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管志伟:我的愤怒与思考
王俊伟:世界近现代史专
王俊伟:中国近现代史专
刘伟:岳鹿版历史必修1
冷伟:中国历史教科书:
刘伟:评高中教材《中国
张宏伟:鸦片战争应有维
王俊:略论历史教学与人
陈履伟:民族苦难的记忆
管志伟:希望2009年我们
最新热门    
 
王俊伟:与何凡、周明学老师商榷

时间:2009-10-18 17:13:02  来源:王俊伟
 

也评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          
  ——兼与何凡、周明学老师商榷


王俊伟

新安三高    


王俊伟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4878/index.shtml

 


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并不是完美无缺、毫无瑕疵的。但与以往相比却有很大突破和转变,试卷灵活生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新高考的新精神,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但关注现实并不是盲目追风,强调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

2、试题以能力立意,更多引入新材料新情境,新颖灵活,日趋接近海派风格。

3、突出学科特色,关注史学研究的经典成果。

4、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5、明显的反猜题倾向。

笔者试举例说明之。2007年是人民军队建军80周年,一线教师对此着力颇多。高考命题不回避这个问题,但高考具有选拔性质,故高考试题没有赶时髦直接以此切入,而是追溯人民军队之前的旧式军队,以此为切入点,从侧面体现当今人民军队的特性:以八旗军反证人民军队正规化;以湘军反证人民军队归党领导;以新军体现人民军队现代化;以国民革命军体现人民军队革命化;总之,当今人民军队借鉴和吸收了以往旧式军队的经验和教训。这种命题思路既体现了高考试题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又体现了历史的深沉,同时也达到了反猜题的目的。

 

湘军和新军两题的能力立意尤其明显,题在书外,似乎有超纲之嫌,但或设置新材料新情景,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或考查学生运用和调动知识的能力,总之,具备四项基本能力要求的都能顺利作答。其他如陈寅恪先生武周社会革命说的理解、赫德路牌设置时间的判断无不体现了突出学科特色,关注史学研究的经典成果的特点;谥号和以及全国卷二恢复高考制度的考查无不渗透着对考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正因为有如此的特点,使得身处一线的历史老师倍感意外,进而有所讨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2007年《中学政史地》第九期刊登的浙江杭州何凡老师的《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一历史试题解析》(以下简称《何文》)一文就是一例。何老师的文章篇幅不小,分析的有理有据,大致不错。但千虑一失,智者难免,笔者不才,试点明一二,和何老师商榷。

 

一、关于谥号一题

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何文》说:“这既非重大问题,也非重点知识的试题,不能不说命题者的命题思想因一味考虑试卷的难度而走了回头路。”

笔者同意谥号既非重大问题,也非重点知识,但笔者这种命题思路非常之好。原因如下:

1、必要性:高考具有指挥棒的作用,以此可引导一线教学关注新课标、新课改、新高考;关注人文素质的培养;推动大历史观念的形成。所以,高考试题不可能严格依据教材照本宣科式的命题,她要具备前瞻性和导向性。

2、可能性:考生可通过获取和解读题干的相关信息答题以及平时文史常识的积累作答,这是能力立意的体现。所以,作为选拔考试性质的高考必然要涉及这方面的试题。

3、学生欢迎。虽然该题正答率不算高,但学生并不讨厌这类试题,相反,还相当欢迎。笔者平时设计练习就有很多这类试题,如发表于2007年《中学政史地》第九期的《中国古代史选择题专项练习》第2题:

下列是卫青、张骞、班超三人的因功封侯的名号,相应准确的是

A.博望侯\定远侯\冠军侯
B.冠军侯\定远侯\博望侯
C.冠军侯\博望侯\定远侯
D.定远侯\博望侯\冠军侯

以及关于避讳的试题:

避讳使中国历史上的独特现象。它规定臣下对当代君主以及所尊者不得直称其名,而要用其他方法称呼,这就叫避讳。因此,“讳”,就是指那不得直称的名字。例如《红楼梦》里林黛玉写到“敏”字时,总要故意少写一笔,因为她母亲名叫贾敏。正如史学大师陈垣所说:“盖讳字各朝不同,不啻为时代之标志。”因此掌握避讳学的有关知识对于研究历史有很多积极的作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某部古书里边逢“邦”字辄改为“国”,为此在引用孔夫子的“去父母之邦”这句话时改为“去父母之国”。请问该书应该产生于哪个朝代?为什么?

   (2)有《文中子》一书,托名隋末名儒王通著,其中有“广仁益智,非明君孰能广问。”请问该书是不是伪书?为什么?

