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杜丽娴:奇葩争秀 各领
汕头市06年普通高考历史
湛江市2006年普通高考历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历
06年广东汕头中考历史模
汕头市07高三历史综合测
海南省07届普通高中会考
汕头高三历史专业第一阶
汕头潮阳一中高三历史期
广州普通高中高三历史综
最新热门    
 
汕头普通高校招生历史模拟考试

时间:2009-10-18 17:45:06  来源:汕头市
 

汕头市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分选择题(答在答题卡)和非选择题(答在答题纸)两部分。共6 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是下列哪一思想家的主张:

  A. 孟子        B.韩非子       C. 墨子        D.庄子

2.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B.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基层组织是乡、里

  C.半两钱是秦统一六国后唯一允许使用的货币

D.开凿的灵渠第一次沟通长江和珠江流域

3.“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甘肃固原东南),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是哪个  与北宋并存政权的疆域?

  A.西夏              B.大理            C.金           D.辽

4.明朝掌管地方民政、财政的机构是:

  A.提刑按察使司    B.承宣布政使司    C.都指挥使司    D.土司衙门 

5. 在《天津条约》中,下列中国主权首先遭到破坏的是:

  A.关税自主权      B.海关管理权      C.内河航运权      D.领海主权

    6.《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资政新篇》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二者的相同之处有: ①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②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实行政治改革,依法治国④抵御外国侵略,富强中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分析以下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有:

项目

民族企业

官办企业

外商企业

企业数量

(家)

300

3l

193l

企业资本

(万元)

729

1753

9782

    ①资金少     ②规模小    ③技术力量强    ④具有分散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霁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是哪一派的观点?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B.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政策

 C.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0.“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正的民主派”,中国共产党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孙中山领导国民党不断进行民主革命斗争

   B.国民党在中国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C.孙中山真诚欢迎共产党同他合作

   D.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11.下列有关中共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在革命面临危机的背景下被迫转移的

   B.经历了一个先实践后理论的认识过程

   C.使党的民主革命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

   D.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12.1948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陈云同志关于接管沈阳的经验,陈云还向中央建议各战略区都组织接管大城市的班子,以便依次执行接管任务,下列判断最恰当的是:

   A.这是按中共“七大”精神办事        B.是按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办事

   C.是三大战役胜利的结果              D.接管的经验为七届二中全会提供了借鉴

13.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大的特点是:

 A.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C.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D.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4.右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它反映了:

   A.当时渔业高产丰收      B.渔业生态环境良好

   C.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D.当时的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1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④两个会议有—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原则的主要背景是:

A.一些国家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    B.亚非国家宗教信仰不同

C.一些国家存在严重的边界冲突          D.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17.与新航路的开辟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①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②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精神③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  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1640年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是因为:

   A.议会提出了反对国王专制,限制王权的要求 B.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C.议会组建军队与王军交战                  D.内战后议会把持了全国政权

19.把亚洲革命风暴推向顶点的大起义是下图中的:

    A.③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⑤⑥

20.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的直接目的是:

   A.共同对付沙俄的威胁           B.帮助意大利争夺突尼斯

   C.在全球与英国争夺殖民地       D.对抗法国的军事协定

21.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之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农业集体化方针

22.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举办公共工程     C.规范企业行为     D.调整农业经济

23.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①是美苏实力势均力敌的产物②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③标志着世界两极格局开始形成④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20世纪60年代,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经济改革都:

   A.废除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B.促使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C.是为了摆脱苏联的控制                     D.重视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25.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等相继成立,这些组织的建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B.促进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C.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D.有利于形成世界多极化格局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4分,共计39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 

 

 

 

材料二:清朝奉行的“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进一步凝固、强化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同时以“天朝上邦”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为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长期关闭国门,实行禁海政策……对西洋器物当做“贡品”“玩好”收藏,如英使马嘎尔尼赠送给乾隆帝的地球仪、望远镜、铜炮、火枪、西洋船模型等礼物。

——摘自岳麓版教材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禁海政策给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鸦片战争前,行驶于东南亚和日本的中国帆船仅有295艘,地位一落千丈……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终于在近代的前夜迟滞了。

——摘自岳麓版教材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总趋势?(2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对外交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你对清政府实行的对外交往政策有何看法?(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列简表。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摘要

序号

提问人

籍贯

提  问  内  容

回答要点

27

某君

广州

请问照相新法。

详细介绍

43

卓君

烟台

西人饮苦酒(啤酒),言能补身,不知用何料何法制成,能否多饮?

发表专文详细介绍

83

友人

金华

西国如何治疗烧伤、烫伤。

介绍具体方法

135

友人

上海

美国近有人以电线传声,数十里之远能闻知何人言语,此事甚奇而不可解,何理?中国人能造否?

传声电器,新发明不

久之新法,介绍原理。

注:《格致汇编》是晚清最早的一份专门性的科学杂志,创刊于1898年。

    材料二:

          

(图一)1905年前后,中国有人仿造了木       

 

(图二)清朝末年,西洋的自行车和东洋

制自行车,这种自力更生的成果很快就被的黄包车先后进入中国,当时的自行车引进的金属自行车淹没。                  

只是达官贵人的奢侈品。

材料三: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采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生活习俗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不得摘抄原文)(5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8分)

 

 

 

    28.在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更多地考虑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问题。

 

材料一:希特勒的崛起代表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如果没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凡尔赛国际秩序原可用和平或至少不致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

——基辛格《大外交》

    材料二: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了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彪炳千古的历史贡献。……苏联卫国战争给德国法西斯的毁灭性打击,并同盟军一起夺得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都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巨大支持和宝贵援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

   ——江泽民

    材料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有一个长期和平共处、竞争与合作的平行发展时期,双方在经济上互有需要,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发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上,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

