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列文森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时间:2009-7-24 13:57:55  来源:不详
观意识所具有的那些内容——思想观念、完美情操、伦理道德的话,那么,他必定希望这种混淆。列文森说,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完美情操和伦理道德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也许是合情合理的,令人愉快的和值得称赞的,但它们决不具有超历史的绝对性,不是普遍合理的、优美的或强制性的东西。因为没有人拥有绝对的法则”[8](P346)。列文森似乎对历史相对主义十分服膺,甚至说,“在历史上,相对主义就是一切”[8](P347)。

      列文森还把历史学家比喻为炼金术士(alchemist)。他认为过去的历史是否有价值,要靠历史学家来点石成金,历史学家显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历史学家的任务,他点石成金的机会,就是使那些似乎没有价值的东西成为无价之宝”[8](P349)。列文森十分相信思想洞见对于历史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在他看来,那种“纯客观的”编年叙述,也许并不如某些人所自认为的那样接近历史的真实。他曾经告诉他的学生必须接受“历史只是一种个人的洞察力”的观点。但他又认为,也不必把这看作是“一个绝望的建议”,他希望这只是“一个优秀的建议,一种道德的必要”。他认为,“学者的客观性不应该成为他对自己的文化问题的一种逃避。生活在和致力于对任何现实的一面进行完全的、冷静的描述,是贫瘠的”[12](Manuscript notes for Levenson’s historiography seminar at Berkeley)。“事实不是研究的目的——作为论文世界里看得见的事件,它们在好的历史著作中(和在好的历史学家的心灵中)是被遗弃的”[12]( Manuscript notes for Levenson’s historiography seminar(History 283)at Berkeley, “History as Art and Science”)。

      列文森认为,“历史并不是一切,在每一代人中,当前总是最珍贵的”[8](P347),因此,历史学家有坚持他们自己观点的特权。因为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信仰,通过认真对待自己的时代,才可能理解过去人们的信仰和道德承诺,“历史学家所处的时代是其传主世界之外的阿基米德杠杆的作用点”[8](P348)。只有那些给现在以应有评价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给过去以应有评价的相对主义。对自己的标准之历史相对性的承认并不等于放弃自己的标准,也不需要这样做。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认识真理,即使真理不能够认识,也应如此要求。因此,“相对主义对历史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它是一种基于承认同时代的价值标准,而不是排斥这种标准的相对主义”[8](P348)。

      其三,列文森在阐述问题时,喜欢用二分法,诸如“传统—现代”、“历史—价值”、“理智—情感”、“文化主义—民族主义”、“地方主义—世界主义”、“主观—客观”。这些二分法都是排斥性的,非此即彼,这反映出列文森作为一个典型的美国学者的一种思维方式,讲究对立,喜欢走极端。

      列文森的“传统—现代”二分法,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美国中国学界有很大影响。列文森认为中西方文化在18世纪时发生了根本的区别。西方文化在18世纪时有了“现代性的突破”,使西方文化价值观突破了区域的限制,成为全人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性价值观,如平等、人权、自由等等,而中国却一直不承认西方18世纪以来的价值观的普遍性。而且,中国儒家传统与现代化代表的西方文化在精神上是对立的,不相容的。他为儒家传统的没落倾颓而感伤,他的痛苦之源在于其坚信,儒家传统“只有归途,而无出路”[13]( P.xvii)。

      列文森深受韦伯现代化理论的影响,认为儒家的人文主义与科学理性所支配的现代世界是极不相容的,即“传统与现代”是对立的。虽然他警告我们,他所提出的二分法并非“历史上实有其事之僵硬的对峙”,而是“为了解说(而不是勉强泊凑)生命处境的方便善巧”,他的范畴分类是用于解说“心灵、处境和事件三者之间的纠结、混乱,以及无所区分的性质”。他很清楚,“二分的正反对立是抽象物,只提出来使我们了解到定义中的‘僵硬对立’是‘如何’与‘因何’在历史过程中缓和下来的”[13]( P. xi)。可是在他对儒家传统现代命运的分析里,其二分的“僵硬对立”显然连历史的缓和的可能性都受到阻碍。传统人文的中国与现代的科学的西方(无论如何狭隘的界定),两者的互不相容被视为是绝对的,纵然科学主义在中国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