属于防御性质的,当时中国领导人对出兵朝鲜问题的考虑,总体说来,是从军事防御角度作最坏的打算,而不是已经确定的战略方针。
     
    9月15日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以后,朝鲜的局势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