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李国权:赎辽后辽东半岛
李国权:历史教学不能想
李国权:我的2007年回顾
最新热门    
 
李国权:回复王叶军老师两封信

时间:2009-10-18 17:12:56  来源:李国权
 

李国权:回复王叶军老师的信一

 


 
清茶一杯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0467/archives/2007/667486.shtml


 
叶军:


读了你在《绍兴教育》上的一篇关于新课程改革几个症结的文章,深有同感。我县目前对教育的行政干预简直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今年6月份我看到教师发展中心排定的各学科考试的安排表,只有苦笑的份。我把这张表连同我的一些思考甚至于抱怨发给现在北京的《中国教师报》记者茅卫东,他回信“一声叹息!”是的,能说什么呢?而所有这些“暴力侵犯”却都冠以“为了孩子”的名义。然而,目的的崇高却不能完全替代手段的卑劣,相反,手段的卑劣却往往抵消目的的崇高。而现在,教育却成了某些人为了满足个人欲念的试验场,简直已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去年重点目标960几个,今年调整要求超过1000人,北大清华要求达到12人,二年后这一数字要求达到1200人。在这些人的眼里,教育成了什么?无所顾忌,心想事成?还有没有一点畏惧感和尊重客观的常识?


非常钦佩你的这种勇气,要知道你这样写出来并把其投到本地的教育杂志上,凭我的感觉你是需要担相当风险的,因为我不敢这样做,有太多的事例警告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确实需要仔细考量。如果真的要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进行评击的话,我会把它投到其它地区的报刊,且大多会隐去真名,冠以笔名。上次跟你说起的招生怪现象的文章,就发表于《中国教师报》,而用的是笔名。我不想因为这些小事而让我们的某些个大人物“龙颜大怒”,事实上,这些人距离“龙”难道还远吗?而如果他们真的“怒”了,我们这些小人物将会很悲惨,这也已经被无数的事例证明了的。


你说“课程改革实际上已成了利益的再分配”,这是相当正确的,改革本质上就是利益的重新调整,而既得利益者能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吗?现在又增加了一部份利益的争夺者,争夺的最终结果是学生的负担更重了。这可以说是毫无疑问的。这其中也包括学校,可能也包括你和我。例如,我现在正在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编写”,这些教材的开发与编写要不要呢?政策允许可以,但最终只能由学生卖单,这也是毫无疑问的,而且这是上面要求做的,如果我不做,换了别人也会做。难道我不做学生的负担就能减下去了吗?所以我有时候真的感到很悲哀。但同时,我也在思考,假如我做了,并做得尽量相对好一些,至少能让学生物有所值,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你还讲到教师的问题,事实确实如此,但这样明白无误的指出这些问题在小范围内可以,或者到更大的范围里去也可以,最要忌的在一个不大不小的范围内,因为所指很明确,难免会让某些人不快。举个例子,你说由于行政干预的加重加大,德育处成了“作假处”,尧兴会怎么想?就在同一期中尧兴可是说了许多德育工作的经验的,这等于向公众明白无误地提出了一道选择题,要么你是错的,要么他是假的,两者之中必取其一。当然我知道尧兴不是这样的人,但如果换了另一个,麻烦就来了,事实上,这样的人现在多得很,我就碰到过几位。


学生的问题我们无权评论,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来学习的,领导怎样办学?教师怎样教学?学生就跟着在这样的环境里受苦受累或者深受恩泽,这怪不得学生,换句话说,如果学生知道怎样学?学什么?还用花这么多时间、精力、金钱到学校里来?自己学习就可以了,正是由于前两者的因素,才带给我们的学生这样的结果,所以学生表现出来的这些思想,归根到底是领导、教师的原因,不要指责我们可爱又无辜的孩子们了。而作为教师,深感不安,且深为自责。


新课程改革于我省而言已一年多了,但于我目力所及,去年还闻到雷声,今年则连这点雷声都没有了,倒是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再看一些专家,却抓紧这次改革机会,拼命地挣钱,他们普遍讲的一个最多的观点就是“课程改革关键是教师”,似乎改革现在搞成这样,是因为教师们不思进取,又似乎认为如果教师们素质提高了,认识统一了,课程改革就能成功了。这真是无稽之谈。其实,这些专家比谁都清楚,只不过他们惹不起,而教师是弱势群体,当然说几句指责一下无关紧要,又不会受到报复,更何况他们牢牢地掌握着话语权。我认为,关键还是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怎样的环境造就怎样的人。当然,人反过来也可以影响环境。就目前的教育生态而言,真正在那里搞破坏的是一些扛着改革的大旗,而倒行逆施的人。他们不尊重教育的常识,不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拼命的压榨,简直要榨出师生们的血来——“伪改革”就是这样的。

