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宇文树平:让人物在历史
李应平:引发生命的感动
李应平:浅议对历史课堂
曹建平:中学历史人物教
林桂平:教学设计时应注
戴加平:历史调研手记 
戴加平:历史调研手记 
林桂平:古代中国政治制
林桂平:2007年中考模拟
李怀平:高考试题分章汇
最新热门    
 
谢国平:历史学科主体性教育 4

时间:2009-10-18 17:14:23  来源:谢国平
 

四、历史主体性教育的实施过程

 

    历史课堂教学任务的确定与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最终是要通过教学过程实施得以完成。我们说,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协同统一的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并在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历史主体性教育过程的实质就是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教育活动将外在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才能和智慧,从而将社会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生主体性素质的过程。

 

历史主体性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把握以下两个最基本问题:

 

一、历史课堂教学是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

 

主体参与教学是主体性教育最基本的要求。现代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是教学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建构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形成未来公民主体意识,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发现学习、创造学习的能力,基础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现代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可以确定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立足于教育性和发展性教学,对学生施加整体性教育影响,或者说,在教学、教育与发展的统一与联系中实施教学活动。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功能实现,还是课堂教学目的的完成,都需要在学生的主体参与中加以完成。所谓主体参与,是指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以实现自身的发展,使自己成为具有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的一代新人。主体参与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之所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在于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与意识,具有独立实践能力的人。之所以说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就在于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教育能力。引导学生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调节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促进自我发展,做自我发展的主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主要有三层含义:①感性参与,是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解决一般性的历史问题,学生采用一般性的口头发言形式。②理性参与,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某些历史问题主动设置问题;独立的思考、分析、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去推断或解答新问题;进行独立的自测自评等。③创新参与,是指学生独立运用相关历史知识提出新的设想,展开多向或逆向思维训练活动,对历史材料进行质疑或发表不同的见解,具有联想和想象能力,善于独立找出解法,创造新的意境等。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教学观念方面:视学生为主动接受知识并获得自身发展的学习主体。

 

教师与学生关系方面: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广义的教学是教师主体活动和学生主体活动的和谐统一,其根本目的是建构学习主体。

 

教学任务方面:主要强调知识与能力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在传授知识、技能过程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方法方面:既注重设计教法又注重设计学法,注重指导学生自学能力、自主能力,成为自觉的学习主体。

 

教学活动形式方面:注重全班、小组、个人学习活动形式交叉使用,尤其注重学生个人与小组活动形式,强调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机会。

 

教学环节方面:重视指导学生活动,独立完成预习,注重课上与课下教学环节的统一设计与实施。

 

师生活动量方面: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全程,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集体讨论占有主要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

 

综合分析以上特征可知,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的共同出发点,教师与学生同时作为生命主体在教学活动获得同步发展,以教师和学生同时作为教与学的动力,共同推动教与学活动向前发展。课堂教学同时关注教师与学生生命主体的发展质量。

 

在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行为集中表现为能动性(或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包括自尊、自立、自强、自我控制、判断、评价、完善能力)、创新性(创新思维动力与富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责任感(敬业精神、善于与他人合作的集体共事意识等)四个特征。这为教师开展主体性教育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可以帮助教师制定出更加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体教学目标,也可以使教师在指导与组织课堂教学中更加有的放矢。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方式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的各种自主活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自觉地与学习内容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活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学过程中不能不重视学生的各种活动,“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人们教育出版社,1991年)

 

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借助于学生的活动才能成为可能。虽然人自身具备的多种发展潜能及环境和教育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条件都是实现人的身心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它们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只是外因,只是提供了人的发展的多种可能,这种可能是潜在的,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个体发展的现实,它不许通过学生主体的活动才能得以实现。离开了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活动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惟一可能的方式。结构主义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皮亚杰强调高度集中注意的活动是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也是认知发展的最直接源泉。活动一方面能够促进儿童感知运动智慧的形成,为后来高级智慧的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儿童运算智慧水平的提高。教育只有重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为基础的自发性活动,儿童才会在活动中具有主动性,才会使活动成为他们主动获得知识的积极活动。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双边活动,既是教师的教授活动,也必须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授活动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经验,通过引导、组织、规范学生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目的是掌握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经验,并将其转化为个人的知识结构,实现自身的发展。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存。教师活动的目的的实现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基础。学生的学习活动,既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源泉和主体性发展的保障,也是教师活动的落脚点。因此,要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就必须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规律,开展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各种教学活动,并加以有效的规范、科学的组织和正确的引导,从而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在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五花八门、形式多样。但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围绕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各种活动必须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开展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必须有利于全面的落实教学目标,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思维发展。三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要与教师的活动及其它教学方式相互配合。四是紧扣主体发展开展学习活动。

