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胡军哲:探究式历史学习
胡军哲:我思、我行,故
东西方先哲:孔子与柏拉
最新热门    
 
胡军哲:历史教学与求真、求实

时间:2009-10-18 17:12:23  来源:胡军哲
 

历史教学与求真、求实的关系问题

    ——重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胡军哲(410005)

   

    本文原载《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年4月上半月刊,引用或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任世江主编在《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8期发表《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一文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学历史教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求真、求实”的大讨论。我同广大历史教学同行一样非常赞同任老师的观点,我想也没有老师愿意将不真实的历史教给学生。同行们的立论大多是从历史教学中求真求实的操作层面入手,我以为,如果从一更高层次探讨一下历史教学与求真、求实的关系问题,也许会豁然开朗。近来再一次品读了葛剑雄教授的《历史学是什么》(葛剑雄、周筱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一书,收获很大,对这一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我也想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求真求实做得不太好的同仁(当然也包括我自己)说说话,特撰此文,供大家参考。葛先生是我十分景仰的学术前辈,本文的写作得益于此书,先在此表示谢意,对先生观点理解有误的地方,祈望谅解。

 

    一

 

    要弄清历史教学与求真、求实的关系问题,首先得来回答一下古往今来多少哲人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什么是历史?有没有真实的历史?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历,过也,传也。”“过”是空间上的移动,“传”则表示时间上的推移。“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即保持中正的态度用右手来记事。可见,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1]。我想,不管是对历史的何种定义,都离不开“历史事实”与“历史记录”(即我们所说的史料)这两个方面。

    显而易见,“历史事实”是客观不变的,是真实的,但它是过去了的人和事,我们都没有亲身经历,因此,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只可能是通过“历史记录”。尽管我国史家有秉笔直书的传统,如春秋末年孔子作《春秋》,只记人事活动,不记诬妄之说,为后世史家树立了求真的榜样。司马迁的《史记》更是被后世誉为“实录”。唐人刘知几《史通》有“直书”专篇,论述了直书的传统及其意义。但很多历史事实牵涉到人们的利益关系,在这个领域里,肯定或否定一个史实,揭示或掩盖一个真相,不仅仅是一个是否符合历史实际的问题,还纠缠着对谁有利、对谁有害的问题。因此,历史记录上的曲笔现象是存在的,特别是官修史书,有的是修改曲笔,有的是曲笔修改。被喻为一代明君的唐太宗就对唐朝历史的记录进行了“干预”并产生了重大影响,葛先生花了很多笔墨论证了被公认的权威史书《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是根据已被房玄龄等人删改过的实录、国史修撰而成。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四库全书》在修纂过程中,许多书籍收入时,其中不利于清政府的记载都遭到了篡改,甚至面目前非,另外由于抄手的原因,誊抄时也存在不少脱漏、讹误、衍文。从外国历史来看,英国著名史学家古奇在《十九世纪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一书中,列举了好几个这样的事例:意大利的王公拒绝穆拉托里查阅他们档案的要求,理由是他可能会找到一些否定他们领土权力的证据。詹姆斯派的卡特因为在附注中提到一个英国人的瘰疠症由于“僭望王位者”的抚摸而获得痊愈,便被撤消了伦敦市参议会授予的补助金,而他的著作也不让出售。一个老投石党人梅泽雷,由于对路易十四的先人的财政措施作了一些批评,结果被剥夺了养老金。姜诺内为了他的那不勒斯王国史而被流放,后来死于狱中。弗雷雷因为主张法兰克人不属于高卢族,而被投入巴士底狱。由此看来,现在留下的记载“还是历史记录者主观的产物,不可能有纯客观的、全面的历史。”[2]

    既然历史记录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的主观性和选择性,因此,要使历史记录更符合事实本身,我们所说的“历史”就应该和“现实”有一定的时间距离,离记录者、传播者、阅读者都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果没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人们所看到的并记录下来的事实不一定就是事实的真相,或者不一定就是事实的最主要方面。[3]这个间隔,一般来说至少是一代人。国外有20或30年后解密档案的制度。事实上,很多历史记录,由于多种原因,即使间隔40年或6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我们也难以澄清历史事实。如,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抗战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料,有些都还难以辨明真伪。

