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宇文树平:让人物在历史
李应平:引发生命的感动
李应平:浅议对历史课堂
曹建平:中学历史人物教
林桂平:教学设计时应注
戴加平:历史调研手记 
戴加平:历史调研手记 
林桂平:古代中国政治制
林桂平:2007年中考模拟
李怀平:高考试题分章汇
最新热门    
 
戴加平:抵达“历史现场”的路径

时间:2009-10-18 17:10:58  来源:戴加平
 

 

帮助学生抵达“历史现场”的路径 

──以释“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之疑为例

史平

嘉兴教育研究院

《历史教学》2009年第1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现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 

 

  这是某校两位90后高三文科班女生在中秋节期间登门与我讨论的问题。我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知识性问题,而是与价值观、人生观密切相关,不是仅凭掌握教材相关内容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依靠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观察能力与体悟能力的提升才能较好地解决。事实上,对这类问题,马克思与恩格斯早已指明了思考的方向:“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1](p.544)基于上述认识,我的释疑思路就是引导这两位女生抵达“历史现场”进行观察与思考。 

 

  帮助学生抵达“历史现场”,不但是适应新高考重视“新材料、新情景与新问题”之需要,更是帮助学生准确观察与体悟历史,形成正确历史观与人生观之需要。不过,在目前的情形之下,对不少高中历史教师而言,如何帮助学生抵达“历史现场”可能是一个更现实、更紧迫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释学生“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之疑的过程,尝试对这一问题作一专门的讨论,以求正于方家。

 

 

  要引导学生抵达“历史现场”,教师首先要能够回到“历史现场”,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前提。 

 

  具体到本案例,要释“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之疑,教师至少必须搞清楚以下几点:19世纪上半期的欧美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19世纪上半期产生了哪些重要的思想成果?当时的无产阶级需要怎样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成为“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已成为决定历史进程的最重大的力量之一”[2](p.366)的学说?实际上,这些问题或许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那就是马克思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与学生的疑惑相比,这一问题增加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历史条件”。因为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引发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的解放运动的关键之一(另一个理解关键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因此,当面对因忘记(或不重视)“历史条件”而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疑惑的学生时,引导她们回归“历史现场”恐怕就是最优选择了。这样做不但能解开学生心底的疑惑,更能帮助他们掌握观察或解决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都必须从既定的条件出发)。当然,既然要引导学生抵达“历史现场”,教师必须首先回到“历史现场”。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够回到“历史现场”?其基本路径是:尽可能掌握多方面材料,将材料置于特定的历史场景中来解读。关于这一问题,笔者已有《回到“历史现场”的路径》一文作过专门论述,在此不再赘述[3]。 

 

  要引导学生抵达“历史现场”,教师要善于用好典型史料,还原“历史现场”。 

 

  教师或许能相对顺利地回到历史现场,学生则不能。“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之疑惑就是很好一例。对历史教师而言,这可能不是个问题,因为绝大多数历史教师一定是本能地把这一问题放到特定的历史场景中,即放在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场景中加以思考的。高中学生却常常做不到这一点,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尚没有受到较为专业的训练,更是由于他们的认知特点决定的。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起点就是教师要善于借助典型史料,为学生还原一个“历史现场”。  

 

  面对两位女生的疑惑,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学生非常坦率地回答: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比我们还好啊! 

 

  这是个意料之中的回答。“你们能举一些具体的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吗?”这是我的第二个问题。只有观点,由论到论,缺乏史实支撑,是目前不少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少文科生所存在的问题。学生想了想:欧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比我们全面、完善,文明程度比我们高,人权保障做得比我们好…… 

 

  “你们讲得基本上是事实。不过,你们讲的是什么时候的资本主义社会啊?”我提出了第三个问题,“比如,你们知道欧美工人阶级的普选权是在什么时候拥有的吗?欧美各国如此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并逐步完善的吗?”两位90后学生笑了,开始意识到问题之症结。事实上,由于受到教材按模块编排的局限,加上一些教师还缺乏有效的办法克服教材的这一局限,在不少学生心中,历史学科已没有了本该有的深度,而只是一堆事件的罗列。只有事件没有背景,只有果没有因,是学生学习历史时普遍碰到的一个问题。“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取得了哪些惊人的进步,又面临着哪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我提出了本次讨论中的核心问题,意在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历史现场”。 

 

  平心而论,翻开学生手中的教科书就不难发现,浙江省普通高中使用的人民版必修第一册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中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部分和人教版选修4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部分,对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状况都只是概述,以论为主,几乎没有具体的史实,更缺乏典型的细节,这当然不利于学生较准确地观察到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存在的血腥与罪恶的一面,因而也就难以理解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主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学说了。同样是概述,如采用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的以下表述,学生的疑惑或许不至于产生: 

 

  “从1770年到1870年左右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盛时期。……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残酷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谴责。工会的数目很少,而且反抗资本主义的力量很脆弱。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4](p.103~104)

  

