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宇文树平:让人物在历史
李应平:引发生命的感动
曹建平:中学历史人物教
林桂平:教学设计时应注
戴加平:历史调研手记 
戴加平:历史调研手记 
林桂平:古代中国政治制
林桂平:2007年中考模拟
李怀平:高考试题分章汇
胡江平:关于对实验教材
最新热门    
 
李应平:浅议对历史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

时间:2009-10-18 17:54:01  来源:李应平
 

李应平老师的博客:http://blog.cersp.com/userlog10/105102/index.shtml

 

引发生命的感动   构建绿色的课堂

——浅议对历史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

李应平   

【关键词】突发事件,新课程,新理念

 

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新增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目标的变化必将引发课堂教学行为的突变。因为注重“过程与方法”,探究式教学必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既然有了探究,课堂突发事件的出现就不可避免。如何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贯彻好新课标的新理念,从预设走向生成,使之成为新课程进一步展开的契机,也就成为课堂教学不容回避的问题。

突发事件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师生交往对话中生成的,这是新课堂期盼的最佳效果。但我们大多老师还是被考试束缚,被现成答案束缚。不敢展开,怕教学时间不够;不愿展开,因为心中已有所谓标准答案。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就是要求暴露知识的获得过程,强调体验与思辨,关注结果更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换句话说思辨能力提高了,不患其不知道最后结果。所以,我觉得新课程应该是生成的,应该不怕突发事件的产生,甚至应该欢迎这种突发事件的到来,唯其如此,新课程才会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我们应该敢于从“复制式教学”向“建构式教学”转变,使我们的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新课程不仅要求知识是绿色的,课堂也应该是绿色的、是不断生成和成长的。下面就我所遇到的突发事件,谈谈我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处理。

一、就汤下面,化虚为实

一次,我在外校借班上课,在上完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时,提了一个问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给你人生最大的启迪是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弱国无外交”、“记住历史,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精忠报国”……我觉得不太满意,原因是没有联系自己(学生)的实际。就点了一个想举手又犹豫不决的学生。他站起来摸摸头说:“我决定以后好好学习。”堂下笑声一片。学生们可能觉得他的话太直白、太简单,也可能觉得与本节课主题《侵略与反抗》不太切合,或者是该学生平时学习不太理想。该学生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局促不安,学生们也期待着我的反应。

我决定就汤下面,化虚为实——“鸦片战争的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清廷缺乏人才,不了解世界形势。记得龚自珍有首诗叫……”学生接道:“《已亥杂诗》”

“回答得好,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好好学习,正是当代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爱国不是空喊口号,落实具体行动是爱国的最好体现。”

学生的直白超出我的预设,学生的嘲笑更超出我的预料。一个学生习惯说别人的感悟或呼口号式的启迪,由于能顺着学生提供的材料、情境,就汤下面,顺水推舟,从务虚走向务实。课后,听课教师一致认为这是个闪光点。这不仅解除了该学生的窘境还其自尊自信,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间接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所以说,当突发事件出现时,我们教师要有耐心,要临危不乱,要善于从中寻出有价值的东西进行生成。

在七年级下册第80页有段文字“吏部尚书吴琳,退休后回到黄冈老家,朱元璋对他不放心,派特务偷偷侦查他的活动。”当我讲到这个故事时,有个学生突然冒了一句:“变态。”班级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们都静静望着我。我知道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教师要善于疏导,一味堵塞只会陷入窘境,进而可能会损害教师威信,甚至难以控制课堂秩序。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一激动常会出现粗暴、顶撞等抵触情况。我决定从他的话中寻找突破口。这个“变态”正好适切了本课课题《明朝君权的加强》,明朝君权加强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正是一种“变态”。我决定利用这个课堂资源生成学生对“君权高度集中危害”的认识。就问:“为什么你认为这是一种‘变态’,这种‘病态’有什么危害?”学生不仅讨论了“君权高度集中的危害” ,还引发了“君权高度集中的原因”的讨论,甚至带出了君主心理健康对国家治理的讨论。课后,有学生还撰写了读《病夫治国》的感想。

如果教师装作没听见一带而过或者对学生冷嘲热讽,这堂课就不能促进学生真正的发展,也无法建构他们对君主专制危害的认识。学生的“插嘴”,也是一种课程资源,教师不必介意其唐突,应细心观察、点拨呵护。对于“节外生枝”的问题,教师只要开发适当,完全可以变“废”为“宝”。