    很多人因此认为,尽管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但任何人记载下来的历史都不能避免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感情的影响,其他人的理解研究同样如此。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家认为历史事实不过是历史学家头脑中的产物,“在历史学家创造历史事实之前,历史事实对于任何历史学家而言都是不存在的”[4]。[①]

    那么,要想通过史料澄清历史事实,就绝非易事!难怪华东师大的张耕华教授发出“澄清真相,谈何容易”[5]的感叹!我想任何人都不敢轻易肯定通过历史文献资料掌握了“证据”或是历史的真相。那些“相信史实真相总是可以说得清的人,是把历史研究看得过于简单了。”[6]

 

 

 

    二

 

    既然“历史记录”与“历史事实”有出入,所以我们就要进行历史研究(当然,进行历史研究还有其它的原因与目的)。历史研究当然也就包括对历史事实与历史记录的研究。葛先生认为:“历史研究的基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复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探索以往的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就像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为了探索该学科的内在规律一样。”[7] 那么,历史研究能否真正复原历史,完全弄清历史的真相呢?大家都以为答案是否定的。北京师范大学的瞿林东教授认为:对史学家揭示历史真相的努力及其成果不能作绝对的要求。这是因为[8]:第一,客观历史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任何人都很难完全再现历史。从这个意义看,求真,就是“求”得反映历史主要趋势的本质的“真”。第二,史学家在反映客观历史的过程中,其主观意识总要起作用;因此,史学家撰写出来的历史乃是客观历史同史学家主观意识结合的产物。第三,一般说来,即使是严肃的和正直的史学家,亦难免有知识上、器具上的局限,这种局限无疑是其通往求真道路上的障碍,只是因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可能遇到的障碍大小有异罢了。此外,由于史学同政治的密切关系,故史家的求真,有时还会受到政治的无理干扰或无理政治的干扰而陷于艰难的境地。唯其如此,人们对以往的史学家在求真道路上之所得,都应给予应有的尊重和恰当的评价。瞿先生特别提出了要尊重以往史学家在求真道路上之所得,可敬!

    可见,历史研究的成果也只是求真求实的产物,也未必是完全真实历史的反映。我们“必须把历史的真实理解为相对的、可以逐步接近的,这样我们对于历史的真实的探索就是可行的,并且会不断取得进步,越来越靠近它。更为重要的是,对历史的真实的探索还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史学家在探索的过程中,或误信了虚假的史料、或受到相关学科的制约,很可能会背离历史的真实。但是,一旦发现了这样的背离,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9]

 

    三

 

    葛先生把历史研究的运用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规律,第二是用于宣传教育,第三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信息,包括背景、经验等。显然,历史教学是属于历史运用中的第二种。那么,历史教学需不需要真实的历史呢?回答是肯定的。葛先生说:“无论哪一方面具体的历史应用,坚持历史的真实性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益的。在宣传教育方面,根据受众的不同,可以对历史的真实做出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侧重,但是这一切均应以不违背历史的真实为前提。”[10]可见,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前提条件。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离历史真实即“失真、失实”的教学,其原因又是什么?我认为,首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所致。历史学科属于解释性学科。历史解释是历史的价值所在。人们在解释历史的时候,必然会受到阶级、时代、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限制,选择的立场、角度和方法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千差万别。人们评价莎士比亚的戏剧时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在历史教学中,一千个人,何尝没有一千个拿破仑!因此,历史学科的本质决定了人们(当然也包括历史教师)不得不从大量已有的史料中做出选择,对历史进行解释。选择史料的差异会导致观点的不同。这些都是影响历史解释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一段时间以来,我在历史教学中也是畏首畏尾,总是担心自己把历史讲错了,在课堂上每讲一句话,每提出来一个观点来似乎都经不起推敲,有违历史的真实性,以至贻误学生。但后来我告诉学生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心中的历史。也许我的历史讲得不对,你们可以更正,不接受便是。当然,我们应该尽可能选择真实的史料来解释历史。