  作为历史教师,处理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应当适当地补充一些典型史料,以弥补教材之缺憾。家中正好有一些书可以查阅,于是“英国棉纺织厂的工人构成”[5](p.27)、“英国布拉克波恩居民的情况”[6](p.189)、“德国纺织业区工人的贫困状况”[6](p.202~203)、居斯塔夫·多雷所画的(伦敦)《韦特华斯大街》[4](p.110)、布朗版画《破坏机器者》[7](p.467)、英国漫画:《曼彻斯特的英雄们》[7](p.469)等包含统计数字、文字描述、绘画作品的多种史料就呈现在了两位女生面前。这些典型史料对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工人政治权利的有限性及其斗争等方面有着极为准确和直观形象的反映。有此铺垫,再结合教材进行思考,沿着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路径,她们自然就易于理解当时的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为什么会趋向尖锐,马克思主义何以诞生并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要引导学生抵达“历史现场”,教师要努力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借助这种经验渡过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必须清楚,虽说历史是现实的留影,现实是历史的折射,但由于时代的鸿沟与沧桑的巨变。对历史学者说来或许是“很近”的历史与90后学生确实是有不小距离的,这导致了历史理解的困难。正因为如此,历史学家萧功秦教授倡导“用现实经验的钥匙去理解历史之谜”[8](p.205),刘宗华也主张,历史教学应当“由已知到未知,由近及远……从现实生活或学生能感受到的事物讲起”[9](p.39)。显然,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对历史现象的观察联系起来,沟通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是引导学生渡过时间鸿沟,抵达“历史现场”的必经路径,恐怕还是防止学生错误地理解历史现象的有效路径。

  

  事实上,不管教师是否愿意,学生在理解历史现象时,一定是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本案例正是由于两位90后女生运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与19世纪上半期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两个天差地别的历史现象混为一谈的产物。

  

  “什么是资本的原始积累?什么是绝对贫困与分配不均?什么是社会阶层的分化甚至是分裂?这些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看到吗?”如果对中国现实有足够的关心与敏感(这是一个历史教师应当具备的品质,也是当代高中生应当逐步具备的品质),应当可以举出不少实例的,如震惊全国的2007年“山西黑窑工事件”、河北三鹿奶粉事件;易被忽视的如环卫工人和建筑工人的艰难处境、失岗工人和待业学子的孤苦无奈……无需借助网络或报刊,有些事件已经进入我们的记忆深处。从发生在“今天”的这些事件出发,再去观察“昨天”的同类事件,学生就易于理解了。事实上,上述事例确实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重要概念的内涵,从而对更深刻地理解19世纪上半期欧美各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累积与正在发酵的社会矛盾、工人阶级的悲剧处境、先进思想家们提出的种种改造社会的方案提供一定的帮助。凭借这一基础,生活在今天的高中生穿越历史的时空,与生活于19世纪的思想巨人马克思进行对话,进而理解他的伟大学说,或许才成为可能。

  

  要引导学生抵达“历史现场”,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变换视角进行观察与体悟。 

 

  仔细推敲“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这一疑问,可以推断两位女生心中实际上还蕴藏着另一个问题:她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如果不是这样,她们或许就不会产生“为什么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疑问。

  

  很显然,或许是受人生体验及其理解力的制约,更有可能是受现行学校教学内容的制约,她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盲人摸象般的。或许,一个中学生真的还不具备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条件,但至少不能因为我们的教学不当而导致他们误读马克思主义。 

 

  必须承认,如果研读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八,也确实会得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结论,况且教材已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这一结论自然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果真只是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吗?它是否还有更为丰富的内涵?这当然是个严肃而宏大的问题,只能留待学者们作进一步的思考。但面对提出疑惑的学生,引导她们从不同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观察与思考显然是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视角的变化,可以将可能在无意中被忽略甚至是被遮蔽了的内容呈现在观察者面前,从而引出不同的观察结论。为此,我向这两位女生布置了这么一个探究题:

  

  美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认为:“卡尔·马克思对19世纪和20世纪的影响可以和伏尔泰以及卢梭对18世纪的影响媲美……几乎不管社会主义在哪里发展,都对实现社会保险和规定最低工资的法律,以及为了财产重新分配而征收所得税和遗产税等发生重大影响”[4](p.127)。请回去查阅资料,再研读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第二册)的专题五至专题八,想一想,与近代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有了哪些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在这种变化中起了什么作用?并请找几个例子证明这位历史学家的观点是有史实依据的。

 

  这是我向两位女生在本次讨论中提出的第五个问题。我相信事实的力量,相信真理是基于事实的,相信她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如能像今天般地研究马克思主义,那么她们一定不会再次提出“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疑问,而是会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观察历史与现实,烛照自己的人生之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探寻或揭示教材不同模块之间的内在逻辑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有价值的观察与思考的方法,超越教材更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观察与思考的视角。为引导两位女生再次变换观察的角度并拓展思路,我向她们提出了本次讨论的最后一个、也是提升式的、有待于她们在今后的人生中不断思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说只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吗?当然,我同时也向她们提供了世纪之交的“千年人物评选”──马克思被西方一些权威媒体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10]、“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节选)”、乔法·拉比卡的《卡尔·马克思:那里有许多住处》和尼古拉·伊凡诺维奇·拉平的《人类发展的动力》[11]等相关材料。

  

  我相信,如果她们与我告别后能够对我布置的最后两个思考题继续进行探究,那么,她们一定会同意我的如下观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是西方发达国家中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和“一种号称世界通行的语言”,是因为他的学说不仅仅是革命的学说,而且是为了人的自由与解放、为了人的幸福的学说;他所提出的伟大设想,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有着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学说,不仅是属于无产阶级的,更是属于全人类的。

  

  作者简介:戴加平,嘉兴教育学院历史教研员,特级教师,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专业指导委员会历史专家组成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历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

 

 

 

  [3]史平.回到“历史现场”的路径──以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08(6).

 

  [4]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著.世界文明史(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

 

  [5]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7).

 

  [6]周一良.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

 

  [7]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8]《历史教学》编辑部编.新生代历史学者访谈录(第一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5).

 

  [9]刘宗华.刘宗华历史教学艺术与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4).

 

  [10]借助“百度”搜索,可以获取相当丰富的与本主题相关的资料.

 

  [11]人类的星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精华丛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