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
对欧洲扩张历史的再思考
最新热门    
 
“大历史观”下的明治维新

时间:2009-7-24 13:57:46  来源:不详
宋明理学的一种,但由于幕府一贯推崇朱子学在官方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而使阳明学作为异教而被禁止。但是,阳明学却以“自我的心理合一说”、“自尊无畏”的良知识论以及“诚意”、“笃行”等学说顽强地在民间得以发展。出现了一批“倒幕派”的阳明思想家诸如佐藤一斋、吉田松阴、横井小楠、佐久间象山等。“‘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精粗不遗、表里兼该’主张,打破朱子学者固守儒学的孤陋习气,开了吸收西方科学文化的新风,为开港倒幕做了准备”。[27](72-73)

    总之,明治维新之所以取得成功是与日本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的先进文化分不开的。今天中国正加紧建设小康社会,国人是否也应学习日本这种精神,吸收日本以及西方一切先进的科学文化,而不应把日本“一棒子打死”,应与其侵华的恶劣行径加以区别对待。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才能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结 论

    江户时代虽是日本封建社会的末代,但是“日本近代目标的实现……这一自生过程,体现于这个时期的世态演变中”也就是说,“江户时期的内在变革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明治维新这一历史事实”。[26](P113)二百五十余年的幕府时期是一段承前启后的历史。而此时中国的改革变法运动却不具备上述条件。政治上,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央集权发展至顶峰的时期,统治阶层没有出现如中世纪的西欧骑士或日本武士阶层那样的中间层,且封建统治者竭力维护统一局面的长存,地方上如有风吹草动,马上进行镇压,更勿论地方自治权的存在。经济上,商品经济在中国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难成大气候,更何况统治者对经济发展施行“平衡”政策。文化上,统治者推崇严密的文化政策,宋明理学已在社会中根深蒂固,并没有如日本一样出现重实践的儒家哲学范围内世界观转变。西学虽也有零星传入,但在儒学强硬的态势下影响不大。

    总之,通过“大历史观”的视角展开对江户时代的综合考察,我们对明治维新发生及其成功的原因,将会有一个更透彻、更全面地的看法。

    [参考文献]
[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三联书店,1997.
[2]黄仁宇.为什么称为大历史[J].读书,1994(6).
[3]武安隆、王家骅.日本明治维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井上清.日本历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年.
[5]吴建华.日本幕藩体制的形成及其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3.
[6]杨绍先.中日两国传统社会结构之比较[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4.
[7]王家骅.试论近代中国和日本走上不同道路的内部历史原因.中国日本史学会.日本史论文集[C]. 大连: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8]吕万和.简论明治维新.中国日本史研究会,日本史论文集[C].北京:三联书店,1982.
[9]施超伦.幕藩体制下日本武士阶级的精神观念形态[J].世界历史,1991,1.
[10]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系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1]李文.德川早期日本兵农分离政策的实施及其历史意义[J].日本学刊,1993,3.
[12]立希·迪拉文津.两国都曾实行改革,但结果却迥然不同-日本和暹罗(泰国)维新比较[N].社会科学报(吴明编译),1988.8.25.
[13]吴廷璆.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14]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野[M].北京: 三联书店,2001,.
[15]王金林.简明日本古代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16]朝尾直弘.日本的历史(17)锁国.转引自冯玮.重新认识“锁国”政策对日本吸收西方科学文化的影响[J].世界历史,1992,5.
[17]何芳川.近代东方的沉沦和日本的崛起-19世纪日、中成败的比较.[J].世界历史,1988.3.
[18]罗养毅.日本近代民族主义思想源流初探[J].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1990,4.
[19]野吕荣太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M].北京:三联书店,1955.转引自李文.德川早期日本兵农分离政策的实施及其历史意义[J].日本学刊,1993,3.
[20]刘凤云.江户时代的町人于明情之比较-兼论中日都市文化的差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6.
[21]赵德宇.日本“江户锁国论”质疑[J].南开学报(哲社版),2001,4.
[22]郑彭年.日本西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