 

 

 

第二、历史课堂教学是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

 

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由于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认识,而且更加重视建立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教学观念。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真正的有效教学,衡量其是否有效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评价一节好课的核心指标应该是看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主要体现为,一方面是学生对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或确立;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做”中进行学习。

 

第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由于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通过意义的共享与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因此,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交流就应该使多向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生生之间的互动。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习是学生、教师与其他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三、学生的主动建构具备充足的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学习内容,把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广泛的迁移。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既要有材料中的,也要有取自于现实生活中的。

 

第四、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真正的理解,而不是表面上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关注学生思维参与的程度,因为只要理解和关注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才能促进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第五、关注学生的反思。学习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反思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学生反省认识的习惯。

 

第六、学生获得了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总是与获得的体验密切相关。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学习中获得兴奋和快乐。教学中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积极体验的建立创造条件。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多向沟通,理性建构与主动建构的过程。所谓多向沟通,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多向沟通的核心围绕着学生的“疑、问、动、思、创”,其基本内涵是围绕一个“疑”字,疑中求问题;寻求一个“问”字,问中求思考;重在一个“思”字,思中求发展;体现一个“动”字,动中求真求乐;乐在一个“创”字,创中求价值。在多向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应该主动参与。理性建构主要是指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这里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指教材,而是包括教材在内的一切知识领域。课堂中的理性建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要创建情景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还原学习资源的生活本质,拓展教材的探究空间;二是要求教师不断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个性化内涵,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从而会使某些事物存在着不同的内涵,很多教学内容也会因为教师的认识和理解不同而反映出一定的个性化内涵。主动建构主要是指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制约教学过程的根本因素。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是指历史学科课程内容(或者说是学习资源,不单纯指教材),是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主体精神、主体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载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由传统地只为学生提供知识转变为向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学习,从而建构起自己所理解的知识结构。

 

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在主体认识活动和主体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主体性教育的实施过程,对学生主体而言主要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历史知识的认识活动)和特殊的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表现为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历史学科的间接经验)、认识条件的特殊性(是历史教师指导下对历史问题的学习)和认识任务的特殊性(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培养个性)。这里所说的特殊的实践过程,主要表现为实践目的的特殊性(掌握方法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环境的特殊性(是在学校中由教师安排和设计的)和实践方式的特殊性(通过各种媒体或查阅资料展开的)。

 

作为历史主体性教育,其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指在历史教育过程中,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在教育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历史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远期目标是指通过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远期目标,都是围绕学生主体性发展制定的。因此,实现历史主体性教育目的过程,也就是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和发展主体的过程。学生主体性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是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其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素质等都处于发展之中,依然属于不成熟的主体。但是,学生自身又蕴涵着丰富的发展潜能,这种潜能可以在各种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而逐步变成现实,也就是使其由可能的主体转变为现实的主体。所以,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把自己塑造和建构成为学习的主体。历史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主要场所。

 

 

 

五、历史主体性教育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活动,表现为人们对价值客体的态度。教学评价指的是:“收集教学系统各方面的信息,并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及其效果作出科学的衡量和判定。”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对整体课堂教学的基本态度。勿庸置疑,课堂教学评价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把握新课程计划的实施情况,还是对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进行测量,都要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来实现。

 

1、传统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

  

1)、评价只局限于“是否完成认知目标”,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中,教师是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更确切的说是这节课的认知目标,是作为一节好课的很重要的指标。的确,完成认知目标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务。但存在的问题往往是教师只注重完成认知目标,而一味地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是说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认知的发展,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包括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发展。

 

2)、评价过于注重“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传统的评课标准,往往强调教学进程要安排合理,教学环节要井井有条。在很多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期望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应该按自己的教学设计,企图使学生按预定的方案学习,对于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常采取回避的处理方法。在课堂上看不出教师处理突发性事件的应变能力,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里所强调的“贵在得法”主要体现为教师如何作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与合作者,灵活、变通地处理教学中的应变问题。