    其次,中学历史教师对史料(姑且称为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大致来源于三部分:一是历史(包括历史事实与历史记录),二是史学家历史研究的成果,三是历史教材(实际上,教材也是对历史研究成果的反映)。如上文所述,历史记录与历史事实往往有出入,历史研究的成果所反映的也未必是真实的历史,再加上历史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史学工作者那样去研究历史,因此,选择不到更为真实的史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长期以来,历史教师对史料的选择大多来自于历史教材,这里重点说说历史教材的问题。笔者读了一点关于教材学方面的书籍,认识到教材的编写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中学教材承担的主要是“宣传教育”的载体,它不仅要考虑到历史事实,还要关注史学研究的进展,更多的是要考虑到社会发展中现实的需要。教材所面对的是中学生,它不可能写成史学著作,也不可能堆砌一大堆史料或证据摆在那里,它必须要有观点。因此,有学者就主张教科书内容应与研究成果保持一段时间距离,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有些人却将历史教学中出现“失真、失实”的全部责任归结为历史教材,显然是错误的。教材永远只可能是知识与教学的载体而不是历史内容的全部!2000年,有关人士围绕人教社版历史教科书展开了一场大辩论,让我们更加明白了这一点。所以,今天我们强调教材是“文本”而不是“蓝本”,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四

 

    幸好,新课程的实施为广大历史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标多本”下的历史教材也为历史教学的求真求实提供了更多的史料与证据。但我又担心的是一些历史教师可能会在求真求实的面前乱了方寸,把一些称不上史料的史料介绍给学生,把一些算不上证据的证据交给判断能力不强的中学生,得出一些有违历史事实乃至错误的结论,还美其名曰创新。那么,历史教学中究竟怎样做到求真求实呢?我想在此从宏观方面特别强调要注意如下三点。

    第一,增强对史料的甄别与理解能力。今天我们见到的历史文献,绝大多数都已经过后人的传抄、翻印,甚至改窜、增补,通行的本子未必是原貌。葛先生指出,在历史记录手段日益多样化的同时,进行歪曲、篡改的方法也层出不穷。有些档案的原件已经遗失或销毁,现存的只是复制品。比如中国革命博物馆所藏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979年包干到户的生死契约,由于纸张过于洁白崭新,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据当事人的回忆和专家考证,这只是事后为拍摄纪录片所需而补做的复制件,内容与原件也很不相同。[11]还有,特别是代表官方立场的资料(包括我们所说的一些正史),也已经过整理和剪裁,不是原始资料,即使是原始资料,如古人的日记,也需要鉴别。前人的日记,一部分是记给自己看的,另外相当一部分是记给别人看的,生前就准备公开发表,这是明清以来文人的习气,其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12]如,胡适的日记,也是在生前就公开出版了的,许多涉及利害的史实必然有所隐讳,研究其生平思想,显然不能单凭这样的材料出发。至于世界历史的材料,还应该考虑到是否有翻译上的错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包括全面理解与准确理解)史料背后所蕴含的内容,透过史料表象逐步接近历史真实,从中发现其中的矛盾,去伪存真,作出可能的推测。当然,这是很高的要求,历史教师不一定有精力、有能力做到,但却是我们在求真求实的过程中必须要努力做的。

 

 

    第二,增强对历史的整体性判断能力,掌握求真求实的基本方法。个人的精力毕竟太有限了,很多历史学家穷尽毕生精力来研究历史,都只能集中在某一阶段历史的某一方面或者是某一专门领域,古往今来,极少有贯通古今的史学大家。中学历史教师任务繁重,研究条件、时间与精力极其有限,可是要面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求真求实,谈何容易!怎么办?葛先生指出:“史学大师并不是什么都研究,什么都懂,但必定能对历史具有整体性的判断能力,形成了自己的历史观念,掌握了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13]这就启发我们两点:一是不管是谁,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学,一定要有一个历史的基本与整体的判断能力。葛先生认为[14]: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增加知识、满足兴趣、陶冶情操,既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让他们把时间花费在非常琐碎的历史细节和有重大争议问题的讨论上,只要告诉他们一些基本史实或学术界公认的观点就可以了。在他看来,一位中学历史教师,作为一个历史运用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历史研究的全部内容传授给学生,尤其是目前尚有很大争议的问题,对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中学生而言,反而容易引起思想的混乱,当然就应该选择最适合、最重要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最适合、最重要的内容应该就是指基本的整体的历史事实,我想,对于这一点,只要是接受过正规历史专业教育的历史教师应该不会出问题,也就是说不会出现“失真、失实”的。二是不管是谁,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学,基本方法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我在自己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坚持认为,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历史学习方法的习得是至关重要的,这可能要比多告诉学生一两个历史真相更有意义。

