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中学生阅读书目推荐100
推荐:文化史专题4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5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6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7习题
推荐:文化史专题8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1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2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3习题
推荐:政治史专题4习题
最新热门    
 
推荐:政治史专题5习题精选

时间:2009-10-18 17:51:29  来源:佚名
 

 第五专题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不包括(     )

   A.“另起炉灶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一边倒 ”    D.“一大片”

2.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提出    B.中苏建交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三个世界的划分

3.关于1955年亚非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会议

C.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D.会议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十项原则

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亚非会议召开  ②日内瓦会议召开  ③中苏建交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5.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标志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D.“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提出

6.20世界70年代初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7.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比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

  A.建交于同一年     B.早了1年     C.晚了6年    D.晚了7年

8.下列外交原则或理论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来的是(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④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主要表现为(    )

  A.不结盟政策                      B.对外开放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

10.“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这一时代主题出自(     )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会议        B.东南亚国家联盟会议

C.欧洲国家联盟会议                  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二、材料解析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摘自1972年2月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的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及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摘自1979年1月18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材料三: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样的各项原则。

                            ——摘自1982年8月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四: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和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的协会……去办理和进行。

                            ——摘自1979年4月卡特签署的《与台湾关系法》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第二个公报与第一个公报相比在内容上有何重大发展?两个公报的发表意义何在?

 

 

⑵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析,美国两党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否一致?

 

 

⑶据材料三说明这三个公报对发展中美关系的作用。

 

 

 

⑷根据上述各材料,说明我们为什么坚决反对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该法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请回答:

  ⑴材料二中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原则?

 

 

 

⑵“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由谁提出来的?

 

 

⑶根据材料一、二说出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

 

 

⑷这些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事务中有何意义?

 

 

 

一、问答题: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什么要调整对外政策?做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的发展有何影响?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专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DCBCBCCBAA

二、材料解析题:

1.⑴由不提出异议到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惟一合法政府;由不应谋求地区霸权到发展为不应在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两个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敌对关系的结束,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阶段;它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是有力的约束,有利于世界反霸斗争。

⑵是一致的。

⑶提供了中美双方确认的原则基础。

⑷材料四表明:《与台湾关系法》严重违背了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粗暴地干涉了中国的内政;该法是美国单方面制定的国内法,对中国不具有约束力,而中美联合公报是以国际关系和两国关系为基本准则的。该法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2.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⑵1953年底,中印两国就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⑶内容是: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⑷这些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问答题:

1.调整的原因:⑴外因:国际形势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由于不断向外扩张,内外矛盾加深,国力下降。美国自从越南撤军后,国内外处境有所改善。美苏争霸态势转入均衡、僵持阶段。西欧、日本崛起,发展中国家壮大,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呈现。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⑵内因: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中汲取教训益。

调整及影响:⑴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改变了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反对霸权主义,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一方针成为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强调国家之间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进一步完善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了我国外交局面的发展。⑶对外开放。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增强了综合国力。

2.①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在历届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会议上,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③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为推动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的公正、合理的解决,发挥了独特的作用。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地区冲突加剧,中国十分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⑤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和有关多边国际机构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⑥在多边经济领域,也取得显著成就,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又为恢复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地位而努力。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⑦冷战结束后,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积极为建立公正和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中国政府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