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宇文树平:让人物在历史
李应平:引发生命的感动
李应平:浅议对历史课堂
曹建平:中学历史人物教
林桂平:教学设计时应注
戴加平:历史调研手记 
戴加平:历史调研手记 
林桂平:古代中国政治制
林桂平:2007年中考模拟
李怀平:高考试题分章汇
最新热门    
 
谢国平:历史学科主体性教育 1

时间:2009-10-18 17:14:37  来源:谢国平
 

 

目   录

第一章  引  论

(一)、主体 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

(二)、主体性教育的背景

1、主体性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主体性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3、主体性教育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4、主体性教育是实现人的主体发展的需要

(三)、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

2、心理学基础

3、现代教学论基础

(四)、主体性教育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活动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情感性原则

5、开放性原则

第二章  主体性教育与历史教学

(一)、历史教学的意义与目标

1、历史教学的意义

2、历史教学的目标

(二)、历史主体性教育的提出

(三)、历史主体性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自我构建章节体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历史概念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性认识

3、创设思辩的课堂气氛,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4、合理加工教材内容,从学习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感知历史

(四)、历史主体性教育的实施过程

(五)、历史主体性教育课堂教学评价

1、传统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

2、关于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向问题

3、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新视角

4、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的原则

(六)、历史教学中“一节好课“的标准

第三章    主体性教育与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一)、思维、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

(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着眼点

1、非智力因素培养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2、指导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保证

3、大胆探索,注重以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学生整体历史思维能力形成的切入点

4、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历史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

(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设计

1、结合教材、大纲,确定教学目标

2、设计教学程序,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改变学生原有的思维状态

3、制定检测训练题,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4、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四)、分析法与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

1、分析什么

2、怎样分析

3、采用分析法的效果

第四章    历史主体性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一)、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1、教学模式

2、研究教学模式的目的

3、教学模式的趋势

4、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结构

(二)、历史教学模式的建设

1、历史教学模式建设的意义

2、历史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3、历史教学模式的形成

4、历史教学模式的运用

(三)、构建历史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

1、历史主体性教学的基本模式

2、问题教学模式

3、范例教学模式

4、发现教学模式

第五章   符合主体性教育的历史学习方式

(一)、学习方式、历史学习方式

1、关于学习方式的概念界定

2、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

3、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二)、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的内涵

2、自主学习的特征

3、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合作学习

1、关于合作学习的阐释

2、合作学习的要素

3、合作学习的特征

4、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的意义

5、历史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

(四)、探究式学习

1、探究式学习的概念

2、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3、探究式学习的主要原则

4、历史教学呼唤探究式学习

(五)、主动接受学习和体验式学习

1、主动接受式学习

2、体验式学习

第六章    主体性教育与历史教师发展

          (一)、现代教师

1、教师的含义

2、现代教师主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

3、现代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做专家型教师——现代教师成长的目标

(二)、做什么样的历史教师

1、历史教师要转变观念,走科学育人之路

2、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历史教师要树立的基本意识

附录一、试论历史学科的主体性教育

附录二、学法指导与元认知训练,促进主体性发展的实验研究

附录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会学生学习

 

 

 

 

 

 

第一章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以具备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为前提条件的,作为人类再生产的教育不能不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是针对现实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忽视人的主体性而提出的。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经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构建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建构学生在学习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是主体性教育的思想核心。主体性教育思想作为符合时代发展和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当代教育界的重视。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人本主义(humawism)教育思潮充分体现了主体教育思想,其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强调必须重视学习者;必须将学习者视为学习化的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具有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担当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或学生的帮手、助手的角色,并积极发挥作用;教师还必须让学生觉得他是一个真诚的、可信赖的、有情感的指导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主体、主体性等概念,在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哲学领域,逐渐流行起来。稍后,教育理论界提出了主体性教育思想,于是主体性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我国广泛地开展起来,很多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在这一问题上做出了很多成绩。

 