    第三,要将历史教学中的求真求实与经世结合起来。“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15]如果说,求真求实乃是史学的生命所在,那么经世则是史学的生命力之社会历史价值的反映。葛先生也认为,对于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历史教育采用“古为今用”的方式是必要的。我认为,历史教学中的经世应当体现在历史的教育功能上,体现在对人心灵的塑造上,也就是说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历史来教育学生。有人曾提出,历史教学不应承担教育功能,这显然是混淆了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的功用,忽略了人成长过程中所要面临的影响因素,因而是错误的。历史教学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我们的历史教学与历史研究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大家要记住: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绝不是也不可能要培养史学工作者,更不是也更不可能要培养历史学家,而只可能是历史与历史学科的入门者。我曾经写过一些文章,大力提倡在历史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让学生在历史的悲欢离合中增长阅历,从历史的跌宕起伏中获得智慧,在充满成长气息的历史课堂中发展自我。我想,这同样应该是历史教学中的求真求实,同时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大力倡导的。

    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也是我们广大历史教师追求的目标。但如果仅为了求真求实而进行历史教学,那就错了!

 

    参考文献:

——————————————

    [1][2][3][7][9][10][11][12][13][14]参见葛剑雄、周筱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72页、第72页、第58页、第209页、第216页、第212页、第68页、第219页、第240页、第147页

    [4]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8页

    [5][6][16]张耕华:《史实能否说得清?——兼论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载《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7期

    [8]瞿林东:《论史学的求真与经世》,载《光明日报》2003年3月25日

    [15]《周谷城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0页

 

---------------------------------------

[①]葛先生不太赞成此观点。认为尽管在很多情况下,要复原历史的真实确实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但都没有改变一个前提:历史本身是真实的,是客观存在过的事实。无论我们今天是否还了解,或者我们了解了以后是否愿承认。(见其著作《历史学是什么》第205页)但本人认为上述观点所反映的事实在今天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1. [课程研究] 本网:历史教学求真求实大讨论 [本网][2008年2月3日][364]

简介:无
内容:
  1. [课程研究] 历史教学求真求实讨论后续 11 [孙梅][2008年1月15日][73]简介:无内容: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求真、求实孙  梅《历史教学》2007年第12期乌鲁木齐市教学研究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1由“美国独立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引发的,关于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求真、求实的讨论很有意义。有人困惑于不同观点的……


2. [课程研究] 历史教学求真求实讨论后续 11 [孙梅][2008年1月15日][137]

简介:无
内容: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求真、求实孙  梅《历史教学》2007年第12期乌鲁木齐市教学研究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1由“美国独立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引发的,关于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求真、求实的讨论很有意义。有人困惑于不同观点的选择,有人主张多介绍一些不同观点,还有人拘泥于“根本原因”的概念及其是否是唯一性问题。我认真阅读了这些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大家讨论。在中学历史教学……


3. [课程研究] 历史教学求真求实讨论后续 10 [绍兴][2007年12月28日][208]

简介:无
内容:
 珍爱自我 超越自我——增加历史教育中爱国主义情感的厚度陈新祥                          绍兴鲁迅中学   引子:今天在上课时碰到别人命题的一道习题,就是我们经常让学生做的一道题:二战后……


4. [课程研究] 历史教学求真求实讨论后续 9 [绍兴][2007年12月26日][272]

简介:无
内容:
   No.26 讨论:欢迎大家加入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2007-12-21 15:20:00 | By: 陈新祥(游客) ]   对这样的讨论不期望有什么结果,有结果可能是坏事?“我在思”、“我在求”人文关怀的精神和实质的过程本身就是结果,不过那是没有尽头、没有结果的结果,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结果。求索重在过程,重在参与,或者说我……


5. [课程研究] 历史教学求真求实讨论后续 8 [绍兴][2007年12月21日][246]

简介:无
内容:
  No.29 讨论:欢迎大家加入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2007-12-19 21:38:00 | By: hongchao2(游客) ]   王老师首倡,陈老师、李老师等诸位前辈热烈讨论的问题对于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极具意义。感谢你们,让我们看到方向,保持对历史教学的热情。感谢李老师,让我们知道要“冷静操作”,能适应学校的生活。我的愚见。历史教学的底线……


6. [课程研究] 历史教学求真求实讨论后续 7 [绍兴][2007年12月19日][356]