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你同意基辛格对二战原因的分析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6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二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2分)

(3)结合当今世界局势和时代主题,扼要阐述你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6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2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2分,共计36分。

 

    29.秦汉、隋唐是古代中国各项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重要时期。两汉、隋唐时期分别实施了什么选官制度和赋税制度?与两汉相比,隋唐的这些制度有哪些进步性?(12分)

  

 30.我国在建国初期、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中出现了三次严重的经济困难。请概述第一次经济困难的原因、后两次经济困难的共同原因。(4分)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各采取了哪些恢复经济的措施?(6分)并概括经济恢复的共同结果。(2分)

 

    31.概括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4分)结合史实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自然科学的关系。(4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取得了什么突破性的进展?(4分)

 

 

汕头市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

历    史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答题纸

注意事项:

    1.第二部分共4页,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在答题纸右上角填上座位号。

题号

总分

26

27

28

29

30

31

 

得分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4分,共计39分。

得分

评卷人

 

 

26. 答:(12分)

(1) 总趋势:

 

 

(2) 主要原因:

 

 

 

(3)看法:

 

 

 

得分

评卷人

 

 

 

27.答:(13分)

(1) 社会现象:

 

 

 

 

(2) 原因:

 

 

 

 

 

得分

评卷人

 

 

 

28.答:(14分)

(1)意见:

理由:

 

 

 

(2) 取胜原因:

 

 

 

(3)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2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2分,共计36分。

得分

评卷人

 

 

 

29. 答:(12分)

(1)选官制度:

 

 

 

进步性:

 

 

 

 

 

(2)赋税制度:

 

 

 

进步性:

 

 

 

 

 

 

 

得分

评卷人

 

 

 

30.答:(12分)

(1)经济困难的原因

第一次:

 

 

 

 

后两次的共同原因:

 

 

 

(2)恢复经济的措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共同结果:

 

 

 

得分

评卷人

 

 

 

31. 答:(12分)

(1)历史条件:

 

 

 

 

 

(2)关系:

 

 

 

 

 

 

(3)突破性的进展:

 

 

 

 

 

 

汕头市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A

B

C

D

B

C

D

A

C

D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A

C

A

B

A

C

B

A

D

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4分,共计39分。

26.答案要点:(共12分)

(1)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2分)

(2)主要原因:农耕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1分)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1分) 实行“海禁”政策;(1分)专制制度空前加强;(1分)统治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1分)脱离世界潮流,鄙薄近代科技。(1分)

(3)看法:闭关政策给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妨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评分说明:考生每答出一点看法给2分,满分4分。)

27.答案要点:(共13分)

(1)社会现象: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社会时尚崇洋;开始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或交通工具)落后,只能靠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或交通工具)在生活中逐渐推广;旧的生活陋俗逐步革除。(评分说明:每提炼出一个信息点给1分,最多得5分)

(2)原因:①西方工业文明、先进思想、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3分)②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科技;鼓吹“实业救国”,发展资本主义;不断传播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引起社会习俗的变化。(3分) ③受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中国近代社会不断进步。(2分) (评分说明:如考生写出受新思潮、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影响,也可酌情给分)

28.答案要点:(共14分)

(1)不同意。(1分)

理由:①二战必然性:凡尔赛体系是暂时的、不巩固的,隐含许多矛盾,潜伏深刻危机,不能维持长久和平;(2分)②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③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使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④英法的绥靖政策;苏美的中立自保;⑤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力量分散,未形成反法西斯同盟。(评分说明:②至⑤四个要点,只要能答出任意2个要点,即可得2分) 希特勒的个人作用只是二战爆发的偶然因素。(1分)

(2)胜利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战斗,共同对敌。世界人民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持。(2分)

(3)认识:①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灾难,战争的悲剧不能重演;②战争教育了人民,和平来之不易,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③当今世界呈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国家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存在互补性,只有加强合作,才能维护世界和平。(评分说明:每个要点2分,考生只要能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6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2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2分,共计36分。

29. 答案要点:(共12分)

(1)选官制度:两汉建立以察举为主要途径的多种形式的人才选拔制度;隋唐创立科举制度。(2分)

进步性:两汉选官制度后来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选官制度日趋瘫痪。(1分)隋唐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抑制了门阀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基础。是中国选官制度的创新,历朝沿用,影响深远。(2分)

   (2)赋税制度:两汉建立系统完整的行政管理和赋税制度——编户制度;隋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后期实行两税法。(2分)

进步性:两汉赋税制度中的人口税、更赋重,附加税、杂役多,超期服役普遍,农民负担沉重。(1分)唐前期赋税制度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是轻徭薄赋思想在赋税制度上的体现。(2分);唐后期赋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2分)

30.答案要点:(共12分)

(1)建国初期经济困难的原因:长期内战;帝国主义、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掠夺。(2分)

后两次经济困难的共同原因:“左”倾错误发展,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阻碍。(2分)

(2)建国初期恢复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合理调整工商业;(3分)

上世纪60年代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党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人平反。(2分)

70年代中经济恢复的措施:采取一系列整顿措施。(1分)

(3)经济恢复的共同结果:工农业产值提高;人民生活改善。(2分)

31.答案要点:(共12分)

(1)历史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英法美俄德意日等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②美国内战胜利,德、意统一,俄、日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亚非拉侵略加剧,开辟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④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自然科学迅速发展。(4分)

(2)关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进步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2分)例如: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对于电能的开发和运用的影响;电磁波理论对于通讯技术革命的影响。(2分)

(3)进展:19世纪晚期20世纪早期,物理学发生革命性变化,X射线和放射性的发现动摇了“经典”力学,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开辟了道路。(2分)爱因斯坦先后提出狭义和广义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的可变性,使人们能进一步去研究微观高速运动。(2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