笔者通过调查学生得知,百分之九十多的学生对此类试题非常感兴趣,但同时提出,该类试题在同一份试卷中不能大量出现。总之,笔者认为,该类试题不是走了回头路,而是非常带有前瞻性的开辟了高考命题的新境界,值得一线教师学习。

 

二、关于赫德路牌一题。

19、图5是北京某街道老路牌照片,路牌外文是“RUE
HART”,RUE是街道的意思,HART指担任近代中国海关总
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此路牌设立的时间应该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八国联军占领时期      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何文》说:“考查意图是通过路牌者以实物材料,考查考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内容是赫德担任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史实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解题方法是根据赫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近半个世纪的史实去对照选项反映的时期,然后进行判断。注意事项是确定赫德担任总税务司的起止年代,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结束,根据时间可以排除A与D,再根据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史实判断正确答案为C。当然,从逻辑上说,只要赫德担任总税务司以后到解放前的任何时期,不论是清政府、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时期,都有可能设置这个路牌的,因此,严格的说,该题设计是不够严谨的。”

这里笔者有两个疑问:

1、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一事好像是阅读可内容,根本不在考试范围之内。大家知道,从知识再现的角度来讲,高考试题可能考查范围之内的楷体字部分,但决不会考查考试范围之外的内容;从能力考察的角度来讲,高考试题可能涉及考试范围之外的内容,但考生可从提示信息或其他明显的途径顺利作答,范围之外的内容不会成为考生作答的知识性障碍。那么,该题怎么能说“考查内容是赫德担任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史实”甚至是“赫德担任总税务司的起止年代”这类无聊的问题呢?

2、真的是“只要赫德担任总税务司以后到解放前的任何时期,不论是清政府、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时期,都有可能设置这个路牌”吗?果真如此,高考命题专家怎会犯如此低级之错误呢?高考命题专家还能称之为专家吗?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十一章《庚子与辛丑•半殖民地的深化》一节这样写道:

自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庚子(1900)与辛丑(1901)之交是一个转折点。……在她(慈禧太后)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因此,奴颜和谀态并不是一种个人现象。联军入京之时,京中朝贵中众多人“相率户前挂某某国顺民旗”,“鼓乐燃爆竹,具羊酒以迎师”。这种景象是庚申之变时不可能见到的。据时人记载:在德军所驻守的顺治门一带,“其界内新设各店牌号,大都士大夫为之命名,有曰‘德盛’,有曰‘德昌’,有曰‘德永’,有曰‘德丰厚’、‘德长丰’等。甚至不相联属之字,亦强以德字冠其首。种种媚外之名词,指不胜屈。而英美日义诸界莫不皆然。”

由此可知,以侵略者之名命店牌名的事情是庚子之变以后的事情。同样道理,以侵略者之名命地名,也是在庚子之变以后的事情。因为,一般以某个人的名字来命地名的时候,这个人物应该是正面人物,当一个政权以侵略者之名的命该国地名的时候,说明该政权是侵略者在该国的代理人,代表侵略者的利益;说明该政权是侵略者统治该国的工具;说明该政权是侵略者的走狗;这是毫无疑义的。中国政府从何时起成为侵略者在中国的代理人,或者说中国政府从何时起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呢?答案很简单。所以,本题考查的内容是:中国何时完全沦为半殖民地?清政府何时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理人?考察的能力是: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需要知道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起止年代,只要知道他是一个侵略者就可以了。

何老师的最后一个结论笔者是赞同的,这个题目设计的的确有些不严谨。从理论上讲,只要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新中国成立之前,任何一个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都有可能这样做,包括北洋政府。

 

 

三、关于粮食产量曲线图一题。

21.图六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




A. 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 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 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 石油生产的就本状况

《何文》说:“命题意图是通过阅读有关图表数据考查考生对课本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内容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粮食生产情况。解题方法是仔细观察图表数据的变化曲线:1958——1960年呈下降趋势,联系课本知识,联想到这是三年困难时期,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判断正确答案为B项。注意事项是不要粗心地选择A项煤炭或C项钢铁,仔细看一下图表中的数字和单位,就知道当时煤炭和钢铁产量不可能达到2万万吨。”

笔者赞同何老师关于此题命题意图的说法,但对于考查内容和解题方法问题,还有疑惑:

1、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仅仅粮食产量下降了吗?

2、高考试题真的要考查煤炭和钢铁产量的大概数据这类琐碎的问题吗?