一、主体 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

研究主体性教育,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对主体、主体性、主体性教育进行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从教育的角度探讨主体,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识论意义上,主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在与认识和实践的客体相对应、相关联中获得规定性的,具体讲就是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也可以说,主体是在与一定客体的关系中通过自己的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对客体的主动态度,发挥出能动的积极作用并取得支配地位的人。因此,作为教育的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侧重于受教育者。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认识学生主体主要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动地、主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另一方面,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创造、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作自身发展的人。学生主体是影响学习质量的第一要素,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体性(subjectivity)是指人作为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相对于活动客体所处的态势而表现出的功能特性,是活动主体区别于一般人,特别是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殊性,是作为消极、被动、盲目的客体性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是在同客体的对比中揭示出来的规定性。主体性是人求真、求善、求美、追求自由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主体性是全面发展人的根本特征,是人性中的核心内容。教育的主体性,就是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涉及师生双方,而重点在于学生。学生主体性是教育主体性的核心。教育是发展人的主体性的活动,它不仅使人获得知识,而且把知识变为自己的内在的东西,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表现在认知过程中,而且表现在人格培养过程中。教学过程与人的全面发展过程是统一的,教学过程的不断提高和加深,也就是向全面发展目标的不断接近,把认识论和价值论统一起来,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生的真谛,是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教育正是从这里开始的。”正确的认识自己,是弘扬主体性的前提。“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不但要教学生“学会”,还要教学生“会学”。引导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自觉发展、自我完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具体表现。

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的各种潜能中最重要和最高层次的潜能。

自主性是主体性的元规定。所谓自主性,是指活动的自我决定性,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对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主体的自主性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活动者自己确定自己,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而活动;第二、活动者在活动过程中自己选择自己活动的方式方法,掌握自己活动的进程;第三,活动者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监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他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地感知教材、学习材料,深入地理解材料,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其次,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做是教育对象,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并利用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 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向教师质疑、请教,通过研讨,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这在学生的自学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能动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关系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而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进行认识和实践。人作为主体为了达到自主地认识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的对象的目的,就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克服达到目的的障碍。在认识活动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集中地体现在能主动、积极地作用于认识客体所提供的信息上,这也是主体的认识之所以不同于照相式的原因所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则体现在实践过程的计划、组织管理和调控等方面,它可以使主体的实践活动更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程序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使他在与外界包括教育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首先表现在他能够根据社会的要求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并以此作为以后努力的方向;其次,他能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情意结构去主动地同化外界的教育影响,对新旧知识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实现主体结构的建构与改造。

 

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个人主体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是人的主体性的灵魂。创造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二是对自身的超越。无论是超越外在事物,还是超越自身。都需要主体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主体地位。创造意味着突破,象征着革新,标志着进步,具有非重复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创造性并不是我们以上所说的界定,它是在教师引导下,以课程教材和认识客体,其具体方式是“掌握”而不是“发现”、“发明”。正如布鲁纳所言,学生的“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教学论稿》 王策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其创造性也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包括以下内容: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出新招;喜欢标新立异和发表不同见解;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等。也就是说,创造性这个概念不但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及结果相联系,而且直接指向学生主体的品质与特征。

 

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社会主体(教育是促进人的主体性的活动)。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主体性教育也就是教育者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间相互作用中启发、展现、引导、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得以发展的过程。(《主体性教育 》张天宝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39页)

主体性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教育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才会使学生实现由自在的主体向自为的主体的转变。从理论阐释看,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教育。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包括主体的主我意识和对象意识。这就是说,主体意识不仅能意识到内在于主体自身的需要、价值、能力等各种本质能力,而且也能意识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展示只有在对象活动中,在主体外部世界推动作用的驾驭中才能实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强弱,对于其主体性发展有重要影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促进、提高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就意味着学生主动地参与自身发展,这也是他们主体性充分发展的开始。

 

主体能力,是指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自身主体性得以不断发展的能力。个体主体能力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个体对外部世界、自身以及二者关系的认识和把握的程度,而这又有赖于学生积极地去汲取前人积累的文化知识经验,有赖于它们主动地在对象性活动中加以发展和提高。学生主体能力发展水平愈高,他就愈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从而发展自身的主体性;反之,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愈低,他在自身主体性发展上就愈感到无能,他也无法真正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主体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特征主要表现为:自觉意识自身作为学习主体的权力和责任,有自强奋斗精神;以接受知识传授为基础,努力提高主动学习能力并发展个性;面向终身学习与生活需要,多方面培养自身责任;有自我修养、自主管理、自觉发展精神。

 