简介:无
内容:
 摘选,仅供参考讨论,不代表本网立场 No.19 讨论:欢迎大家加入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2007-12-16 19:28:00 | By: sxwany  ]   博雅兄:1.真正的讨论、绝对的启蒙永无止境。希望省内外历史教师踊跃加入。2。这个平台是非常好的平台,我们作为网管员,要把这个平台使更多人重视。     ……


7. [课程研究] 历史教学求真求实讨论后续 6 [绍兴][2007年12月14日][114]

简介:无
内容:
 No.40 讨论:欢迎大家加入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2007-12-12 20:25:00 | By: 陈新祥(游客) ]   看了清茶的贴,很是感动,也很是惭愧,对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及三人行必有我师又有了新的体会。下面谈谈我对这次讨论的思考:一、《历史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历史教育的法规准则的权威性不够。1、广大历史老师对〈〈课标〉〉的地位不甚明确。……


8. [课程研究] 历史教学求真求实讨论后续 5 [绍兴][2007年12月12日][132]

简介:无
内容:
   No.38 讨论:欢迎大家加入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2007-12-11 21:27:00 | By: 陈新祥(游客) ]   回清茶:1、本人说过求真求实不是历史教学的底线?看看我在 2、真实性是历史学科的灵魂?如果真实性是历史学科的灵魂,那培养学生求真精神更省便、更好量化、更可操作、更规范的理、化、生学科课就足够了,……


9. [课程研究] 历史教学求真求实讨论后续 4 [绍兴][2007年12月11日][202]

简介:无
内容:
   No.31 讨论:欢迎大家加入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2007-12-10 20:41:00 | By: 清茶(游客) ]   关于人文主义,陈老师强调其重要性,这没有错,是相当正确的,而是现在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强调人文性都没有过份,这是从目前特殊的历史状况来说的. 但人文性是历史教学的线吗?如果是,那么语文教学呢?政……


10. [课程研究] 历史教学求真求实讨论后续 3 [老师][2007年12月10日][204]

简介:无
内容:
   No.31 讨论:欢迎大家加入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2007-12-10 9:57:00 | By: 陈新祥(游客) ]   回sxwang(不会吧?)1、 找历史事实——十月革命的真相、国共关系的真相、天朝崩溃的真相是很重要,即找铁证确实很重要。但是不是历史教师看了这些书之后都相信杨天石、杨奎松、茅建海等先生的学术结论?你、徐金超、或许还有国权、我……


11. [课程研究] 历史教学求真求实讨论后续 2 [历史][2007年12月10日][402]

简介:无
内容:
 摘选: No.19 讨论:欢迎大家加入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2007-12-8 21:28:00 | By: 陈新祥(游客) ]   回叶军:我还是认为说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师最缺的是历史学本体性知识会觉得比较空:1、 这会使一些历史教师认为只要有丰富的历史学知识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好老师。但历史学知识有多种多样,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有人文关怀、现代民主精神者见……


12. [课程研究] 历史教学求真求实讨论后续 1 [老师][2007年12月8日][443]

简介:无
内容:
  观点一:lxzxcxx(游客) ]   回清茶:1、你老是说历史教育与历史教学是有区别的。不错。但不应忘记,历史教学是历史教育的核心和基础。要弄清历史教育的底线必须弄清历史教学的底线。2、你知道现在历史教学的底线存在什么问题吗?存在多少问题吗?现在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重大修订,说明问题大着呢。3、我的观点是历史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试图将历史教学像自然科学一样……


13. [课程研究] 陈连蜀:历史教学求真求实之我见 [陈连蜀][2007年12月6日][582]

简介:无
内容:
  历史教学真之追问:教法要实,过程要真 陈连蜀 [关键词]历史教学 求真求实 课堂教学 《历史教学》(中学版)今年8至11期连续5期讨论“求真、求实”这个话题,尤其是郭子其老师已经从方法论的层面提出了中学老师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对中学教学实际的切实把握使这篇文章的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性十分突出。但如果联系任主编提出问题的时代背景和当下历史教……


14. [课程研究] 浙江历史教育博客求真讨论正酣 [浙江][2007年12月6日][352]

简介:无
内容:
 浙江历史教育博客:欢迎访问。并发表高见:http://blog.cersp.com/userlog/5980/archives/2007/671385.shtml 王叶军老师:近来,在绍兴县历史教师里,有关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争论正急,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问题。A、历史教学有效性根本上取决于什么?是历史学知识?是教学策略知识?是教学实践知识?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本站博客上已有一些讨……