 

二、反弹问题,变守为攻

课堂上出现意外时,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都要发生变化,不能再按部就班。应该敢于调整上课内容、次序、方法等,以变应变。一成不变只会导致教师僵化、学生僵化、课堂僵化。不要急于把问题答案告诉学生,可采用把问题反弹给学生,先破后立,变守为攻,化被动为主动。这样就能成功地调动学生参与“角色”创造,不仅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和即席表达能力。

记得有一次,在上七年级下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我组织了一些学生介绍有关历史人物的事迹。当有学生讲到文天祥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气节时,一个平时不太守纪律的学生突然冒了一句——“无聊”。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我知道继续按部就班上课,学生肯定不会安心。直接批评他,也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课后讨论,则会不了了之。遂决定调整上课进度,把相关教学内容向后压了压。就问道:“说说你认为‘无聊’的原因?你认为怎样才叫‘不无聊’?”反客为主,让学生回答问题,从中找出漏洞,各个击破。

学生说:“良擒择木而栖,南宋已经灭亡,他还死抱为南宋尽忠的理念,唱高调,不无聊吗?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活还能为社会做贡献,死有何意义?统一是历史趋势,文天祥抗元是螳臂当车,毫无价值。”我知道以理服人,才会赢得学生尊重。就追问道:“元派宋恭帝前来劝降,文天祥说‘社稷为重,君为轻’作何解释?当民族危难时,当我们遇到比我们更强大的敌人时,是不是只能投降?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你怎么理解?美国的物质财富远远超过我们,是不是我们都去仰其鼻息?人类的生活是否需要精神榜样的牵引?”经过学生们的讨论,大家认识到:人类的生活需要精神的支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不应该仅仅为自己的私利而活着。统一是历史趋势,但处于当时的文天祥,一个汉族知识分子,再说蒙古军队南下,也是一路烧杀抢,你能期待他认同元政权吗?

课堂上学生的“捣乱”语言,也许正是他们的“心结”,这个“心结”可能是学生们共有的。只是有的学生肯表达出来,而有的学生选择了沉默。但“心结”不解,课堂就永无生机,就会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心结”解开了,不仅课堂气氛会更和谐,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三、提炼问题,生成对话

一次,在讲七年级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当讲到岳飞被秦桧等以所谓“谋反”罪而杀害时,一个学生说:“活该!”我问了句:“何以见得?”“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都不懂,还带什么军、打什么仗?”“我不同意,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有忠君思想的岳飞能违背朝廷的意旨吗?”我知道还不提炼问题,学生会越跑越远,就帮学生把问题转化成“如何在具体情境中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这样就避免了无谓的争论,使讨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探究性,提供了思维的广度,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

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提出,更关注个体的成长,育人成了其终极关怀,提升学生人文品格成了其重要任务。传统课堂德育常是口号式的呼喊,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许多品德教育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学生无法体验,教育也就适得其反。新课程给我们指明了育人方向,也提供了一些良好的机会。如我在上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中为加强学生对李白不畏权贵高贵品格的印象,特意安排了一个小品《李白醉酒戏权贵》。小品结束后,我要求学生讨论“从刚才的故事中,不知道同学们受到何种启迪?”学生们纷纷说李白精神可嘉,可就这时,有人说李白不识时务、恃材傲物,不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我只得尊重学生,进行了引导。但没有就事论事,而是进行了提炼,把问题化成“讲礼貌该不该分对象”。——

师:李白对谁的态度不友好?是不是所有人?讲礼貌该不该分对象?

生:老师,我觉得李白不值得学习。他让别人为自己脱靴子,这是对别人的污辱,是不讲礼貌的行为。

生:我觉得李白是对的。高力士、杨国忠都是大奸臣,对他们这样祸国殃民的权贵就不应该讲礼貌。

生:我也觉得不应该客气。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就是要敢于和权贵作斗争。

生:作斗争应该讲策略,不是不讲礼貌。日内瓦会议,杜勒斯拒绝和周总理握手,被世人讥笑,有失外交家风度。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主动和周总理握手,一直被传为美谈。可见,讲礼貌是为人的基本原则。

生:我也觉得让人脱靴子是污辱人的表现,不宜提倡。美军在伊拉克虐待俘虏,受到全世界,也包括美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就证明了这一点。

生:连对俘虏,自己的敌人都应讲文明、讲人道,高力士、杨国忠当时是权贵,但这是时代的产物,而且并没有给李白造成什么直接损害。他恃才傲物还是骄傲的表现。

生:我觉得还是前人说的好“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李白的行为就是傲骨的表现。我们应该学习他。

生:我觉得从李白当时的环境看,李白有勇气戏弄权贵,表示自己不同流合污,已经非常难能可贵,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让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像现代人一样思考问题这可能吗?