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该题到底考查什么知识,如何解题呢?笔者的解题方法如下:

首先,仔细看图中产量曲线的变化:1956——1958年缓慢增长;1958——1960急剧下降;1960——1965逐步恢复。

其次,联系教材知识,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发展速度应该是很快的;根据教材107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农业生产增长简况的图表可知,这十年间,煤、钢、石油等重工业几乎都两倍以上的大幅度增长。总之,从1956——1966年期间,重工业发展很快,所以,这条变化曲线肯定不是重工业发展曲线。

最后,观察四个选项,煤炭、钢铁、石油均属重工业,故排除A、C、D选项,得出正确答案:B项。

 

 

四、关于陈寅恪一题。

 

周明学:高考陈寅恪题商榷

http://hist.cersp.com/clpj/gkyj/200709/7718.html

 

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周明学老师在2007年《历史教学》第九期上发表了《2007年全国高考陈寅恪题值得商榷的三个问题》一文,对于此题作了充分的分析,并提出了两个结论:

1、命题者给出的答案不是陈寅恪的原意

2、这道试题不适合考查今天的中学生。

笔者认为身处教学一线历史教师能如此博学,见解如此非常独到、非常精辟,实在令人佩服。但笔者认为,有两个问题仍然值得商榷。

1、作为选择题来讲,该题的答案是否成立呢?选择题有两类试题,一是精益求精;二是瘸子里边挑将军。本题属于第二类,四项都不符合陈寅恪先生的原意,那就看哪一个最接近。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笔者根据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陈先生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恭录几部分:

李唐皇室者唐代三百年统治之中心也,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体之后裔也。自武曌主持中央政权之后,逐渐破坏传统之“关中本位政策”,以遂其创业垂统之野心。故“关中本位政策”最主要之府兵制,即于此事开始崩溃,而社会阶级亦在此际起一升降之变动。盖进士之科虽创于隋代,然当日人民致身通显之途径并不必由此。及武后柄政,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竟趋之鹄的。当时山东、江左人民之中,有虽工于为文,但以不预关中团体之故,致遭屏抑者,亦因此政治变革之际会,得以上升朝列,而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之政权尊位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所攘夺替代。故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若依此义言,则武周之代李唐较李唐之代杨隋其关系人群之演变,尤为重大也。

正像周明学老师所说:陈先生认为“武周之代李唐”具有“社会之革命”意义是从“关中本位政策”的崩溃立论的。但有材料可知,与此最接近的当然是“社会阶级亦在此际起一升降之变动”了。所以,答案可以勉强选C项。对此,周明学老师又提出了异议,周老师认为:“它抑制的只是作为唐初政治中心和李唐皇室依靠的关陇士族,而不包括当时在社会上还有一定影响的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等。”笔者通过仔细阅读陈先生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认为未必如此,且看下列几段材料:

“唐代统治阶级在武曌未破坏“关中本位政策”以前,除宇文泰所创建之胡汉关陇集团胡汉诸族外,则为北朝传统之山东士族,凡外廷士大夫大抵为此类之人也。”

这说明,武后专权之前的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已经是李唐皇室依靠的士族,已经是唐初的统治阶级了,故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应该是武则天抑制的对象。而“山东、江左人民之中,有虽工于为文,……因此政治变革之际会,得以上升朝列”者也多为庶人。

“(士族)盖以通经义、励名行为仕宦之途径,而致身通显也。……此点在河北即所谓山东地域尤为显著。实与唐高宗、武则天后之专尚进士科,以文词为清流仕进之唯一途径者大有不同也。”

这说明,士族除了依靠门第以外,大都依靠经术通显。经术主要指儒家学说,而儒家对女性干政是强烈反对的,所以武则天与士族之间存在巨大矛盾,故武则天抑制士族不足为怪。

综上所述, “武后柄政,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竟趋之鹄的。”肯定有扶植庶族,抑制包括关陇、山东、江左等非以文词仕进的士族的用意。所以,笔者认为该题的答案仍然成立。

2、这道试题是否适合考查今天的中学生呢?作为试题来讲,她不要求考生对命题中涉及的所有问题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要考生能根据各种有效正确作答,那么,该题仍然不失为一道成功的试题,这也是能力立意的体现。就本题而言,考生不必也不可能清楚陈寅恪先生的本意,但考生只要能根据自身所学有效作答即可。解题方法如下:

首先根据对社会革命一词的正确理解,排除A。

 

 

其次,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004年人教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教材71页这样写道:“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能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为广揽人才,她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由此可知,没有任用女官一项,排除B;也没有推崇佛教一项,排除D;“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不是扶植庶族吗?答案自然要选C项了。

所以,笔者认为,此题的难度是大了些,还存在某些瑕疵,但仍然可以考查今天的中学生。

以上是笔者对2007年高考若干历史试题的分析和见解。何凡老师、周明学老师都是我的前辈,但在知识学术方面历来是当仁不让,所以笔者斗胆冒昧,不胜惶恐,若有知识和用词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并海涵见谅。


王俊伟(1979——),男,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三高级中学历史教师,连续多年从事高三历史教学工作,由数篇文章在《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中学政史地》等杂志发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