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追寻历史自我遗失的秘密
参加 2004中意合作文物
 2003北京国际城市
以*追寻理想——青岛市
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
最新热门    
 
追寻“260年前北京知青”

时间:2009-7-24 13:56:33  来源:不详
  形势迫使清政府别辟途径,作出决定:将在京的闲散八旗移驻东北。 

  大学士查郎是清廷派出的第一位勘察者,他的目标是向北,寻查一个可供闲散旗人耕屯的地方。查郎于乾隆六年(1741年)出发,他寻觅到的地方,即是松花江右岸拉林河与阿什河流域的拉林阿勒楚喀地区。就在这一年,清廷开始筹备移民事宜。 

  次年春,朝廷又派了一名户部侍郎前往该地区,与地方官员一道负责移驻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划拨土地、派当地旗丁代垦、建造房屋、挖井掘泉、打造家具碾磨等。准备工作竟然整整做了三年。 

  乾隆九年,第一批北迁的京旗“苏拉”终于出发了。 

  据史料载,当时规定:在京旗人闲散者,哥仨者来二,哥俩者来一,即家有三兄弟者须走两人,家有两兄弟者须走一人。调拨北京闲散旗人到拉林阿勒楚喀,朝廷意在使这些八旗青年到满族的发祥地学习农业和练习国语(指满语)、骑射、恢复本民族旧俗,如此,既能解决旗人的生计问题,又可延续国祚,因此堪称为朝廷实施的一件带有战略意义的大举动。据说,当时政策很优惠,每人给300亩土地,还给盘缠、车马,给盖房子、种子、牛、农具、零用钱,免赋税。 

  因为这些八旗子弟不会种地,当地又天寒地冻条件艰苦,很多人难以适应,逃回京城。于是朝廷采取了进一步政策:一是让他们带家眷去,二是对逃回者抓到要杀头。 

  现定居拉林的京旗人后代关鹏书还提供了这样一种家族传说,据说当时朝廷准许旗民圈地,俗称“跑马占荒”,方是,规定一定的时间,指定一个地点,给你一匹快马,让你从一个指定的地点出发,跑上一圈,所圈占的土地或山林或草地就归你所有。圈地的另外一种方法叫“一箭之地”,方法是选好你要圈占的地块,在这块土地的边沿上选好一个点,给你一张弓,叫你往前方和右方各射一箭,然后在两箭头的着地点取成一个方形地块,这块土地就归你所有了。 

  首批北迁的八旗子弟用十年时间向朝廷展示了移民屯垦的初步成功。看来这一信息令朝廷鼓舞。乾隆十九年,朝廷作出计划:再派遣总数2000户八旗闲散子弟,前往拉林地区。在计划中,这2000户将被分成数批派遣,从乾隆二十一年到二十七年,每批500名。结果是,离规定的年限还有三年,移民计划就提前完成了。 

“京旗文化”至今遗存在北疆

  当年那些迁往东北的京城旗人后代们,他们现在北疆的白山黑水之间生活得怎么样呢? 

  据介绍,五常市拉林满族镇是哈尔滨南部的第一大镇,全镇行政区划为5个街道办事处、24个居民委、13个村、74个屯,总人口6万人,其中满族人口37000人,占61.7%。农业生产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以谷类、豆类、蔬菜为主,养殖业以猪和家禽饲养为主。近年来,拉林镇通过发展二三产业,转移了大批剩余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已占劳动力总数的79%。 

  从2001年起,哈尔滨社科院组织专家,对分布在当年拉林阿勒楚喀地区的“京旗”满族村落进行了初步寻访调查,发现:虽然经历了两个半世纪的沧桑,这些当年北京旗人屯驻的村落布局、民族构成至今仍基本保持着原貌,而且民风民俗也保留着浓重的京旗色彩。 

  据考察,其村落布局总体可分为四大板块,俗称东、南、西、北“四大旗”,旗屯均按行军布阵形式坐落,每旗又分为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8个旗屯,这是开始时的“京旗32屯”建置,后来随着旗民的增多,每个旗屯又分为头屯、二屯或三屯等。 

  据初步调查,在拉林地区共发现各类有珍贵价值的历史文物3000多件,具有民族特色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近万件,同京旗移民有关的遗址和古建筑60余处,石刻、碑碣近百件。此外,这里还保存着大量鲜活的口碑资料,既包括日常生活的风俗、规矩和口语中的许多满语词汇,也包括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创作。 

  这里发现的文物中,有一些被认为“价值无法估量”。如三册纸质已变黄发脆的满文《宗谱遗录》就让国内外许多专家们目睹后惊叹不已。这份《宗谱遗录》诞生于满族入关前,后被主人从沈阳带到北京,最后又从北京带到拉林,辗转周折,百难幸存,历经三百多年竟完好无损!又如镶白旗人赫舍里氏先祖带来的家史资料和遗物近30件,其中有雕制精美的红木“祖宗匣子”,飞龙纹饰,确乃“康乾盛世”之物,而三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