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战场对莫斯科会战的影响

时间:2009-7-24 13:56:13  来源:不详
引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是世界反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的研究对中国战场和其他战场的关系限于泛泛而论,中国战场如何影响了其它战场的战事进程?中国战场对其它战场哪些决定性会战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比较具体的问题尚缺乏深入的探讨和有力的论证。另外,评价我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时,似有过分强调死亡人数的倾向,抗战死亡人数逐年加码,从2000万加至目前的3000万。一个国家的死亡人数固然同战争贡献存在着一定关系,但两者之间不一定构成必然关系。犹太人在二战中死亡600多万,但对反法西斯同盟的军事胜利几乎不起任何作用,那种认为死亡人数越多、贡献就越大的逻辑,事实证是不能成立的,我们应该避免陷入这样的思考误区。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7周年之际,笔者根据多年积累的一些资料和思考,对被西方某些学者认为是第二世界大战转折点的莫斯科会战进行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后,慎重地指出:中国战场对苏联取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发挥了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中国抗战使苏联彻底摆脱了必败的战略态势
从欧亚大战略角度看,当中国抗战进入1941年时,日本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要迫使中国屈服就必需切断中国的外援通道,控制南中国海和滇缅国际公路,这就势必拉长战线,延长时间。日本终于意识到这是一场长期的作战,中国不是三个月就可以打下来的。而要进行长期作战,不控制东南亚的战略物资,特别是石油,是不能支撑下去的。是年七月,当美国实行对日本石油“禁运”时,日本本土的石油储存量仅能维持战时消费一年半,而要使中国屈服,日本陆军部最乐观的估计,还得持续三年。对日本来说,“油尽而退”自动回到“七七事变”前的状态是根本不予考虑的,除了把战争进行下去,日本别无选择。于是日本陷入了一连串灾难性因果关系组成的“死亡之旅”:要使中国屈服,就必须把战争进行下去,要使战争能够进行下去,就必须夺取东南亚的石油、橡胶和铁矿石等必需的战略物质,而东南亚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要夺得这些战争物资就必然卷入同美、英的战争。 日本参谋本部原来一直存在着“北进”和“南进”两派之争,“北进”派力主在时机成熟时进攻苏联,向西伯利亚方向扩张。“南进”派主张向东南亚扩张。就一般正常情况而言,苏联经过“十月革命”、内战、被波兰击败以及苏芬战争,比英、美弱得多,“北进”是个相对稳妥的扩张方案,“南进”则要同西方列强“硬碰”,十分冒险。1941年下半年,苏联在德国闪击下屡战屡败,大部主力被歼,首都莫斯科危在旦夕。如果日本在国家战略方向上选择了“北进”,定然会不顾《苏日中立条约》的约束,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一千载良机,配合希特勒德国出兵苏联远东地区(像战争末期的苏联不顾该条约的约束,加入对日本作战一样),日军陆军可穿越蒙古截断西伯利亚铁路,空军可以简易的前进机场来实施对乌拉尔以东、西伯利亚的后方重工业、军工生产地区的轰炸,日本强大的海军可以攻击苏联远东海岸线上的任意一点并实施登陆。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在战略上处于两个强国的两面夹击的态势下,则必败无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就是典型的例子,一战时的俄国和法国如果同德国“单挑”的话,根本不是对手。何况二战初期苏联远远不如一战时候的德国,怎经得住德国和日本的两面夹击?苏联同日本鉴定“互不侵犯条约”本身就说明它非常害怕陷于两面作战的绝境。西方研究苏德战场的权威学者、英国人艾伯特?西顿认为:“当然日本如果能在6月份也参加对苏战争,而不是在年底去攻打美国和英国,德国或许能在年底赢得胜利;……”(见《苏德战争》第244页)。
假如日本选择“北进”,一旦形成德、日夹击苏联的形势,美、英决不会像后来那样全力支持苏联,因为英、美的东南亚利益没有受损害,意识形态上又是死敌,假他人之手削弱苏联,何反对之有?尤其美国,最可能的选择是考虑同德、日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也会表面谴责对苏联的侵略,同时继续同日本做生意,大发横财。 毫无疑问,一个巨大的变数的突然出现——中国顽强抵抗、坚持抗战,使得欧亚战略格局发生完全出乎常规的变化,并造就了上述的形势:日本被迫放弃“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