这堂课,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新课程不是一出定稿的剧本,它充满悬念,但也蕴藏着成功的喜悦。事后。有学生说这节课不仅激发了自己的思维,还拨正了人生的航向,他会永远记得这节课带给自己的生命体验。如果没有这个意外,如果没有及时引导,这堂课还会有生命的感动吗?其实,受教育的不仅是学生,我也深受教育。这堂课促使我反思课堂——课前设计应该更充分,我感到育人的最佳方式应是润物无声,太刻意反而有装腔作势之嫌,生成性品德教育要比呆板地呼口号或刻意地引导效果要好得多。教师要捕捉契机,让德育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反思学生观——不可轻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反思自己做人的道理——自己过去常看不起某些溜须拍马的人,甚而在某些场合故意出他们丑。

教师要善于提炼问题,要敢于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去碰撞、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生成对话,以求得真知。

 

四、直面挑战,剔谬求真

有时在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还会转换方向,误入歧途,有悖教学目标。教师要机智、及时地控制,使学生的思维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一天上课,学生问:“老师,迷信有没有社会价值?”我很诧异,但也没有放在心上,随口答道:“没有。”

“那七年级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一课中提到‘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不就是说火药的发明是迷信的产物吗?”这时我才知道学生今天是有备而来。平时虽然我鼓励求异思维,并不是要学生接受错误信息。看此情境只有直面挑战,剔谬求真了。我解释道:“很多事情都有利有弊,但我们不能有些事有点小弊就因噎废食,更不能因迷信偶然产生了火药的发明,就夸大其作用。应看到其整体上的危害远远大于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接着我列举了一些迷信带来的恶果。但我还是表扬其敢于求异思维的精神,但其求异的结果我并不认同。

新课程鼓励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现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教师不敢批评学生,不敢应对;认为有异就好,不论对错,盲目夸奖学生。历史教育的价值体现主要在于社会价值和发展性价值。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今天的现实,也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可能。所以说,面对突发事件时,教师要把握学生无声的思想潜流,敢于直面挑战,剔谬求真。

五、把握契机,因材施教

当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好处,教师就应该把握这一教育契机,适时把问题“抛”还给学生,进行深度开发。

一次,在上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当讲到“萨拉热窝事件”时,有学生说:“杀人啦!”我觉得这是对学生教育的一个契机。就说:“9·11事件后,有人对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正义性、正确性提出怀疑。你们怎么看?”有人说其是爱国主义表现;有人说其是恐怖分子;有人联系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说是弱小者对抗暴政的壮举;有人说其是“政治冒险”,刺杀斐迪南改变不了奥地利入侵塞尔维亚的意图与进程,反而加剧了矛盾,给奥地利的侵略提供口实,加速了奥地利侵略的步伐,得不偿失;有人把其说成塞尔维亚的英雄,其精神激励了几代塞尔维亚人抵抗外来的侵略;有人把从网上收来的最新资料———9·11事件后,波斯尼亚人把普林西普看成恐怖分子,撤走了原先设立的用水泥制作的脚印模型,关闭了博物馆,来反证其“正义性”已遭到怀疑和否定;还有人联系到以色列定点清除哈马斯领导人、伊拉克的恐怖活动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与灾难。经过讨论,学生们对暴力普遍持否定态度,感到和平的珍贵。明白了人类社会在每个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游戏规则,但在政治生活和国际交往中反对搞暗杀等恐怖活动是共同的准则。同时也感到纪律的必要性,在国家关系关键、敏感时期,个人行为也可能对国家和民族带来重要的影响,还有人联系到一些大学生反日游行、球迷闹事影响国家声誉等。