 

 


绍兴县教育局明天将组织校长书记和业务校长到黄岗去了,上次去了江西临川,而这两地都以升学率高尤其是重点率、上北大清华两校的人多而著称。同时,我也知道这两地的教育是被称为“魔鬼式”的训练而闻名。这些头头们到了那里后,会学习一些什么呢?一些教师说他们哪里去学习,游山玩水而已。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倒是绍兴教育的万幸了,最可悲的他们把那些所谓的“魔鬼式”管理与训练方法学到手照抄到绍兴,则将是绍兴县教育的又一个悲哀,我们做教师的暗无天日的日子将为时不远了。其实,只要还有一点头脑,知道古代有那么一个叫“南橘北枳”的故事,就不会做出一些愚蠢的行动了,而且在所有的报道之中,几乎所有有良知的记者都不会忘了加上一句“临川经验”与“黄岗经验”不可复制之类的话加以提醒,可惜的有些人就是喜欢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有时我在想,他们既然这样喜欢学习,为什么不学学海淀的经验?上海的经验?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们学不来。


然而,课程改革毕竟是大势所趋,浩浩荡荡东流水不可阻档,在我们之中还有许多抱有良知,抱着对课程改革执著信念的人,这就是改革的力量,也是我们的精神所在。于我而言,我将坚持这样的精神与想法,但不会很草率,过多去指责教师与学生,而是努力的学习,尽量使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喜欢,我想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将是我最大的满足,我在考试时也会去抓一下,如果不这样,将会很难受也会很被动。


唠唠叨叨说了不少,但请见谅。陈信祥是一个很有思想与生活阅历的人,他最近一篇文章在《历史教学》上发表,可以说开创了在杂志上投出与发表的时间之最。


李国权

10、17
 

 

 

 

 

 

 

李国权:回复王叶军老师的信二

 

关于11月27日教研活动话题的再思考 


清茶一杯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0467/archives/2007/667486.shtml


 
叶军:

你好!

周二在你校,我主要谈了历史哲学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要有理想,但也要关注我们所处的环境,如果离开了现在所处的状况,不知道我们的双脚站在何地,也即不能正视传统,这样的教育有何价值?

我还谈到历史教育与历史教学的不同,历史教育更应是一种教化与宣传,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人了解历史更多地是通过历史影视与文学化品,而非历史课堂。在一个文化日趋多样化,价值多元的社会里,要想实现价值观世界观的统一是不现实的,如果硬要这样做,自然是一种专制的做法。尊重多样化、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发展的趋向,是现代文明与开放程度的表现。

但历史教学就不一样了。历史教学是在特定的场所(教室),面向特定的人群(青年学生)进行历史教育,这样的教育必须要按照国家的规定,老师个人可以有多元的价值选择,但在课堂上不能对主流价值观进行私毫诋毁,必定要遵循主流价值观。而这个主流价值观也即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简单地说是课程标准里所规定的爱国爱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等等,这里不详细照抄了。换句话说,教师其实就是把国家所倡导的一种主流价值观通过课堂向学生进行教育或教化的人。所以课堂里的历史教育不能随心所欲,有时可能会跟教师自已的信仰相矛盾,但作为一名负责的教师不能胡来,如果完全按自已所理解的那样进行讲述,尽管其是合情的,但不合理,也不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的规定,因为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毕竟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是两码事。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陈新祥提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批判是难以认同的,因为后者是我们一切认识的哲学基础与哲学方法,如果把这个给批判了,由此之上的所有一切认识也便需要重新构建,整个的思想理论大厦就相当危险。陈的观点是一种比较危险的自由主义倾向。想往自由,主张自由的学术研究这是学院派专家所一直追求与倡导的,但对于身处课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则是有许多限制的。不光是基础教育,即使是在大学课堂里也是如此。

当然,不能批判不是说不能质疑。质疑是一个人可贵的品质,只有在不断质疑与解疑的过程中,人类才获得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也应持这个态度。但就目前而言,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好象单就建设社会主义方面有较多的论述,而对马的哲学的发展好象还没有更多的论述——这可能是我知之不多。

我承认陈新祥的关于历史教育的目标要培养一种什么什么样的真人有一定的道理,但那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即使他在这个要培养的“真人”前面加上多种修辞,企图来说明历史教育对其的特殊性,但也不能完整地说明历史教育对现阶段究竟要培养一种怎样的人的目标。

