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患难相恤:论中国民间的自治与扶贫

时间:2009-7-24 13:57:09  来源:不详
農村經濟之復興工作,樹一良好基礎。26 
  華洋義賑會最突出之處,是有組織、有計劃地推行信用合作社,把它作為救災扶貧的措施。信用合作社源於十九世紀中的德國,1846年時,德國作物欠收和飢荒,許爾志(Herman Schulze-Delitzsch)組織了一個合作經營的磨坊和麵包店,以特別優惠的價格向成員賣麵包。1850他又以這種精神組織了第一個信用合作社。另一個德國人,雷發巽(Friedrich Wilhelm Raiffeisen)於1864年成立了Heddesorf合作社,幫助德國農民購買農具、種子等。27 合作社是一種獨特的儲蓄機構,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為了幫助社員融資,以利創收。合作社的基本特點有四個:1、民主管理;2、每個成員有一票;3、董事會由成員選舉;4、自願參加。28 
  華洋義賑會辦合作社的信念也是基於自助互助的精神。「農民的事應該由農民自己去辦,別人替他們辦,絕對解決不了農民的痛苦。敝會提倡合作,自始就採取從旁協助的態度,絕對不派人到農村中替農民組社辦社。凡敝會指導下的合作社,都是各地農民自動組織起來的。」29 義賑會只是指導農民自行組織,自行管理。
  該會最早承認的合作社是民國十三年成立的淶水縣第一信用合作社。淶水縣在北京西北260里,婁村位於淶水縣的西北。全村居民三千多,三分之二不識字。李庭蘭是村人信任的領袖,民國九年旱災時與華洋義賑會委托辦理救災的淶水基督教會的美國人邵作德相識。通過邵作德的介紹,李庭蘭對信用合作制度產生興趣,並得到義賑會的大力指導。於是李庭蘭自動在婁村周圍三十里各村,組織居民160多人,正式成立了信用合作社。一年後因社員人數膨脹太甚,改成六個分所,各村設一分社。農民完全是自願的,而非外力強制的參加合作社。30
  合作社的創立過程分為申請、登記、承認三個階段。農民通過走親戚、趕集市、各社職員提倡、教會牧師傳布、閱覽合作訊息,產生動機之後,由發起人向該會通信請求指導,該會寄給印好的小冊子、空白章程和登記文件。然後各社向縣政府實業廳請求許可設立,縣裏批准後發給圖記,即成立登記。然後由該社理事向義賑會函報登記完成,並填具該會印制的承認請願書、社員一覽表、社員經濟調查表,提供印簽。義賑會收到以上材料後,每年定期派調查員調查,經過至少1次以上調查後,如認為可以承認,提交合作委辦會予以承認,發給該會證書。被承認的合作社,由義賑會每年派人調查,作成考成表,按24項標準打分,分成甲乙丙丁戊五等。再按考成等級和承認時間長短,作為決定放款額度的標準,自300元到3000元不等。合作社由創立到承認的過程很長,信力不堅和熱心不足會被自然淘汰。31
  合作社放款用途主要分為幾大類:一是購買種籽、食物、畜料或耕種;二是購買車輛、牲畜、修蓋房屋或置備用具;三是為償債;四是為社會上必需責任如婚喪等事;五是掘河渠堤、灌溉、排水等事;六是為經商或織布等事。
  義賑會協助合作社的底款,至民國二十一年底十年左右總數不過八萬餘元,然而該款的利用率很高。單對河北省各社放款十年中,數目達36萬元以上,且始終沒有呆帳,也沒有訴訟,只有幾百元由該會決定豁免。合作社大抵都有中農及貧農組織,其社員經濟狀況越平衡的合作社,其信用越高。上海、中國、金城三家銀行民國二十年左右,分別參加放款十萬、三萬、五萬,開創都市游餘資金向農村流動的新紀元。更重要的是,合作社帶動了農民自集資金的成長,歷年各社農民自集資金,在全部放款總數中都佔一定的比例。
  由於華洋義賑會畢竟只是一個私立救災機關,大範圍促成合作事業,必須有政府提供資金、法律等作為後盾。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後,陳果夫請薛仙舟草擬《全國合作化方案》。32內務部1930年公佈《農村合作社暫行規程》,1932年中央政治會議通過《合作社原則》,1934年國民政府公佈《合作社法》,加上政府的推動,鄉村建設運動的很多試驗區和團體也都積極推動,合作社急遽成長。33 
  合作社蘊育於1920年代的鄉村建設運動,它和朱熹創辦的社倉一樣,起於民間團體,發展經濟合作,恢復農業生產,進而實行農村公益等範圍更廣的自治,並非僅為解決一時之災。這一制度後來與國民政府地方自治改革融合,參與的機關團體無數,影響深遠,1937年因戰爭而中斷。34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