 

3)、标准过于强调“样样俱全”,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需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可以说十分完备,每一项指标几乎都有固定的要求,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进程安排合理”、“课堂提问精练”、“多媒体运用恰当”、“板书设计美观”、“教态自然”、“语言规范”、“重点难点突出”等等。结果致使许多教师为迎合这些标准设计教学,没有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应该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者,获得全面发展。

 

4)、评价中存在片面化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倾向

 

评价中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上。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重视评教忽视评学,将教师“教”的怎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学习的实际效果缺少有效的考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是从“教”的角度想得较多,从学的角度考虑得太少。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上。一是在确定学生总评成绩时,一般只重视期末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平时的成绩不太重视;二是在考试方式上,一般只是书面考试,几种常见的题型,很少有实践活动的考查;三是在考试内容上,多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对思维能力以及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考查较少。

 

为了全面推动课堂教学整体改革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教材编审部、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等部门针对以上弊端和局限性,分别制定了《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中小学课堂评价方案》、《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对当前课堂教学起着有效的指导作用。

 

2、关于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向问题

 

无论什么时期、什么地区,谈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对课堂教学评价给予明确的界定,也就是说要明确认识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指向什么问题。不必质疑的是,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指向于课堂教学的本质问题。离开课堂教学的本质去谈教学评价,则会显得空洞无物。所谓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课堂教学中的最主要矛盾。把握住了课堂教学中的最主要矛盾,也就是认识到了课堂教学的本质问题。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代课堂教学,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审视富有鲜明时代特点的课堂教学的本质。

 

当前,随着以人格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文化价值观的确立,教学的主流精神已经从单纯地关注知识、能力等问题转向了对个性发展、个性教育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评价更好地反映时代精神。也就是说,教学评价应该从游离于人的发展之外回归到对人自身发展的关注,关注“人的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发展,尤其表现在个性和创造力方面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这里所强调的是教学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有效学习过程”,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突出了课堂学习在终身学习的历程中只是一个“过程”。北京师范大学的周之良教授指出:教学的科学含义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既通俗又深奥,其中蕴涵着学习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化等时代特征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也透视着学习就是为了发展的现代理念。

 

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围绕“人的发展”做文章,要从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角度去审视课堂教学。从宏观上把握,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指向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形成,应该着眼于终身教育,着眼于每个人一生的发展和每个人一切方面的发展,立足于建构在知识合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基础上的知识经济,应该实现评价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从微观上把握,应该将学生的学习放在课堂教学评价的中心地位,明确教为学服务,教学活动过程是学生生命涌动的过程,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学习方式的过程,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学会设问、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的身心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理所当然要以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学生学习的感觉如何,学生是否有发展等为主。这些理念在北京市教科院教材编审部制定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有醒目的表述,其中每一项指标中的每一要素中都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并采用“尊重”、“兴趣”、“交流”、“发现”、“体验”、“发展”、“课已完,意未尽”等词作为权衡每一要素的完成的效度,直接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以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学习体验、学习感觉等为导向的现代理念。北京市基教院基础教研中心制定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中对六个评价项目14个评价要点的描述也是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把课堂教学定位在了实现人的发展的层面上。在“教学目标”项中指出,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在“学习条件”项中提出学习环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项中提出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要体现为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学习活动”项中已三大要点强调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深度。对“课堂气氛”项的阐释为: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得到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难得到鼓励,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对“教学效果”项的界定是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有些学生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问题,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等等。

 

 

 

在明确了以上认识的同时,我们还要克服一些认识上的片面性。我们强调的是课堂教学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说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只言学生而不提教师等其他因素,顾此失彼。虽然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是“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但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交流者、管理者的地位是不能忽视的,历史学科课程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中介地位和基本载体功能也是不能忽视的。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在主要指向学生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指向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和学科课程的发展。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和历史学科课程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发展和历史学科课程发展的归宿与价值取向。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在实现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

 

3、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新视角

 

为了有效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主体性教育,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必须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历史室《历史教学》2002年第2期,29-30页)

 

第一、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历史教育价值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是教育价值观。素质教育的价值观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中学历史教学,主要就是要考察其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第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目前,应该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对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从实施素质教育与推进课程改革的要求看,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把握好五个项目和15个评价要点。五个项目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和教学特色。15个评价要点是: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教学目标内容明确、具体、科学;教师对学习条件的准备充分、恰当;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反馈;教师能够有效指导教学活动;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效果明显;教学基本功扎实;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参加活动的方式多样;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人数多;学生在合作中有效解决问题;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课堂活跃有序,学习张弛有度;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变化等。

