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河北唐山06年高考历史考
06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考
06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考
06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考
06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考
06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考
06年高考文综历史考前模
06年高考文综历史考前模
06年高考文综历史考前模
06年高考文综历史考前模
最新热门    
 
临考前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10

时间:2009-10-18 17:30:35  来源:无锡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的了。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人民的英国史》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木战争的宣言”:……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中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目界线。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这次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俄国的将军们和官吏们更加无能,俄国的严重的弱点,过去外界所没想像到的,现在都暴露出来了。
                                     ——《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回答:
①《人民的英国史》作者认为1850年以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为什么?(4分)
①原因:英国是民主与进步势力的代表,而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代表。不赞同,冲突的原因是两国在土耳其的扩张产生了尖锐的矛盾。(4分)
②通过材料分析,俄国战败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对俄国将产生哪些影响?(3分)
②农奴制导致俄国的落后。丧失了欧洲的霸主地位,加剧了社会矛盾,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外因。(3分)
(2)据材料二回答:
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3分)①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3分)
②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4分)②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4分)
(3)造成中俄两国改革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俄国依靠沙皇专制政权强力推行;中国顽固势力强大,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资产阶级维新力量弱小。(2分)

 

 

中日关系:
1、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关系的发展有赖于青年一代的沟通与交流。为此,我省N中学邀请日本某校学生前来访问,并拟定了以下交流提纲。假如你作为N中学的一员,按照提纲要求,将如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中,先进的中华文明曾予日本以很大影响。请以汉、唐为例,各举一项史实说明。(2分)
②19世纪60年代后,中日两国开始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试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例,简述其背景的共同点和各自军事改革的措施。(6分)
③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中日关系发生逆转。指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源。(3分)
④近代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试列举日军制造的两起惨绝人寡的大屠杀。(2分)同时,侵略战争也使日本人民备尝战争的苦果,下图《1945年8月的广岛》的景象是哪次空前军事行动的结果?(1分)


⑤综上所述,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2分)
答案:①汉代: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丰富了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
唐代:大化改新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答出: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各级学校教授儒学;吉备真备在日本大力传播唐朝文化,亦可)
②共同背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封建统治出现危机。
洋务运动的军事改革措施:前期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购买和建造舰船,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成立海军衙门;培养军事人才。
明治维新的军事改革措施:推行征兵制,建立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
③根源:明治维新使日本国力增强;但仍保留较强封建残余势力;竭力推行军国主义。
④两次大屠杀: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旅顺大屠杀。全面侵华战争期间的南京大屠杀。
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造成巨大伤亡。
⑤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答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相关意思也可)
2、(12分)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1)图l: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1分)图2: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日本投降。(1分)
(2)图2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3分)
(2)抗日战争中国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1分)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分)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1分)
(3)造成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3)主要原因:(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以加1-2分,但总分不得超过5分。)
图l: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1分)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1分)。
图2:中国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1分)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1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1分)。
(4)从图1到图2的历史,能看出近代日本的发展与战争的关系如何?(1分)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1分)
(4)以“战”兴,以“战”衰。(1分)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局势。(1分)
3、近现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演变及近现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1)近现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演变:①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②从英法矛盾到英俄矛盾。③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④从英美矛盾到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间的矛盾。⑤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
(2)近现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中心一直在欧洲。一战后现代国际关系的中心发生了微妙变化,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则转移,这一过程至二战结束正式完成。①世界近代史上,欧洲是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而欧洲大国之间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的激烈角逐和斗争,又是近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②两次大战期间,由于欧洲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普遍受到一战的削弱,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③二战后至今,国际关系经历了由两大阵营到三个世界,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结论:国际关系是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社会关系,它是在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发展变化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由当时国际环境、国际关系、各国力量的对比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一切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国际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
4、(1)19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
答案: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工厂”,经济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原因:英国率先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2)19世纪末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从19世纪末期开始,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地位,美国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原因: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而英国资产阶级对新技术、新设备不够重视,缺少科技创新和应用;美国重视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3)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对当时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二战后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处于霸主地位,导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4)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答案: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影响: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进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