更何况,他批判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主要依据是唯物论强调“物”,而无“人”,提出应该两者兼顾,这其实是对马克思“唯物论”的曲解。谁说马只关心“物”?是“目中有物”而“目中无人”?那是陈的理解。马斯诺是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其最为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确实开创了心理学的一个新的领域,有人说“弗洛伊德为人类提供了心理学病态的一半,而马斯洛则将健康的那一半补充完整”。但不能就此说马克思的“唯物论”是与“人文主义”相对立的,我们只需“想当然”地推理一下——如果是对立的,马克思自己必定难以自圆其说,因为马克思认为“矛盾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其实马克思关于人文主义的论述有很多,这里也不便抄录了。

 

 

第二,关于你们两节课的点评问题。

我上次的谈话,点评方面较少。其实两节课各有特色。具体来说,你的那节课,内容强过形式,而胡的那节刚好相反。

听你的课,总给我以一种强烈的感觉即处处爆发出极强的历史感,一节所谓的历史课如果没有强烈的历史感,而把历史课上成如同思想品德课,或语文课,则至少这位历史教师是失职的。我们现在有些历史教师上课缺少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给人的感觉。要么是一节书本知识的灌输课,要么是一节热热闹闹的表演课,或者是一节教师为完成某种任务而从事的应付课等等,所有的这些课恰恰少了历史课的最根本的也是最特殊的特征:历史感。而你的课却强烈地体现出这种可贵的特征,所以我认为这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历史的,才是真正体现历史教学的灵魂的。能够上出这样课的没有深厚的史学功底与教学功底是难以让人想象的。这也体现了你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值得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反思与学习。

你那堂课还有一个亮点即相当注重比较,如专制与民主,东西方“封建观”、某一时段东西方出现的历史事件,英国关于“限制王权”的几段材料的比较,等等。这些比较的设置在教学上能起到相当好的作用,至少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思维,积极地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所以是一种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方法。

但你的课也有一个缺陷,即假如面对一群知识储备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或课前准备还末足够充分地话,效果如何就难说了,假如面对的是自已不熟悉的学生,则许多的设计还得重新进行调整,也即上课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承受能力与认知能力,否则可能会出现许多麻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我想应该是调查了解,教师对自已所要教的要心中明了,对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教学内容更要有明确的了解,对学生的情况也要清楚明白。你那堂课我看来,有些设问对高一学生来说显然太难,譬如对专制与民主优劣性的回答及新航线开辟时西欧的社会状况要求是民主还是专制等的选择等,这种设计难为高一学生了。再譬如中外关于“封建”的认识,本来就有争论,但引入课堂进行解释我不知道对整个教学目标的落实有何作用?有时,过多的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新的概念可能不利于教学。

我对李水夫老师所说的教学要关注考试也有异议,考试仅是教学的一种检测,不能把其当作教学的全部,教学的中心。我上面所说教学要关注现实,关注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是说要关注考试,这是两个概念。我的教学哲学是“适应社会,但不同流合污”。我认为陈所主张的教学观太过空洞与遥远。所以虽然心向往之,但还是应该更多地注重我们所站立的大地。

 

讲了这么多,也算是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我对传统的理解是“传统并非一无是处,关键是我们对传统的态度”。这也是钱乘旦另一本著作上的观点,我很为赞同。只有关注传统,注重兼容并蓄,从传统中吸取进步的力量,我们的历史教育才能走上一条光明的道路。片面地强调传统,不注重未来发展的趋势,或片面地诋毁传统,强调未来发展的远景,我认为都是错误的。

希望能够读到你的更多的另外的思考与文章。

 

李国权

11月30日
——————————————————————

历史课程网:图书频道

http://hist.cersp.com/book/Index.html


 
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

http://hist.cersp.com/Article/

 

关注:历史课程网12期精彩《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7438.html


 

欢迎光临“成长沙龙”历史博客群组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2/151077/index.shtml


 

素质教育报(历史专刊)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153208/index.shtml

 


本网:聂幼犁教授部分作品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11/8482.html

 


本网:赵亚夫教授部分作品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11/8240.html

 

 

本网:叶小兵教授部分作品

http://hist.cersp.com/xspd/200710/7777.html

 

 


关于北美独立战争引发的求真求实大讨论

http://hist.cersp.com/Remotestudy/recommendsrc/200712/8518.html

 

 

吴萌:历史与社会新课程36个精彩案例

http://hist.cersp.com/Remotestudy/recommendsrc/200712/8531.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