历史课程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流程上灵活多变,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因势利导,大胆走出备课时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真正做到“为学习而教”、“为学生发展而教”,这样,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课堂才能显现真正的活力,这样的教学才是充满智慧欢乐和创造快意的教学。

 

六、对话心灵,师生共振

一次,在讲到“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一直打到多瑙河流域”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爽!”众多学生附和。学生的直率、简单不一定都是“不成熟”的代名词。爱国主义不是损人利己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但几十年来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那种以漠视学生独立思考权、选择权和个性权为主要特征的灌输式思想教育是不成功的。我知道只有打开他们的心灵,才能引导他们自觉地走向人类神圣的精神殿堂。我没有继续讲今天要上的内容。我讲了当年我上这节课时的情形,恨不得中国一统世界。但后来我的观点改变了,因为我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接着我列举了日本侵略给亚洲人民带来的种种耻辱和灾难,讲了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和推出“侵略有理”的历史教科书。当学生义愤填膺、情绪高昂时,我又讲了德国政府的真诚悔过谢罪、勃兰特总理的下跪,赢得了各国普遍赞誉和谅解,重新融入欧洲和国际社会。我发现随着我的讲述,学生的眼睛开始熠熠生辉……

遇到问题,教师要敞开心灵,和学生在精神境界、人性善恶上更多地沟通、理解,不回避自己人性的弱点,不掩盖自己某些学术上的无知,以诚动人,引发学生心灵的共振。

一次在讲到“楚汉战争”中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傻瓜”,虽然声音很小,但我捕捉到了。我知道该学生有话要说,想一吐为快,他已经遇到了他上课的兴奋点。如果我不应对,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只能沉默,长期下去只会兴趣全无,有时学生“捣乱”是有表达的欲望。我决定培养他思辨能力和对历史的兴趣,帮其挖掘有价值的东西。“刚才有人说‘项羽自杀是傻瓜行为’,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明理由。”有学生说:“应效法勾践,卧薪尝胆。”有学生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有学生用诗补充说道:“江东才子多奇志,卷土重来未可知。”有学生反驳道:“李清照说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人应该有气节。”有学生说:“项羽刚愎自用、骄傲自大,即使卷土重来也不一定成功。”有学生引用蒲松龄的话说:“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我相信项羽会成功。”有学生反驳道:“项羽性格残暴,放火烧了阿房宫;目光短浅,灭秦后就班师东还;不能礼贤下士,不爱惜民力。不是当好皇帝的料。成功了也不一定是好事。”……

我本来只想转变一下学生学习方式,为他们提供一个活跃的气氛,没想到学生会走得这么远,旁征博引,前后联系,心态、人格都成了他们讨论的对象。这里不仅有理性思维,更重要的还有心灵的对话。教师对问题的挖掘应该有利于激励他们继续学习,为课程资源的再生创造条件,应该产生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使其成为课程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另一类是环境等不确定教学因素突然闯入课堂。很多教师喜欢采用化解、转移、压制等办法来消除突发事件对预定课堂教学的干扰。但我认为既然“生活已经闯入课堂”,我们就不应该回避,应该积极主动地利用它,把它开发成有效的课堂资源。记得我在上《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时,因为后面是美术课,有学生在偷偷玩橡皮泥。我发现后问学生:“上课可以玩橡皮泥吗?”学生说:“不可以。”我说:“那得看情况而定,本节课我们就学学古人,进行雕版印刷好不好?”学生大喜过望,我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橡皮泥雕刻唐诗一句,看谁雕刻的又快又好。通过雕刻,学生体验到了雕刻者的艰辛。因为字要刻成反的,这样字印出来才是正的。在橡皮泥上刻字已经让学生颇费周折,想想古人还要在石头、木块上刻,学生很容易体会到做一件事的不容易。通过雕刻印刷,学生们体会到雕版印刷比手抄要快得多,而且不易出错。更值得一提是很多学生通过雕刻,明白做事要专心致志,这样才会做得又快又好,明白了橡皮泥该在什么时间去玩。这比我单纯的讲解、教育要好的多。教学需要预设,但教师也应见机行事,从偶然事件中找出新的课程资源,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总之,新课程是生成的。正是因为其充满意外,才更富有挑战性,正是因为其充满悬念,才更显生命力。这不仅有利于锤炼学生的品格,也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就让我们在这些充满突发事件处理中引发生命的感动、打造出绿色的课堂吧!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