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中国转动世界——探寻世
从世界文化史看枢轴时代
全球化时代世界历史的重
拉瓦锡与近代化学革命
历史比较:探寻真正世界
略论古代世界的早期国家
统一新罗在东亚世界中的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
最新热门    
 
世界化学研究中心之形成及其转移的透视

时间:2009-7-24 13:57:37  来源:不详
>

    德国化学中心的形成,无疑还受益于其优秀浓厚的哲学氛围。在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之间的斗争中,这一时期德国哲学不仅在世界的本源问题对科学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在科学研究方法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19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更加显示出其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肖莱马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他从事化学研究的思想指南的第一人,因而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称为有机化学奠基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虽是战败国,但整个化学研究队伍没有太大的损失,从1921—1945年,共有25名化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德国占10名,虽然与其它任何一个国家相比,它在数字上都占绝对优势,但希特勒上台后,疯狂推行种族灭绝政策,造成大批优秀科学家流亡国外,严重破坏了科学发展的后劲。二战以后,1946—1960年间,共有21名化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德国3人,美国9人,英国6人,号称“头号获奖大国”的德国失去了这一殊荣,也表明世界化学研究中心已从德国转移到了美国。

    近代化学的产生与发展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体制、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的辩证关系。现代世界化学中心一直在美国,我们期望21世纪中国能成为世界教育的中心、科技的中心,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参考文献:

    ①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

    ② 姜国钧:“论教育中心转移与科技中心转移的关系”,《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2

    ③ w.f.bynum.e.j.browne.roy porter: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3.

    ④ 约瑟夫.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赵佳苓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⑤ 原 光雄:《近代化学的奠基者》,黄静译,科学再版社,1986.

    ⑥ 山冈望:《化学史传》,廖正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

    ⑦ 赵匡华:《化学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⑧ 刘家绪:《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⑨ 樊亢等:《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一),人民出版社1980.

    ⑩ 曹孚:《外国教育史》(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⑾ 刘知新:《化学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⑿ 纪素珍等:《中外科技史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⒀ 复旦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组:《欧洲哲学史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⒁ 林学俊:“从科学中心转移看科研组织形式的演变”,《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4

    ⒂ 陈青川:“近代德国化学研究领先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大学化学》,1999.2

    ⒃ 何法信:《化学史纲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