主体人格,是指主体的各种非理性因素,即人格。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主体性的发挥来源于包括人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内的整个人的因素和属性。在主体的认识和实践中,理性因素制约着认识、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认识、实践的方式并进而决定着其效果;但对认识、实践起调节作用的则是人的非理性因素,它能使主体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具有动力性质。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的非理性因素是人的主体性发挥的催化剂。主体性教育认为,没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就无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就不会全面。因此,教育不仅要造就一代牢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智能高度发达的新人,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灵感、信念、知觉等非理性因素,即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创设一种轻松、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需要,为逐步培养出独立、完善的主体人格营造一个宽松、开放、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

 

 

 

二、主体性教育的背景

 

1、              主体性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时代呼唤着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呼唤着主体性教育。学习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等是当今社会最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使21世纪充满着挑战,也充满着机遇,如何面对挑战?怎样抓住机遇?这必然要对21世纪的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那就是怎样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怎样通过现代化的教育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措施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原因。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要实现其伟大的使命,必须实现人才素质的现代化转化。因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前提和条件。“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国家。”(《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它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虽然一个人正在不断地受教育,但他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主体了。……他是依靠征服知识而获得教育的。这样,他便成了他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200页)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并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它的核心是利用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通过自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人的建设成了一项基础性工程。只有充分调动了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有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体,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状况。

建立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需要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主体意识:

(1)自强奋斗意识。即立志献身于祖国富强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实现自身价值而自觉奋斗。

(2)自主学习意识。即形成学习主体意识,自主明确学习目的,自觉参加学习—认知过程,在学习中实现一般发展。 

(3)自主发展意识。即自觉发现、培养、训练个人爱好、特长与个性潜能,实现个人的充分发展。

(4)自主创造意识。即自觉遵守纪律、道德规范和政策法律,努力培养自尊自重的人格。

(5)自我修养意识。即勇于并善于发现未知,在改造自然、发展社会与完善自身的活动中独立从事发明创造。

(6)自我管理意识。即善于在个人生活、工作及社会活动中正确把握自我发展方向,善于与他人友好合作,形成主动参与社会与经济竞争的观念及能力。

(7)自我评价意识。即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进去观念,学会在激烈变革的外界环境中把握方向,决定取舍,正确决策的能力,力求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

市场经济引发了社会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念的变革,引发了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一系列变革。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整体提高人的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迫在眉睫的战略性任务。如何培养和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高素质的现代化的人才,这也是摆在教育面前的大问题。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这种迫切需要,就必须自觉地更新培养目标,强调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重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主体意识强,主体能力高,主体人格高的新型人才。

 

2、主体性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对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作了科学、精辟的阐述,进一步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贯穿于《决定》中最基本的观念是:人是教育最基本的着眼点,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自身生活、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应该把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来培养。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批判的能力,使之成为与社会发展之间同方向的积极能动的主体,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应该包括三层涵义:①人的体力和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其他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也得到充分发展和运用;②人的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统一起来;③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逐渐向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切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方向前进,成为自由王国的公民。(《教育学原理》成有信主编,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注重人的主体性发展。对于这一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主体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人的发展是一个由他律走向自律,即依赖性日益减弱,主体性日益强化,不断地扩大对现实的自由度的过程。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的各种潜能中最重要,也是最高层次的潜能,教育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唤醒、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才会使学生实现由自在的主体向自为的主体的转变,才会使其积极参与自身的发展与建构,丰富、和谐的主体性才有形成的可能。可以这样说,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他们作为主体参与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主体性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主体性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现实化道路。如果说全面发展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的话,那么主体性教育则是这种教育理想的现实化状态和现实道路,全面发展教育与主体性教育类似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现阶段的人的主体性发展,从历史联系的角度看,它是向着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运动中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必要环节,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现实化状态和现实化道路。

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当前,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对学生进行以下方面的基本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1)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了解历史,了解国情,拥护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高尚情操、民主与法制的自觉意识、良好的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3)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分析、组织和使用各种信息,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4)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的本领,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善于向实践学习,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养成自觉的劳动习惯。

