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浅谈清末法律修订的政治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清末新政中的保守主义思
关于清末新政研究的几点
论清末版权法律文本的出
联邦模式与清末变局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政治策略与民初宪政的历
清末民国年间日本对华调
清末禁烟大臣与禁烟总局
最新热门    
 
清末民初地方自治主义的变迁

时间:2009-7-24 13:56:59  来源:不详
:“地方自治者,国之础石也。础不坚,则石不固。观五年来之现象,可以知之,今后当注全力于地方自治。”但从清末民初政治斗争的轨迹来看,政治家和地方军阀往往是在与中央作斗争时便祭起地方自治的法宝,一但推翻中央政府后,便开始向中央集权发展,逐步压制地方自治的空间,直至取缔地方自治。 
  
   民初的联省自治本是清末地方主义的延伸,它的出现有着特殊、复杂的政治背景和思想背景。清末西学东渐,西方宪政思想开始影响中国知识分子。戊戌变法失败后,像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维新人士纷纷避难海外,大量学生东渡日本求学,他们广泛接触明治维新后已经成熟起来的日本政治制度,了解英、美、法、瑞士的联邦政治和自由主义的宪政思想,把联邦主义的理论和国外的地方自治经验传播到国内,留学生、维新派、革命党人在自治理论研究和思想的传播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外来思想家中,卢梭对中国早期联邦思想的形成影响最大,梁启超1901年发表了《卢梭学案》,辛亥革命时,各省的独立运动便以梁启超介绍的卢梭思想做理论基础。美国学者杜威在应邀来华演讲时,把美国的联邦制度和美国的政治自由联系起来,认为这是完美的结合。胡适也有这种思想,大力宣传杜威的学说,这是对期待中国由地方自治起步逐渐实现宪政的人们的肯定和鼓励,使他们的奋斗有了目标。检阅民初报刊,从辛亥革命直到抗战前南京政府执政的十年里,介绍、研究、宣传地方自治、联邦主义、联省自治的文章多如牛毛,众多著名的学者、文人、政府官员、报刊编辑都写过这方面的文章,的确起到了舆论导向作用。但也应该看到,民初西方宪政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所造成的影响,主要还是在学术界和知识分子。联省自治的更实在原因,是袁世凯死后各省对北洋系武人把持下的中央政府的极度失望、对军阀连年内战的怨恨和无奈之举。尤其是当国民党以广东为基地公开讨伐北京政府之后,夹在南北之间的各省地方势力深怕战火烧到自己的地盘,在国宪未定、国家行宪之日无望的背景下,湖南首倡省宪,四川、浙江、广东、江苏、湖北、云南、贵州、广西也纷纷制定省宪,地方官吏、士绅协商联省自治,把保境安民建设乡梓视为力所能及的政事,他们图强自保,以苟活于军阀混战的乱世。


  
  北伐胜利后不久,南京国民政府便也开始在统一的旗帜下向中央集权发展。裁兵、币制改革、财政改革,一步步收回各省的自治权限,终于引起地方势力的强烈反弹,南京政府与广西、山西地方势力的摩擦和战争,重演了民初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斗争的历史。南京政府在内忧外患下再也无力用武力实现中央集权,终于向地方势力妥协,维持着一个地方仍享有很大自主权的外表上统一的中央政府。
  
  台湾学者胡春惠教授这本《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从清末地方主义形成的根源一直写到民初各省独立、自治直到联省自治的成因,史料丰富,广证博引,见识独到,解析透彻,是一本研究民初地方自治历史的极有份量的学术著作。本书在台湾出版多年后能在大陆出
版,弥补了这一学术领域的空白。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