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上海:2007年历史选择题
重庆市:2007年中考历史
林桂平:2007年中考模拟
王鹏:2008年热点试题汇
李铜玉:2008年非选择题
高中历史选修:20世纪的
课标解读:20世纪以来中
姬秉新:21世纪我国中学
宽容:回顾过去、分析现
李林川:20次修改论文的
最新热门    
 
宽容:2006-2007第一学期小结

时间:2009-10-18 17:15:15  来源:宽容
 
 

一、        课程改革

 

1.脉络——《课改大事记》

 

2.成效1——学生方面普遍听课状态上升,课程内容结合了专业,多媒体手段的调用激发了他们的兴趣,部分学生表示这对培养他们对专业的热爱与理解非常有益,收集到了一些有质量的作业,同学生进行了小范围对话式反馈交流,课程沿着基本兑现预期目标的轨道行进。

 

3.成效2——北师大几位同学在学业评价方面给予极大的理论支持和可操作的建议,这些建议已经在非课改专业课初步生效。

 

4.问题1——自6月初到10月中,执教人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但期中考试以后,这种激情逐渐衰退,对课改存在的问题等理性分析开始入场,但这些理性的分析一方面没有立即转化为行动,另一方面更加速了激情的衰退过程。如果不是本学期有领导听课、北师大学生来访这两桩外来事件刺激,课改本学期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5.问题2——在基本肯定该课的同时,听课领导普遍认为该课存在两点不足:系统性不够;有一些偏离主线或主线不明确的课例。

 

6.问题3——该课的名称提法目前还不统一,在6月,我听到的消息是人文综合课,但最近看学校颁布的课程表上两个子专业一个叫美术史,一个叫历史,而教室里的课表上又统称历史。这种混乱的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执本课的定位还处于游离状态。

 

7.问题4——学生学习成果整理归纳不够,课改效果需要的最有说服力的东西尚缺。

 

8.问题5——基本建设不足。课程开发,要求大纲、有教材、教学设计、课件、学生辅助材料、学生学习成果等一系列的建设。此外,它还需要理论建设,这是解决课程定位的根本之道。这些目前还很不充分。

 

9.下一步的计划——抓基本建设,虚(理论)实(教材等)结合;抓成果落实;下学期的公开课放在多媒体技术专业。

 

二、        公开课

 

1.《中华民国的成立(探究课)文件包》

 

2.成效——相较去年,本课有了一个质的提升,这是听过两节课后的老师一致的意见。本课的突破主要体现在:设问的梯度、视频的运用、一定的个性、渗透史学意识、结构图明晰、语言平实亲和、一定的应变能力、立意上有创新之处。

 

3.问题——教学案例在撰写上应力求关键地方落实、准确;本课的关键认识需要再做提炼升华;课堂上对学生“挖潜”不够;一些环节需要精细处理。

 

 

 

三、        日常教学

 

1.师生关系方面,有进展,也有反复。总体上,进展不大,反复也小。

 

2.本学期坚决贯彻课堂作业纸的制度,使学生听课质量和学习质量有所提升。但对作业纸的评价不及时又构成一个新的问题。

 

3.本学期开始对视频教学进行初步的反思,今后视频运用可能会在两个向度实现突破:一是在多媒体技术专业,先是形式上的变化,后是同教学设计的融合;二是在非课改专业,主要是同史学的结合。

 

4.作为一个不算年轻的教师,仍需重视教学的基本建设。

 

四、        学业评价

 

1.本学期坚决贯彻课堂作业纸的制度,学期末又进行了学生作业的自评与互评,评价这一往日的软肋有望在一段时期内被攻克,不过目前的状态是刚刚走上正轨。

 

2.就现实的情况看,终结性评价同表现性评价在结合上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处理。

 

五、        成长沙龙

 

1.10月22日沙龙活动,做“历史人物教学中的几个结合”发言

 

2.1月7日沙龙活动,同赵博老师共同主持,并做“江HU、温度和教育哲学”发言。

 

3.同杨朝晖老师和赵博师兄就沙龙的深入开展多次交流,沟通意见;在沙龙活动中继续承担较多的任务。

 

4.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沙龙的活动将化整为零,沙龙将面临新的发展态势。

 

 

 

六、        历史课程网

 

1.暑期参与教育部远程新课程培训工作,和许多同道相见,与爱人一同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这个活动中,一些观念得到进一步固化。

 

2.11月底,恢复在课程网的编辑工作;1月初,博客重开。

 

3.课程网的工作同日常工作的关系,需要再做思考。

 

七、        结语

 

“用三年甚至更多一点的时间摸索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是04年工作即将开始时的目标。按照前一种约定,时下马上应进入收官阶段。按照后一种算法,下一学期可能仅是中盘的序幕。

 

艺无止境,课堂质量的提升永远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所以,有必要重新考虑04年时的这一原则。

 

在过去三年中,前两年的进展比较迅速。这一学年开始,“教学——课程”的工作意识之转化,自己一时还没有适应好。过去可以比较清晰的给自己未来一学年或一个学期以整体的设计,但现在这种设计面临的变数很多,或者说,在进行设计之前,一两个重要的环节还未打通。

 

回顾自03年开始的年度总结-学年、学期总结,有一条线索是很明显的:从一个游离日常教学之外的“学者型”教师向一个日常教学为中心的“技术型”教师的转化。它们之间的联结线是“科研”。

 

回顾自03年开始的这些总结,自己总能找到一些专业发展的生长点,并在一段时间内实现自该生长点的生长,但主干是什么?自己又做到枝繁叶茂了没有?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两个问题。

 

 

宽容

2007年1月27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