(5)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对待生活积极主动,乐于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有迎接挑战的勇气,不怕困难和挫折,具有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6)能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关爱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追求高尚的生活方式和情趣,积极保护自然环境和美好事物,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7)具有在“地球村”中发展良好合作关系的意识,既能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又善于保持和发扬祖国和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3、主体性教育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综观20世纪100年中世界范围内三次较大的教育改革可知,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处于教育改革的核心地位。因为,任何教育目标都是要依靠课程来实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已经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进行的课程改革中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等问题。作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课程改革呈现着两个基本趋势:一是改革课程结构,建立符合人的发展的课程体系,使课程呈现出多样化、实用化、个性化、综合化等特点;二是调整课程内容,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贯穿其中的指导思想是主体教育思想,即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所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明确地提出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根本目的。教育的双重价值在于:一方面促进社会发展,保证人类文明的传承;另一方面促进个人发展,帮助个人实现生活理想、生活追求。基础教育应该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等教育理念。因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就是体现个人发展的主动性和多样性,体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而不能简单的“重视”那一方面。只有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实现文明的传承,并使其成为主动的能动的“国家接班人”。教育的价值观就在于:教育既要体现满足社会需要,又要考虑促进个人发展;教育既要促进学生共性发展,又要使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教育要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基于此,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观念。

同传统的旧课程功能有明显区别的是,新课程改革体现了一些新功能,即如何更好地实现新教材培养自学能力的功能;教材内容要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如何强化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教材如何发挥培养创新思维的功能;如何更好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统一的功能等。渗透在这些新功能中的主题是实现人的发展。勿庸置疑,这里所说的人的发展,也就是人的主体性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的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丰富而有个性,从而促进主体性得以有效发展。

 

4、主体性教育是实现人的主体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心理学、生理学、哲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即是自然的客观过程,又是社会历史文化过程,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决定个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要素,各种因素作为个体实现发展的条件,通过个体的活动而发挥作用。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同时又有阶段性。不同阶段的年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仅服从这些规律,而且最典型地体现出人身心发展的特征与规律。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客观地理解学生的基础。

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裂脑研究、左右脑功能研究、潜意识的研究,都证明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美国哈佛大学“零点项目”负责人加德诺研究证明,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等。正是如此,才使人在发展中显得千差万别,也才使身处同一时空中的孩子层次不一,能力有别。针对于此,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要开发和培育这些智能,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性。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发展作为一个进步的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不足和解决原有的矛盾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缺陷和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这也是坚持用发展观点认识学生的重要要求。

当前,人们在观念上并不一般地反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却往往不把学生作为真正主体来对待。因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相信学生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信任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作主,事无巨细包办代替,是阻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主要因素。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专制的作风。第二,认真把握学生的主体表现形式。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表现为学习意向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又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接受、探索、创新等具体行为。在不同的任务中,在不同的条件下,主体性表现的形式各有差异。落实学生的主动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教育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第三,努力完善学生的主体结构。主体性是主体结构的功能表现。健全的主体结构,是学生发挥主体性的物质前提。有关研究认为,学生主体结构包括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两部分,操作系统主要由智力因素构成,承担这对客体的感知、概括、记忆、运用等任务,而动力系统主要由非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激发和维护主体认识活动的任务。在教育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学生的主体结构,发展学生的主体结构,最终促成学生主体性发展。

 

三、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

主体性教育的哲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论述。主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有本体论和认识论两种含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人的主体性是一个认识论命题,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活动中相对于活动客体所处的态势而表现的功能特性。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论述主要着眼于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创新型和交往性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石。

主体的自觉性主要阐述的是主体意识问题。马克思说:“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的属性。人之成为活动主体的自觉性越强,人自身发展就越快、越和谐、越全面,人类社会发展也就越快、越稳定、越健康。马克思理解的人的本质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性;第二层次是劳动和社会关系;第三层次是主体性。“只有当人具有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并现实地作用于客体的时候,他才能成为活动主体,具有主体性。”也就是说,人是否具有主体性,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即主体的自觉性发挥的程度。马克思认为主体的自觉性,是人的主体性的基本和首要特点。