 

第三、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方式多样化。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应该在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也就是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历史课的学业成绩考核除了书面考试外,还要有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历史小制作、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历史习作,对学生学习历史活动的成果应计成绩。即使是历史书面考试,也要兼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第四、改进评价模式和评价策略。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师要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也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怎样,是否适合学生,学生最有发言权和评价权。让学生评价教师,要有一个科学和慎重的操作办法。如何评价学生的主体活动的情况,光看表面上学生活动的时间和发言的人次是不能完全说明实际教学效果的,还必须描述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活动中的表现。

 

4、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的原则

伴随着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已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千姿百态的课堂教学必然要给课堂教学评价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直接关系着课程改革。当前,我们应该关注课堂教学的什么?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坚持什么原则等一系列问题也纷至沓来。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思想性原则

所谓思想性原则,就是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应该从宏观上把握课堂教学是在什么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的,依据的教育思想是否对课程改革和学生健康和谐发展起积极影响,是否是符合新课程的新理念。既然我们将课堂教学界定为主体发展的过程,我们就应该在当代课堂教学中大力倡导主体性教育,坚持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教育,归根到底是主体性教育。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虽然一个人正在不断地受教育,但他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主体了。……他是依靠征服知识而获得教育的。这样,他便成了他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2)务实性原则

 务实是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根本。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必须务实地把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备课要在作到体会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理清教材程序,了解认知前提,思索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备思兼顾,反复推敲,切合实际的制定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体现个别差异的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目标时,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和谐、民主、合作、参与的课堂氛围,发展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重点是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然后根据教学目标有理、有利、有节的创设问题情境,用启发式、讨论式解决逐个小目标以完成教学大目标。务实的组织教学,要将关注点放在帮助学生变革学习方式上来,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内部动力,最终结果是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由“跳起来,摘桃子”转变为“坐下来,品桃子”。只有学会学习,学生才能真正具有一种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教师还要务实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把握教学目标达成的情况。教师必须在课后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感觉,并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检验教学过程的各个步骤是否行之有效,然后根据学生学习中暴露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

 

 

 

3)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新课程改革的追求之一。课堂教学既要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要谋求有利于学科教学发展的创新教学。南宋理学大师吕祖廉说:“学者……欲进之则不可有成心,有成心则不可近乎道矣。”其中“不可有成心”,是指要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独立自主地根据普遍有效的教育法则对对象作实事求是的分析,然后才会有新发现、新认识。创新,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用创新意识和独到的教学设计去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的形成,这是在原有教材体系、传统教法上通过总结教学经验和科学研究的创造性劳动果实。创新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必须通过广泛的学习,转变教学观念,以富有创新的思想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指导课堂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也要用创造性的劳动火花(教法)去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组织学生的创造行为,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4)有序性原则

有序是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课堂教学安排的有序,才能低耗高效,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有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计划。只要有一个明确的合乎科学的序,教与学就有所遵循。循着这个序,踏踏实实地学下去,肯定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合乎科学的序,即使确立了方向,增大了容量,加快了速度,注意了节奏,仍然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如何才能使教学有合乎科学的序?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事物的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教学必须在充分分析了学生水平状况,吃透了新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出学科教学的整体计划和总目标,然后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单元目标、章节目标、课堂目标,这样就有章可依、有序可循,教学也就不显得那么盲目、零乱。

 

5)求活性原则

求活是课堂教学得以升华的关键。吕叔湘先生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教学中的“活”是为了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求活的课堂能使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得以融洽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课堂教学的求活,就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创设活跃、有序的教学气氛,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活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活化教学手段,追求课堂教学的活而不乱,实而不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情绪饱满、热情,学生也能从学习中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喜悦,并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6)激励性原则

激励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基本的方式。它是对学生主体参与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激励性评价,通过这种评价进一步激发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能力。激励评价是以尊重学生人格和自尊心为前提,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激励的言语,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强奋斗、自力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进行激励性评价时应该注意:评价对象要端正(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力);评价主体是学生;评价要公正(采用纵横比较法);评价要及时;评价要求实;评价要能促进学生发展等。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