15. [] 陈新祥历史教学求真求实再反思 [陈新祥][2007年12月5日][299]

简介:无
内容:
 各位老师在阅读陈老师的文章前,需要对这场大讨论的背景和简单过程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理解。请访问:北美独立战争引发的求真求实大讨论http://hist.cersp.com/Remotestudy/recommendsrc/200712/8518.html也希望大家就此问题发表高见,方式有二:一是在历史课程网建博客,这样会便利讨论,二是发邮件(hechenggang@ncct.gov.cn……


16. [推荐资源] 关于北美独立战争引发的求真求实大讨论 [任世江等][2007年12月3日][97]

简介:无
内容:
 1. [推荐资源] 李国权:也谈求真求实与我们的困惑 [李国权][2007年12月3日][0]简介:无内容: 有关中学历史教学底线的争鸣(来自绍兴县)sxwany老师的历史博客http://blog.cersp.com/userlog17/39318/index.shtml 也谈“求真、求实”与我们的“困惑”——与任世江、陈新祥商榷 绍兴县柯桥中……


17. [推荐资源] 李国权:也谈求真求实与我们的困惑 [李国权][2007年12月3日][108]

简介:无
内容:
 有关中学历史教学底线的争鸣(来自绍兴县)sxwany老师的历史博客http://blog.cersp.com/userlog17/39318/index.shtml 也谈“求真、求实”与我们的“困惑”——与任世江、陈新祥商榷 绍兴县柯桥中学  李国权  [关键词]求真,求实,困惑,阅读,根本原因,唯一 《历史教学》杂志最近几期发表了几篇……


18. [课程研究] 豆艳荣:求真、求实要有证据意识 [豆艳荣][2007年11月20日][278]

简介:无
内容:
 参考文章1  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老任《历史教学》2007年第8期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6985.html  参考文章2   求真、求实与我们的困惑——以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为例  《历史教学》2007年第9期  华中科技大学附中胡运珉http://hi……


19. [课程研究] 郭子其:求真—美国独立战争再讨论 [郭子其][2007年11月16日][440]

简介:无
内容:
 参考文章1  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老任《历史教学》2007年第8期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6985.html  参考文章2   求真、求实与我们的困惑——以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为例  《历史教学》2007年第9期  华中科技大学附中胡运珉http://hi……


20. [课程研究] 关于求真、求实的健康学术争鸣 [历史][2007年11月9日][330]

简介:无
内容:
 换一种思路“求真、求实”解“困惑”或许更好——与任世江、胡运珉商榷陈新祥 (绍兴鲁迅中学,浙江绍兴312000)    关键词:商榷,北美独立战争,根本原因  参考文章1  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老任《历史教学》2007年第8期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6985.h……

 

21. [] 胡运珉:求真、求实与困惑 [胡运珉][2007年10月23日][361]

简介:无
内容:
 求真、求实与我们的困惑——以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为例       《历史教学》2007年第9期  华中科技大学附中胡运珉 胡老师的历史博客http://blog.cersp.com/userlog9/98067/index.shtml 《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8期刊登了任世江主编的一篇文章——《求真、……


22. [] 老任:求真—长春历史教学大赛评论 [老任][2007年9月25日][1800]

简介:无
内容:
    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                     老  任  《历史教学》2007年第8期&n……


23. [史学动态] 光明日报:论史学的求真与经世 [骆志煌等][2006年7月29日][963]

简介:无
内容:
光明日报:论史学的求真与经世“中国历史十论”之一瞿林东     瞿林东:北师大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   [光明日报编者按]众所周知,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史学遗产,而中华民族又是非常重视从过往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伟大民族。历代有识之士都特别强调要“述往事”而“思来者”,也就是在面向未来时非常重视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在思考民族国家的命运时非常重视历史的关怀。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高度重……


24. [教学实践] 课堂实录“历史真善美,求真是底线——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再分析” [王叶军][2006年2月28日][3772]

简介:无
内容:
  课堂实录“历史真善美,求真是底线——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再分析”   作者:绍兴县华甫中学王叶军  地点:绍兴县柯桥中学  项目:县“轻负担,高质量”课堂教学风采展示  [背景]  有关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一方面,史学研究已较为深入,而且其成果正在日益大众化;另一方面,在这一史学研究成果大众化过程中,从具体的史实到宏观的历史观都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