主体的自主性阐述的是关于人的主体地位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主要是从人在社会生产劳动中所处的地位出发进行论述的。他在分析不同所有制形式下劳动者所处的地位后指出,只有当劳动者具有对生产力和对劳动者自身劳动能力的支配权和控制权,才能真正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成为完整意义上的自主的劳动主体。因此,为了不断适应广大青少年未来从事自主劳动的需要,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在课堂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中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落实学生在学习和多方面自我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主体的创造性阐述的是关于人的主体能力问题。从本质上看,主体能力指的是主体的创新能力。马克思说:主体是“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的创新性的生活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48页)人之成为主体并将“人的本质力量”即人的主体自觉性和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就会产生主体的创造性,形成人的多方面创新活动,从而达到主体性的最高境界,进一步地指导、激励人完成新的创新活动。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智力特点的人来说,他一定会更好地进步和变化。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反映出人的个性特征是兴趣广泛,目标专一,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情感丰富,一丝不苟。其次,反映出的行为特征是内倾多,外倾少;很少受暗示,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不依赖于某个集体;提问多于非创新学生;思维极其灵活;诙谐、幽默;经常表现出不善于交际不乐于助人的举止;愿意一个人独立地工作;倾向傲慢;觉得与父母、同学、老师之间有隔阂;不招人喜欢。第三,反映出的学习特征是喜欢对未知世界探求;愿意探究感兴趣的事物,喜欢读课外书;对知识批判性地吸收;对词语和符号特别敏感;渴望找到问题的答案,相信自己的直觉等。主体性教育要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在个性行为、学习等方面的特征,应该十分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主体交往性阐述的是关于人的主体关系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途径主要是生产和交往。“交往是个人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一个善于与他人交往并能够从中获得自我创造与发展的人,一定是主体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人。马克思说:“社会关系的涵义是指许多人的合作。”这也就指出主体之间交往的本质是合作。从主体性教育的角度理解,应该说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本质是教学活动主体同学习活动主体的合作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本质是学习主体与学习主体的合作关系。

 

 

 

2、心理学基础

20世纪中叶以来,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赞可夫、布鲁纳等从人的心理结构尤其是智力结构的发展规律出发,提出了他们对发展主体性的看法,丰富了主体教育理论。其中,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客体没有分化,用本初的格局,对待外部客体,能开始协调感知和动作间的活动,但其智力没有达到运算水平。

前运算阶段(2——7岁),相当于前学龄期,儿童开始以语言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还有延迟模仿,象征性游戏,初期的绘画,心理表象和记忆等,但还不能进行可逆性运算,没有守恒概念。

形成运算阶段(6——12岁)儿童的思维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活动或动作发生了内化,而且是可逆性的,守恒概念形成。

形成运算阶段(11——15岁),相当于学龄中期或少年期,这时期思维超出了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实,朝非直接感知或未来的事物的方向发展。

皮亚杰的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主客体分化和建构的过程,也是人的主体性逐渐增强的过程。所以,在不同的阶段必须注意到儿童的主体特征。这是主体性教育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证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必须要把握住主体性的心理结构和主体的认识活动过程。

主体性心理结构作为社会历史的成果,主要包括智力结构、意志结构和审美结构。智力结构主要涉及状态的认识能力,包括语言、逻辑和数学运算等理性结构形成,以及具体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个人来说,作为社会历史的成果,这些东西已经存在,他要在社会活动和接受教育中获得这些成果。意志结构是主体的道德心理结构,主要内容是个体对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的责任心与义务感。主体心理意志结构是人类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关于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的社会理性结构在个体心理结构中的反映。审美结构表现为一种愉悦的自由感受,它是在人的活动中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相互渗透、交融与一致。道德实践中的意志自觉也是审美状态。审美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欣赏,审美还是生活,还是额外的生存方式。(《主体性教育》,周宏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18页)在主体性审美结构中,个体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理性与感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具体的、全面的融合,人的主体性发展才能完成现有主体性与可能主体性之间的转化,并呈现出循环向上状态。

人的主体性形成、发展的过程,其实是其心理和认识活动过程。开展主体性教育,就不能忽视人的心理和认识活动过程。心理学研究得出,人的心理和认识活动主要包括感知过程、抽象过程和形成新的心理定势。感知过程,是主体的感受系统对感知客体的知觉过程,是主体对材料的感性认识阶段。感知活动的水平,既与主体原有的心理定势有关,又与新的感性材料的鲜明度与直接度相联系。这就要求主体通过各自独立的感知活动,获得对新内容的丰富的感性认识。抽象过程,是主体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判断、联想和概括的思维过程,是主体对材料内容的理性认识阶段。主体各自选取自己最有效的抽象方法,并各自发挥原有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从而获得对学习材料的理性认识,它是主体的学习材料的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形成新的心理定势过程,是主体对理性认识再评价和运用的过程,是知识转化为主体的智力和能力的过程,这是主体认识过程中的最高级阶段,也是主体对学习材料的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主体的感知→抽象→定势过程,是主体主动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主体独立思维的过程,是主体心理智能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各个环节的活动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教育教学中从主体的认知过程出发,引导他们领会知识、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就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从而达到主体性教育。主体的心理和认识活动过程与主体性发展的关系如图所示:

     感知过程      抽象过程     形成新的心理定势

 


                  主体性发展

依据人的心理和认识活动过程以及主体性心理结构,教育所要建构的人的主体性包括主体的本体性结构、价值性结构和实践性结构。首先要建构的是主体的本体性结构,本体性结构主要是由人的意向性结构和认知性结构所构成。意向性结构是由主体的愿望、情感、意志等要素构成的。人成为主体,必须具备主体意识、需要、愿望、情感和意志。如果没有主体的意向,人就不能成为主体。教育就是要启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对成为主体的信心与勇气,增强其成为主体的意志与毅力。主体意向性结构是受教育者成为主体的动力系统。

主体认知性结构是由主体的知识、智慧、能力、技能构成的。人之所以能成为主体,在于人能够运用其发达的大脑和思维能力,创造、学习和掌握经验与文化。教育就是把人的学习和发展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来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地使人获得一定社会发展和人的生活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主体的价值性结构由主体求真、求善、求美和求自由的倾向性或态度构成。人不仅能成为主体,而且应成为价值主体,即成为真、善、美和自由的主体。张岱年先生说:“真为认识的价值,善为行为的价值,美为追求的价值。”真、善、美是教育所要培养的学生的基本品质。主体性教育价值形态应该指向于真、善、美和自由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

主体的实践性结构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由有效性、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等构成。强调实践性结构,也就是强调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建构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周宏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32-33页)

 

3、现代教学论基础

从根本意义上说,人类对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将人类文化成果个人主体化的过程,这种个人主体化就是教育过程。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指导、帮助受教育者主体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并学会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最终目的就是要不断地促进人从“自在”到“自为”和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进程,这也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提升,也就是人的价值的实现。现代教学论研究证明:

首先,学习主体是现代教学论关注的核心要素。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了一批代表现代教育思想的流派,如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和“发现法”原理、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发展教学理论、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思想等,其中都蕴涵着主体性教育思想,巴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教育教学民主化和个性化放在中心地位。以上教育思想的共同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普遍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主张实现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辨证统一。

②、都主张发展性教学,实现知识与智能的统一。

③、都重视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与内容。

④、都重视教与学的统一,提倡发现法。

⑤、都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实现主体的主动发展。

其次,主体性的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人类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超越于其他动物,成为万物之灵,并不断超越人类现有水平朝着更完美的方向发展的动因。与此同时,主体性也是人的发展的最高目的。马克思在谈到人的发展时曾经指出,一方面强调“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求“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人之成为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类特性”。只有当人所从事的活动转化为自主活动,才能使个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充分的体现。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是追求“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也就是说,主体性的培育与发挥既是教学的工具又是教学的目的,更是教学的最高目标。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对象或客体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作为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绝对的、长期的。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自己生命的主体,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权利。学生是有着自己特定的学习和发展方式的自己成长的主体。作为教师,是否能够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尊重这个事实,将关系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成败。

第三,主体性教育是实现学生生命的整体性与发展的能动性的统一。“生命的整体性”是指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有多层次、多方面需要的生命整体。任何一种活动,学生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包括生理的与精神的、认知的、情感的与意志的,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入。“学生发展的能动性”是指学生在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逐渐转化为现实存在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投入和反思能力,即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它赋予人在一定条件下主宰自己命运的可能。人不仅是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也是自我选择的产物。主体性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生命发展的能动性的尊重和开发为最重要的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把增进学生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重点,创造一种针对整个人的健全的,充满活力的教育。

最后,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是两条平行线的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同时存在,相互关联,同步推进的完整过程。在这里,我们不能轻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为,“主导”属于功能范畴,“主体”属于地位范畴,二者不能简单进行比较。我们也要反对“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的提法,以及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任何教学,都是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于一体的复杂的活动系统。教师要通过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设计以完成教学目标等一系列活动过程建构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对学习任务的感知、理解、应用等环节形成新知识、新能力和科学世界观。因此,应该坚持“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一切学习活动的主体”理念。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所说:“十分重要的是使每个教师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身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从而激发起自觉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