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宇文树平:让人物在历史
李应平:引发生命的感动
李应平:浅议对历史课堂
曹建平:中学历史人物教
林桂平:教学设计时应注
戴加平:历史调研手记 
戴加平:历史调研手记 
林桂平:古代中国政治制
林桂平:2007年中考模拟
李怀平:高考试题分章汇
最新热门    
 
戴加平:让教师愿意读书

时间:2009-10-18 17:16:49  来源:戴加平
 

省教育学院卢真金教授在为我市中小学“名师工程”理论学习班作题为《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时就教师的读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三点建议:精读经典;比读专题(比较性读书);“反读”指导(反读权威)。他还郑重建议,为了促进专业发展,教师应读好三本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各一册。不过,具体应当读哪三本书,卢教授没有明确推荐,这是一点遗憾。

关于读书的重要性,历来有许多至理名言。在中国,古代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当代则有“有时候仅仅读到某一句话,它能够照亮我一天的心情”(曹明华语)之语;在外国,既有西塞罗“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的灼见,也有罗曼·罗兰“书本不仅是我寂寞时的良伴,苦闷时的知友,而且是我彷徨无主时的灯塔”的感叹。相信古今中外的这些读书名言已经影响了一代代的读书人。

关于教师读书的重要性,名家们也早有论述。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博士也希望“让读书支撑我们(教师)的生命”。相信当今不少教师的读书也多少是因为受到了这些名家之论的影响。

关于读书方法的总结与介绍,同样是屡见不鲜,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就专门介绍过自己的读书方法:“一部书,我也不是一页页的读,而是先看目录,然后跳读,弄清它在总体系统上的位置,再在心里构出这本书的知识结构图……”;这一次,卢教授的三点建议,必定是他长期读书后的心得。这种种方法应当是能够帮助我们读书的。

但遗憾的是,看来光靠上述因素已不足以让当今的人们认真读书,因为有不少证据表明这些年来人们是越来越少读书了。如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2004年所作的“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国民的读书率在近五年中是持续走低,目前,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调查还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国民读书的功利实用性目的走强,知识性目的减弱,追求消遣和娱乐性表现越来越明显。

国民中的知识分子读书情况似乎也难以乐观,据复旦大学2003年对部分大学生阅读习惯进行的调研显示,经常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人文社会科学典籍、专业学术期刊、外文学术文献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5.2%、22.8%、9.3%、5.2%。而经常或偶尔阅读通俗文学读物、时尚报刊、外文报刊的比例则高达88.5%、86.4%、73.9%。换言之,经常阅读人文社会科学典籍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不足三成,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只是为了休闲消遣。

 

 

我还没有看到教师阅读方面的专题调查,但隐约感到其情况也难以乐观。我到过不少同行的家中,这些同行的藏书情况实在让我不敢恭维;我也经常参加对教师的考核,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为一些同行阅读数量之少、阅读面之窄与阅读品位之低感到遗憾甚至是难过。

其实,今天的教师为什么要读书,已经无需更多的理由:因为社会各界对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因为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近了,因为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其中的任何一条理由都要求教师必须读书。

然而,事实上是愿意读书、每天都在坚持读书的教师真是少之又少。

显然,目前要想让教师们回到书桌前读书,关键恐怕不是告诉教师们读书如何重要,更不是告诉教师们应当如何读书,而是要设法激发教师们的内在阅读动力。这就犹如要想学生认真学习,教师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据此观之,卢教授关于读书问题的建议虽然是有价值的,但以我之见,要实现这一价值,至少还要创设一个前提:让教师愿意读书!

创设这个前提,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这确实又是一件极为关键的事。可以这么认定,什么时候绝大多数教师发自内心地想读书了,那么该怎样读书这个问题的解决应当不是难事。因为教师毕竟是读书出身的,相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曾经是极喜欢读书的;因为读书毕竟是一件极具个性化的事,相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曾经是有过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的。

因此在目前,我们首先必须思考与回答:怎样让教师愿意读书?

 

 

最根本的途径当然是从制度上提高优秀教师的社会地位。如果我们确信读书是优秀教师必经的成长途径,那么我们首先就要使更多的教师愿意成为优秀教师,愿意为此而努力。目标若明,读书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从制度上提高优秀教师的社会地位,目前可能很难;就是现在努力去做,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见效。但无论如何,我们应当开始努力。须知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放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留给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时间已经不多。这项工作主要应当由政府部门作出切实的努力,真正将教育的优先地位、战略地位落到实处。
   

让教师体验到读书的欢乐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毕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教师的精神生命也需要发展,需要事业的成功。因此,如果能够让教师从读书中体会到欢乐,那么教师也会逐步地重拾书籍的。这方面,卢教授的“精读经典”建议应当是极为有用的。因为真正的经典是会让阅读者体会到学术的力量,体会到文化的力量的,总之是有利于教师的精神生命成长的。根据我们的经验,有针对性地读书也是极为有效的。所谓有针对性地读,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有选择地读书,并将读书所得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

如这些年间,我们曾给部分骨干历史教师发了《中学历史微格教学教程》等书,为他们改进课堂教学技术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我们也曾给历史教师们发了《历史学习精要》一书,为他们及时掌握史学界的学术动态,更新知识结构提供了一定帮助。因此,我市的不少青年历史教师极为关注我们的读书推荐。这条途径在目前是可以尝试的,特别是有关的学科专家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创设宽松和谐的读书氛围、使教师有机会阅读同样是引导教师重拾书籍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上海建平教育集团旗下的某校就形成了读书沙龙,青年教师们每周一次聚集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我市的桐乡高级中学,经常会给教师推荐一些值得一读的文章;市区的清河小学正在努力建设书香校园,措施之一是有计划地给每个教研组发一些书,然后在适当时候进行读书交流;

笔者主持的两个高中历史教师研修班中的老师大都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究其原因,主要也是形成了一个互动的读书团队,大家互相推荐书籍,交流读书心得,《世界知识》等书刊就这样悄然地走进了我们共同的视野,从文明演进角度重新审视人类历史进程就在这个过程中成了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平台上,在这样的团队里,教师们会有经常的机会阅读,会品味到读书的欢乐,会在不经意中逐渐地站立到较高的事业起点上。他们当然会喜欢读书!在目前条件下,这条途径是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领导,从教研员到学科带头人都是可以去做的,只要我们愿意为此努力!

总之,在目前,我们还是要在让教师愿意回到书桌前来读书这一关键问题上多下工夫。愿更多的教师能早日重拾书本,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教师的心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