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
对欧洲扩张历史的再思考
最新热门    
 
追寻历史自我遗失的秘密

时间:2009-7-24 13:50:28  来源:不详
都具有同等价值,属于同一时代的。[9]因而,他的系谱学也是开放性的,不存在明显的开始也不希图明确的未来或结尾;其二,为使其观点能够避免包容一切,不断延续及合理性,认为“系谱学”代替“历史”的优点在于地方性、断裂性、不合理性及不系统性;其三,为防止使得历史成为一种权力欺压另一种权力的工具,认为“系谱学”应不含任何价值判断,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就像编年史一样将过去平白无故的呈现出来。编年史,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一切历史当其不再是思想而只是用抽象的字句记录下来时,它就变成了编年史,尽管那些字句一度是具体的各有表现力的……甚至历史也会变成我们现在倾向于把它当作编年史去读的东西。[10]福柯的三部名作恰是这种理论的结果,[11]但是认为其其作品真的就不含价值判断则显失正确。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历史自我遗失的原因在于那些被减去的思想处于知识权力之外,即史学集权化(totalizing)和宰制性(dominating)的结果。这样我们已经在理论层面上熟悉了历史自我遗失的后现代解释,继而我们试着从资讯层面上(即实际的层面,平常所说的信息的层面)来看看后现代的观点。一般说来,一种文化的背后总有一种历史观相扶携,而文化又常常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让·布希亚(Jean Bandrillard)是后现代的社会理论家,他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新的现象有着系统的分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他深刻地认识到当前社会、文化象征的交换已经取代了产品的交换,现在人们所谓的交换,其目的不是为了生产,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当代社会资讯业蓬勃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性质和结构,特别是资讯(message)传递的重要性已经有一种替代生产重要性的趋势。遍地的电脑化、资讯的处理与分送、媒体的发达及电信网络的普及等现象,使他确信只有采用“内爆”( implosion )和“拟象”(simulation)等来形容。这样,“符号”(signs)成了人们生活关键的一部分,甚至于像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rrirer )这样的理论家认为“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animal symbolicum)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12]布希亚也取得了类似的结论:现象与“拟象”之间的区别由于资讯的大量涌现已经被“内爆”了,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样产生的结果是人们无法认识自己周围的环境并洞悉它的意蕴。的确,资讯社会所带来的历史感的消失,已经使人们无法厘清历史演变的脉络。人们越来越感到一切都是在重复,没有新意,从而丧失了对未来的期待。[13]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感的消失导致历史中的许多东西被湮没在正统历史记录之外。
当代社会的快速变化表现在资讯和知识在电脑网络上的快速流动,就像当代音乐发展一样,摇滚乐、周杰伦为代表的流行音乐等音乐流派,不再遵循音乐本身的节奏,而是变得很快,让人沉醉在巨大的音流中,被它吸引和融化,这里每个事件都获得一种相对的独立性,不再按照原来的时间顺序。人们对于“暂时性”(temporality)充满期待,而对于时间及关于现代历史哲学“后设叙述”的历史的终点则弃之不顾。
这种现象在阅读中表现为“读图时代”的到来,拟想得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结局固然不能得到,反而宰制了人们的思维,使得所有的读图者形成整齐划一的印象。其实这种媒体高度发达的社会的确丢失了很多的东西,就思想而言,失落的世界也许比存在的世界更为丰富,更为精彩。在此之前的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人只能以自身或其亲属朋友为主要传播媒介,这种交流及其有效性最大限度地被局限于交流双方所能接触的范围之内,因此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一方面是营造特定的社群和社区共享的情感空间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使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被对方认同并转化为行动的过程。然而,当今世界以跨国传媒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借助报纸、影视、广播和网络,使脱离自身的超距传播已经渐渐成为人类知识、信息、经验、感受传播与交流的主渠道。这一改变的结果是“知识因其具备地方性而拥有价值的传统格局遭到致命破坏,基于人际直接交往的可能性与频率,以地域区隔为屏障保证某个空间的公众拥有同样的知识和经验,因而能够分享同一种价值的历史已经彻底终结。”技术的发展与此超距传播能力的迅速提高,反过来刺激传媒企业无休止扩张欲望的急剧膨胀。而这些媒体抱着获得更多传播空间,增大传播与接受的有效性的目的,必然而且只能传递那些具有普世性的资讯。这就使得很多地区性的资讯被脱离于人们的视域之外。[14]
后现代理论家所发现的资讯时代因为历史感丢失问题导致的历史自我遗失与媒体统一强权下的丢失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虚无主义的丢失;而后者是在统一视域外的思想,更符合历史自我遗失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后者的遗失已经从一个侧面昭示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