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历史模
05年山东课改实验区中考
山东省实验中学文化史测
06年广东高三综合能力测
2006年高考试题山东卷文
山东2007年课改高考文综
山东淄博07年度高三历史
07年山东青岛高三历史模
江苏启东高中高三历史阶
山东济南市高三历史统一
最新热门    
 
山东高青二中高三历史摸底考试

时间:2009-10-18 17:31:39  来源:佚名
 

               山东省高青二中08届高三历史摸底考试反馈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17世纪上半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自相矛盾的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2.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
3.系统的将西方近代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            B.郑观应           C.严复             D.康有为
4.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的实质是
   A.振兴清王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
5.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顺应的“世界潮流” 是
  A.民族主义    B.政治民主化    C.社会主义    D.经济全球化
6.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7.鲁迅有段评述说:“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有这种基本思想的包括
①林则徐②洋务派③早期维新派④维新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 ②③  
8.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立学说
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9.下列哪幅图片揭示的内容不符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
         
10.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器”、学“制”、学“神”的三个阶段。能作为个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1.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12.维新变法运动对中国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民族危机
13. 康、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发展,其发展主要表现在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②主张“君民共主”③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④对洋务运动有所批判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 ②③
14.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篇》
15.民国初年,孙中山针对民众出现的放弃理想社会的思想,为革命建设事业提出了新的思维方式是
A.“知易行难”学说   B.“知难行易”学说     C.“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
16.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潮有着本质的区别,根源是
A.国际环境不同      B.阶级基础不同       C.政治目标不同       D. 思想观点
17.下列关于早期维新派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来             B.他们的完整理论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出现
C.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他们提出一些改革主张但没有付诸行动
18.中国近代历史上,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潮                  B.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
C.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              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19.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潮。下列在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的是:
   A.太阳中心说        B.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C.进化论        D.经典力学
20.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A.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欣赏 B.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C.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源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轮,夕弛铁路,无害为对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同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毛泽东曾说:我第一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所发生的事情的文章。我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 ,就一直没有动摇过。......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西学"指什么?该派别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

 

 

(2)"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请举例说明。在中国,陈独秀等先进的中国人以德、赛两先生为口号开展的运动产生了怎样的进步影响?

 

 

 

(3)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如何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举一例说明。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4)某校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研究,请你为该小组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并提供至少2种获取相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22.下面是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存在对西学的争论:
甲: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
乙: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丙: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已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1)比较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2)某中学准备就丙的观点开展一项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的研究性学习确定一个课题。
  课题:     

 

                                                           
(3)请根据结束语及以上材料和问题,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谈谈你的看法。

 

 


2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分析指出: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反应从军事和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这种扩大反映在中国人选来翻译的西方书籍的类别有了改变。在185O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二比一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在1912年到1940年这一时期中,得到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多两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试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

 

 


(2)1902年后中国人所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大大超过自然科学和应用方面的著作。试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以来中国学习西方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24.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的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1)下面是编辑中的“中外杰出人物评说”资料卡。请参照范例,填写相关内容。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以其和林则徐为先导,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2)填充下列关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表格的空白之处。
派别或运动 核心思想主张 作用或影响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新文化运动  

 

 


   (3)江泽民说:“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请各举两例分别说明毛泽东是怎么样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4)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简要说明邓小平理论在经济建设方面有哪些重大创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B D C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A B B B B C B


二、非选择题(60分)
 21.(1)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2)英国的"光荣革命"(或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或马拉之死)布鲁诺遭到火刑。(只要切题,任举一例即可得分)
    猛烈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和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得到弘扬,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3)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2分)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向西方学习初探(探寻强国之路)(该问是开放、探究性题目,只要切合上述材料即可得分)查阅文献资料、求教专家、学者、网上搜索等(2分,答出2点即可得满分)


22.(1)甲:反对学习西学。
乙:第一层次:主张学习西学。
第二层次: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或技术但不学其制度。
丙:第一层次:主张学习西学。
第二层次:主张不仅学西学的技术,也要学习西方的制度或主张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学习西学。
   (2)凡课题必须符合研究的框架要求,所确定的课题必须是可研究的,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当作课题。从形式上看它不完全等同于自命题作文,应是正面的、陈述的、简短的。应包含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以及研究的结果会是什么等。
如19世纪后期“西学中源说”的危害分析等。
   (3)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不断开拓创新。


23.(1)鸦片战争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萌发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洋务运动出于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的需要,兴办新式学校,派人出国留学,翻译了大量的外国自然科学著作。
(2)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的失败,证明仅仅学习西方技术无法使中国“自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政治、文化运动的需要和推动。
(3)近代学习西方经历了单纯地学习西方技术,然后扩大到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
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要避免“中体西用”和“全盘西化”的片面性;学习西方要理论联系实际,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24.(1)康有为 著有《新学伪经考》或《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的必要性,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陈独秀  创办《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猛烈挟抨击以孔孟为代表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旧纲常伦理,鼓吹“文学革命”,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唤起了广大青年的觉悟起了巨大作用。
   孙中山   提出三民主义(或“知难行易”说;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或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2)维新派:思想主张:倡西学、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作用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思想起了启蒙作用;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它的传播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革命派:三民主义学说(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作用影响:三民主义学说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对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作用影响: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
   (3)举例:“革命道路”: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总结创建红色政权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1940年,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重大问题。
“建设道路”: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开辟了一条
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召开中共八大,正确认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提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4)创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将党的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南巡讲话”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等。(答出其中3点即可。若有其他要点,只要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