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
对欧洲扩张历史的再思考
最新热门    
 
追寻历史自我遗失的秘密

时间:2009-7-24 13:50:28  来源:不详
一、 历史自我遗失的后现代诠释
后现代主义攻击史学的主要对象是历史编撰学(Historiography)的理论和实践及其他相关的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尽管及至目前国内对于后现代主义采取坐观的态度,但是其众多观点却已经实实在在地呈现于我们的面前,令我们不得不对此采取必要的措施。因此在西方的历史哲学界里,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倾向于认为历史是不客观的,像海登·怀特(Hayden White)的著作《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一出版即成为最重要的后现代史学理论作品之一。他们指出:只有在海登·怀特的著作《元史学》出版之后,语言的、叙述主义的历史哲学才显露出它的真实面貌。[1]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正统历史学家为了反驳后现代主义,或者采取如劳伦斯·斯通(Lawrence Stone)的那种认为历史学与历史真相之间是老调重弹的冷处理策略;或者采取如克里斯多·诺理斯(Christopher Norris)和嘉伯瑞尔·施比格尔(Gabrielle Spiegel)那种既接受其一些理论与观点,又在关键问题上指出历史学的特别之处,尤其是强调历史叙述与文学想象之间的不同。[2]事实上,对后现代主义作出回应的中方历史学家或者追随前者或者追随后者对其进行批判,但皆没有以中国的眼光和视域去作出自己的评判,而是做一些考据式的工作。[3]其实一方面反对“西方中心论”,另一方面又反对如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倡导的“东方主义”,站在中国中心观(China Centered)的立场上(这无疑就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有益的成果)来揭橥传统历史的缺陷就成为一种正确的态度。由于怀特式的“文史合一论”颇能让人想起中国传统所谓“文史不分家”来,这或许是中国史学几千年来发展传统能够超越西方史学的“一线天”。本文试着以此思路来讨论历史自我遗失这个哲学个案,希能得到有益的成果。
一、      历史自我遗失的后现代诠释
著名史学家王杰在其《中国的历史哲学: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文中指出:我国的学者对中国历史哲学理论的研究较之西方历史哲学的研究,不但起步晚,而且几乎还是一块未加开垦的处女地。这种现状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是很不相称的,为此笔者认为,在对中国传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深化研究中,应给予中国历史哲学理论以应有的地位,加强对中国历史哲学理论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构筑中国历史哲学理论大厦。[4]其实,研究古代历史思想史固然重要,而能够在融合西方汲取传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建立自己原创性的历史哲学思想,在世界人文科学的理论园地中争得一席之地则更见重要,这也符合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要求。
就笔者现有的眼光看来,在兼容传统与外来文化的思想中开拓创新的典范的有像李泽厚[5]等,就文章主旨而言,本文主要就葛兆光的《思想史:既做加又做减法》[6]略作介绍。严格地说,葛先生的这篇文章属于思想史的范畴,但因《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的选编,再则思想与哲学本是相通的,因此其观点能得到史学理论工作者的借鉴和认同。有鉴于此,我们主要讨论他所提出的“减法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