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列文森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时间:2009-7-24 13:57:55  来源:不详
起,仍无法削弱其根本的冲突。

      列文森对儒家传统价值的否定与“五四”时期一些激进知识分子的思路是一致的,虽然这其中隔着好几重公案。列文森和“五四”激进知识分子都认为儒家传统与现代化背道而驰,但二者的心态是不同的。列文森的学生说“他曾为儒家文化悲泣流泪。他并不认为儒家的销声匿迹是件好事”[14](P300)。可见他的心态是非常悲观的,在感情上不愿意看到传统的没落,在理智上又不得不做出传统必然没落的结论。这与“五四”时期激进知识分子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五四”主张打倒孔家店的知识精英们的心态是乐观的,他们认为中国达到了“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语)阶段,只要将传统扔掉,便可走向现代化。

      其四,列文森史学研究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他有着强烈、深刻的问题意识。他曾这样写道,“对中国的兴趣缘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困扰中国的那些问题正在越来越变成困扰我们的相同问题。我没有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地区,而是看作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在一个大同的世界被我们分享的”[12]( Manuscript notes for Levenson’s historiography seminar (Fall 1968) at Berkeley, “Dimensions of an Historian”)。列文森一直在不断地追问着,用他特有的方式。1967年以前,他主要关注的是时间问题、“历史与价值”之间的张力问题。在完成《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之后,他渐渐转移了关怀视角,从1967年开始,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他对空间问题的关注。他开始计划一部关于地方主义、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新“三部曲”,然而他的意外去世使这一新的“三部曲”也随之夭折。1971年,加州大学出版社将他的三篇演讲稿结集出版,名为《革命与世界主义》(1971年)。

      列文森在他的著述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相当深刻,如传统与现代、历史与价值、保守与激进、东方与西方、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等,这些问题可以说都是关系到中国近现代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我们知道列文森一直很关注传统与现代的问题,虽然他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有失僵化与片面,但应该承认,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确是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突出问题,是中国近代优秀思想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列文森看到的梁启超所碰到的问题和中国所碰到的问题,基本上也是他所接触到的“五四”时代思想界知识分子所碰到的四大问题,即古今中西之争,即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问题。陈旭麓先生曾经说过:“近代是两极相逢的时代,中与西、新与旧的对抗与冲突是这个时代的突出内容。”[15](P269)当然,列文森有时给人的感觉是将中西对抗仅仅看作是文化对抗,则是不正确的。

      就美国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而言,20世纪50至80年代主要集中在三大问题:一、“现代中国思想与西方思想及与中国思想传统的关系”,二、“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三、“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其中,“第一方面是最主要的”[16](P373-374)。可以说,列文森与这三个问题都有很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第一个问题,他的著作是研究这个问题的起点。“他提出了一些富有生命力的问题,历史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潜心研究这些问题”[16](P374)。

      列文森不仅提出了一些富有生命力的问题,而且他的提问常常一针见血,击中问题的要害。柯文指出,列文森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许多分析,“充满具有长远意义的真知灼见。如果说就他提供的答案和所收集的材料而言,还不能这样说,至少就他所提出的问题和提问题的方式而言,则完全可以这样说”[2](P48)。施瓦茨说,列文森方法的主观性将“继续困扰着列文森中国学的后继者”,但是“他提出的问题仍然被继续追问:为什么把西方的敏感带入对中国社会的研究中?怎样使中国学研究对我们关于西方历史进程的假定提出挑战”[4]( P354)?

      综上所述,列文森是一位卓越的美国中国学家,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可谓成就显著。其学术成果和研究特点,为国内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