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内外”之际与“秩序”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犹太人:坚硬的族裔
清代的“家人”
清代臺灣地權分配與客家
客家与晚清民间结社
“内外”之际与“秩序”
儒家人文精神与全球化
政府·社会·博物馆人携
政府·社会·博物馆人携
最新热门    
 
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时间:2009-7-24 13:57:40  来源:不详
来历,中山大学潘汝瑶教授认为“啀”是客家人的自制字,它和中原人称第一人称“俺”是同音转换。从两字的字形来看,中原“人”在华北平原的“大田”上甩大力地耕耘,而赣闽粤的客家人祇能在崇山峻岭的山崖上艰难地耕耘。而“啀”和“俺”都是古汉语中“卬”字的俗字。《诗经•北风•匏有苦叶》诗:“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卬,我。”陆德明《释文》:“卬,五郎反。我也。”客家话的“啀”即由“卬”音变而来。可见,客家人的根在中原,老祖宗在中原。
    “祖宗言”,又是圣人言、圣贤言,这是一种客家传统、是一种客家精神,是一种客家文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客家话就是:“系一条裤头帯出门,要做赢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客家话就是:“蟾蜍啰,哆哆哆;唔读书,么老婆”。耕读传家,客家话就是:“穷人莫断猪,富人莫断书”。“太岁头上动土”,客家话就是:“老虎头上捉虱嫲”。“一下子发大财”,客家话就是:“一斗转唐山”。等等这些,都是客家人的向南迁徙、开拓进取、崇文尚武、团结奋斗的传统文化精神的具体表述。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祖宗言”,传统文化精神,绝对不能丢,可又不能固守。而必须对其中哪些是“是”,哪些是“非”,那些需要肯定和发扬,那些需要否定和摒弃,不断地去探求、去判断、去工作,它不但是摆在客家人面前的问题,而且更是摆在客家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田”“言”还是“言”“田”?
    “田”不但对农民来说重要,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重要。因为“田”可以生产出无数的实实在在的利益来,而且“田”的读音为“甜”,人类要过上甜蜜幸福的生活,一定要有良田。客家话说:“荒田么人耕,耕了有人争。”古往今来,争地以战,争田以战,战争频盈。客家人所以会离开中原迁移他乡,一是天灾人祸,田地失收;二是外敌入侵,争田撂地。胜者为王,败者逃难。君不见“田”字是由四个“王”字组成的,横也好,纵也好,颠过来,倒过去,这“田”都是由四个“王”重叠而成,莫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成了绝对真理。
    虽说自然之田为王土,然则我之心田,自己应为主王。客家人应作如是观,中华民族每个人也应这样想。心田者,思也。如果说“思”字下面的“心”是“思维的工具”,那末“思”字里上面的“田”字则是“思维的对象”:田里所生产的利益如何,客家人心田生存的现状怎样?而“田”字外边的“口”又是“思维的范围”,内中的“十”则是“思维的方法”:上下左右、东西南北都要思考到,至少要用十个方法去思考。把这对“田”的思考成熟后,说了出来便是“言”。
    客家人的“言”,就是客家话,就是中华民族古汉语的正统语言。但我们要像“天狼吼”网友说的那样:“人生而平等,因此语言也应得到公平的对待;在强势语言的侵袭下,人们该更努力保存濒临灭亡的弱势语言;教授母语给后代子孙,不至于让专属于自己母语祇剰下文献记録;为后世做好一套母语传承的整理;不轻视不同于自己母语的语言。”而每个客家人还须明白:一样田长十样谷,一样饭供百样人,一样人讲千样话。还必须认识清楚这“言”字:言语由口出。冷茶冷饭食得落,冷言冷语听唔乐。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口”上面的“一”横代表“鼻子”,要嗅闻一下,是香是臭,才可说出口;再上边的“一”横代表“眼睛”,要看透一下,是黑是白,才可说出口;而最上面的“亠”则代表头脑,有“高级”的思维脑袋,有“玄妙”的哲理智慧,说出来的“言语”,记写下来就是一篇“文章”啊,既要“言”,不可不愼思。
    其实,“田”可谓物质,“言”可谓精神;“田”可谓“物”,“言”可谓“人”;“田”可谓“实”,“言”可谓“虚”。客家人:寜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就把客家人重言轻田;重视精神,轻视物质;重人轻物;重视虚无,轻视实有,这些价值取向的表现。又其实,田和言都一样重要,物质和精神都一样重要,物和人也一样重要,实有和虚无也一样重要。在田地里用力气栽种出的果实,与在课堂里用言语培育出的果实,同样重要,有时后者比前者还顕得更为重要。况且田和言、物质和精神、物和人、实有和虚无这两者又相互为一体,有时还不能分割。所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实事求是”不易,而“实事求非”更难。如要做到“虚中求是”更就高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